徐陵(汉语拼音:Xu Ling,507~583),中国南朝梁陈间诗人,骈文家。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早年即以诗文闻名 。梁武帝时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
平原君(汉语拼音:Pingyuanjun;英语:Lord Pingyuan;?~前251),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名赵胜,赵惠文王之弟,封为平原君,食邑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赵惠文王及孝成王时为相,曾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职。与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都以礼贤下士而闻名,门下宾客多至数千人。当时的名家公孙龙是平原君的宾客,受到平原君的厚待。邹衍到赵国,平原君为之“侧行撇席”,不敢正坐当宾主之礼。平原君重贤轻色,其美人有笑民家跛足者,斩美人头向跛足者谢罪,以此赢得士人之心。
完颜宗干(11世纪1096年前-1141年6月17日),女真名斡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子,母裴满氏。金熙宗完颜亶的养父,海陵王完颜亮的生父。叔叔金太宗即位,完颜宗干为国论勃极烈,与完颜斜也共同辅政。天会十年(1132年),养子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完颜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完颜亶即位,即金熙宗。完颜宗干为太傅,与完颜宗翰等并领三省事。天眷二年(1139年),进太师,封梁宋国王,入朝不拜,策杖上殿,仍以杖赐之。完颜宗干有足疾,金熙宗下诏设坐奏事。皇统元年(1141年),赐完颜宗干辇舆上殿,制诏不名。皇统元年五
崔日用,唐代诗人、官员。滑州灵昌人。举进士。大足元年,为宗楚客称荐,擢新丰尉。神龙中,附楚客、三思,骤迁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复预讨韦庶人谋,授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开元中,拜吏部尚书,终并州大都督长史。《全唐诗》收录其诗13首。
窦参(733~792年),唐朝诗人,中唐大臣。字时中,岐州人。以门荫累官中丞。德宗以为宰相,后贬郴州别驾,赐死。诗三首。《全唐诗》收录其诗3首。
杨秉(92~165年),字叔节。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中期名臣,太尉杨震之子。小时随父亲学习《欧阳尚书》、《京氏易》,博览群书。学成后,广收学徒,隐居教学。四十多岁应司空的召辟,拜为侍御史。后曾出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杨秉每到一处为官,均按任职的天数领取俸禄,多余的从来不要。
鲁恭(32~112年),字仲康,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祖父鲁匡在王莽新朝做官,颇有权数,人称“智囊”。父亲在东汉建武初任武陵太守。他12岁时,父亲死于任上,15岁时,与母亲、弟弟鲁丕一起居住在太学,并在这里学习《鲁诗》。
魏扶,唐朝诗人,唐初名相魏征四世孙,唐宣宗年间任宰相。太和四年进士第,大中三年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诗三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首。
任圜(生卒年不详),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五代时后唐大臣。其父任茂弘,曾任西河令,驻守太原,任圜随父于任上。他生得英俊潇洒,能言善辩,得晋王李克用见爱,以女嫁他为妻。
李元纮(?~733年),唐朝诗人,中唐大臣。字大纲。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世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曾祖父原姓丙,在隋未为屯卫大将军,李渊占领长安,率部归降,被封应国公,赐姓李。元纮初为雍州司户,太平公主占民碾硙,元纮断还民。雍州长史窦怀贞惧势,促令改断。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州可移,此断不可摇。”开元初,擢京兆尹。帝欲用为尚书,执政以其资浅,乃拜户部侍郎。寻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纮当国峻崖,检抑奔竞,家无储积,宋璟尝称之。诗三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