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简介
平原君(汉语拼音:Pingyuanjun;英语:Lord Pingyuan;?~前251),战国四公子之一。
赵国贵族。
名赵胜,赵惠文王之弟,封为平原君,食邑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
赵惠文王及孝成王时为相,曾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职。
与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都以礼贤下士而闻名,门下宾客多至数千人。
邹衍到赵国,平原君为之“侧行撇席”,不敢正坐当宾主之礼。
平原君重贤轻色,其美人有笑民家跛足者,斩美人头向跛足者谢罪,以此赢得士人之心。
赵国名将赵奢初为田部吏,平原君家不肯交租,赵奢依法杀其管事者9人,并劝其守法。
平原君知其贤能,举荐于赵惠文王,让他治理国赋,赵国因此民众富裕而府库充实。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秦攻占韩国野王城,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的联系。
上党郡军民不愿降秦,郡守冯亭愿献17城于赵。
赵国内部有人反对,平原君则支持赵王接受。
孝成王七年,秦军围困邯郸。
此时赵的国力已经极为削弱,无力单独实现对秦的抵抗与反击。
为求外援,孝成王九年,平原君带领所挑选的门下宾客20人赴楚,经过他尤其是宾客毛遂力争,楚答应出兵相救,实现了楚赵合纵。
他又连续多次派使求救于魏。
在邯郸受秦军围攻最危急之时,平原君还采纳传舍吏子李同的建议,将自己的夫人以下编入士伍,并尽散家财犒赏士卒,招募到敢死之士3,000人,由李同率领冲击秦军,迫使秦军后退30里。
援军到来后,内外夹击,解除邯郸之围。
事后,虞卿欲为平原君请封,平原君听从公孙龙之劝告,予以拒绝。
平原君在当时名声颇大。
《荀子·臣道》将其与伊尹、箕子、比干、伍子胥相提并论,认为他是能“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的社稷之臣。
司马迁也称他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