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彭春(1892–04–22~1957–07–17),中国现代教育家、话剧导演。字仲述。生于天津,卒于美国新泽西州纳特莱。190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1910年考入美国克拉克大学,毕业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并取得教育学与文学硕士学位,尤喜钻研欧美现代戏剧。1916年回天津,协助其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兼任南开新剧团副团长,帮助剧团完成了从文明戏向现代话剧的转变。他积极引入欧美话剧的演出体制,建立正规编导制度,一方面继续创作演出中国剧目,如1918年由他编导的《新村正》,
朱生豪(汉语拼音:Zhu Shenghao,1912~1944),中国翻译家。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嘉兴一小商人家庭,卒于1944年12月26日 。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1933年到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1943年回嘉兴老家,全力翻译莎士比亚剧作。译有莎士比亚全集37部剧作中的喜剧13部、悲剧10部、传奇剧4部和历史剧4部,共31部。其中有27种曾分订为3册,由世界书局于1947年出版,另外4部连同已印的24部,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朱生豪作为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
胡可(1921–02–28~ 2019–12–4),中国剧作家。满族。生于山东益都(今青州)。少年时代肄业于山东省立第十中学(益都)和第一中学(济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同年到晋察冀边区参加八路军,曾在军区的“抗敌剧社”做文艺宣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石家庄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主席等职。曾被选为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严丽秋(1930~1994),中国话剧演员。1930年5月28日生于江苏吴县,逝于1994年。1947年考入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表演科。1949年入中国香港
永华电影公司演员训练班学习。1950年参加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56年,以扮演《日出》中的陈白露受到广泛重视。
杜烽(1920~ ),中国剧作家。河北省邯郸县人。1920年8月出生于一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山西参加了八路军。1938年初,到达晋察冀边区,在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担任戏剧队队长。1939年6月参加中国 。
胡宗温(1922~2015),中国话剧演员、1922年11月8日生于湖北汉口。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武昌参加抗敌演剧三队(后改为二队),随队在太行、吕梁山区坚持抗日宣传活动。演出的剧目有《打鬼子去》、《老三》、《一心堂》等,并在《国家至上》、《家》中饰主要角色。1945年在北平曾扮演《丽人行》中的李新群、《孔雀胆》中的阿盖公主、《大雷雨》中的卡彭诺娃、《北京人》中的袁圆、《夜店》中的赛观音等。
傅铎(1917-2005),剧作家,河北博野北刘陀村人。抗日战争初期投身革命宣传,并成为冀中新世纪剧社的主力。并入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后,历任戏剧队队长、副社长、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总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话剧团团长,总政治部文化部文化处处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2005年因病逝世于北京。
刁光覃(1915~1992),中国话剧演员。原名刁国栋。河北束鹿(今辛集市)人,生于1915年9月2日,卒于1992年5月12日。读中学时即热衷于业余戏剧活动。1938年在武汉参加抗敌演剧第九队,演出过大量宣传抗日的戏剧。1949年后先后调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话剧舞台上第一个扮演列宁形象的演员,一生塑造了《明朗的天》中的凌士湘、《北京人》中的江泰、《胆剑篇》中的勾践、《关汉卿》中的关汉卿、《蔡文姬》中的曹操等40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表演深沉含蓄、明快洗练,颇
刘露(1911~1979),中国戏剧家、舞台美术家、舞台美术教育家。湖北省红安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西画系。1930~1937年在武汉鸽的艺术会、拓荒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等戏剧团体做导演、设计工作。曾导演并设计过《卡门》、《阿银姑娘》、《汉奸的子孙》、《大雷雨》等十几部中外剧作。1948年后主要从事戏剧、舞台美术教育工作。先后在四川音乐实验学校、育才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第四野战军部队艺术学校任教。1950年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主持创办舞台美术系,任系主任、教授,培养了一大批舞美专业人材。主要设计
戴涯(1909~1973),中国话剧演员。原名戴忠勋。回族。祖籍江苏镇江。193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就学期间参加金大剧社,从事业余演剧活动。1933年与唐槐秋发起组织中国旅行剧团,任副团长兼导演、演员。1934年中旅首演《雷雨》,戴涯扮演周朴园。后又在《茶花女》、《梅萝香》、《李秀成之死》中扮演了阿芒·杜瓦诺、秦叫天、李秀成等主要角色。1936年与曹禺、马彦祥在南京发起组织中国舞台协会,在江浙一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