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鸿,唐朝诗人。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诗一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首。
刚毅(1837~1900),中国清末大臣。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累升刑部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擢任山西巡抚后,上书建议在黄河河套以北躔金等处屯田,实行分段开垦荒地,修渠灌溉,设官治理。1888年,调任江苏巡抚。时省属各地水灾频繁,他采取积极措施,以工代赈,先后疏浚蕴藻滨、吴淞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附和主战言论,召授军机大臣,补礼部侍郎。1898年,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刚毅极力反对变法维新,力主废黜光绪帝,得到慈禧太后宠信。次年,以整顿税务为名,奉命到江
叶廷桂(1585-1646),字青来,号番实,河南商丘人。少时家贫力学,有文武才。为诸生时,曾受知于郡守郑三俊。万历四十年 (1612年)解元,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户部主事,迁郎中,出为陕西右参议,分巡关内,因丁忧返里。祟桢三年(1630),起陕西督粮道特赦监军。
兆惠(汉语拼音:Zhao Hui,1708~1764),中国清代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吴雅氏,字和甫。雍正九年(1731),授军机章京。历任兵部郎中、内阁学士、盛京刑部侍郎、刑部右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镶红旗护军统领。乾隆十三年(1748),赴金川军营督办粮运。十五年,入值军机处。十八年,赴藏办理筹防准噶尔事宜。二十一年,授定边右副将军,筹办伊犁善后事宜。二十二年,率师至乌鲁木齐,以功封一等武毅伯。阿睦尔撒纳叛后,配合北路军肃清准部叛乱势力,授定边将军。二十三年,由伊犁率师往天山南路平大小和卓之乱,
王文统(1190?~1262),中国元初政治家。字以道。金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人。金亡前后,王文统以所学权谋之术游说诸侯,后投奔益都行省李璮,被留为幕僚。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提拔王文统任中书省平章政事,行中书省事于燕京,主管中原汉地政务。王文统执政后,设立十路宣抚司分管各地,颁布一系列条画,以革除赋税、吏治诸方面的积弊;发行中统元宝交钞,并制订了严密的钞法;选用人才,分立中书左三部、右三部,以健全政府机构为元朝各项制度的奠定起了重要作用。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蒙古、色目
把胡鲁(?~1224年),女真族。金朝大臣。宣宗贞祐二年(1214)五月,由左谏议大夫升为御前经历官。四年五月,改知京兆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充陕西行省参议官。兴定元年(1217),授陕西路统军使,仍兼前职。二年正月,召人为御史中丞。三月,拜参知政事。四年四月,权尚书右丞,左副元帅,行尚书省、元帅府于京兆。时从陕西运粮接济关东,百姓负担运输繁重,民力寖困,胡鲁为此奏言:“若以舟楫自渭人(黄)河,顺流而下,庶可少纾民力。”【注:见《金史·把胡鲁传》。】帝从之,时以为便。五年正月,朝议出兵攻取会州(在今甘肃
莫洛(?~1674年),姓伊尔根觉罗,满族,正红旗人。初为刑部理事官,后迁工部郎中。康熙六年(1667)迁左副都御史,七年出任山西、陕西总督。当时陕西(包括今甘肃、宁夏之一部)发生饥荒,平凉、临洮、巩昌、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兴安等州府拖欠赋税,有司衙门令现有农户均摊,百姓衣食俱艰,无力负担。他奏明朝廷,请免所欠赋银,并多次上疏要求清查地方官私自加派赋役之弊。
侯挚(?-1233),字莘卿,初名师尹,因避讳改今名。金代东平府东阿县(今地属平阴县)人。金明昌二年(1191年)中进士,入官后慷慨有为,颇有政绩,累迁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元年(1201年),因盐课收入增加十分之四,被升官二阶。泰和八年,因上章论本路财用不实,被贬官一阶,由户部主事降为长武县令。
孙家鼐(汉语拼音:Sun Jianai,1827-1909年),晚清状元、政治家。字燮臣,号容卿、蛰生,别号澹静老人。安徽凤阳府寿州(今六安市寿县)人。历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邵灿,明代戏曲作家。字文明。一说名宏治,号半江。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明成化、弘治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