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强(1915–07–21~1999–11–12),中国话剧导演、演员,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原名蒋树强。生于江苏南京,卒于北京。中学时代开始演剧活动。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南京分盟。1937年参加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抗战开始在上海救亡演剧4队任演员、导演。后在重庆育才学校任教,并加入中国艺术剧社。1944年到延安,先后任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话剧系主任、教授,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总导演。曾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
祝希娟(1938–01–17~ ),中国电影女演员。原籍江西南昌。生于江西赣州。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任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曾主演《无事生非》、《再见了,巴黎》、《肮脏的手》、《刘胡兰》和《吝啬鬼》等话剧。1961年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女主角琼花。表演淳朴、坦率、粗犷,既有激情,又注意节制,较好地塑造了一个从一心想为家庭报仇的苦大仇深的个人逐步成长为自觉地为全民族奋斗的 员女战士的形象,荣获1962年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又在《燎原》(196
张正宇(1904年-1976年10月27日),中国画家。自小酷爱绘画。早年上过私塾,后在面粉厂当练习生,17岁时随长兄张光宇去上海,学习绘制广告和布景。20年代初,与长兄开设一家小型美术印刷厂,出版《三日画报》,参加上海的漫画会。1928年,与叶浅予创办《上海漫画》,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刊载漫画的画刊。尔后又与长兄创设时代印刷厂和时代图书公司,创办《时代漫画》、《时代画报》、《独立漫画》等画刊。他不仅为这些画刊提供作品、设计封面,而且从事印刷、出版和发行等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曾短期出版 《抗日画报》和
陆镜若(1885~1915),中国早期话剧奠基人之一。名辅,字扶轩,艺名镜若。生于江苏武进。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曾入日本新派剧俳优学校学习,并登台演出。后又加入早稻田大学的文艺协会,广泛接触西洋戏剧。1908年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1910年夏及1911年夏两次归国度假,与国内演员合作演出。1912年初学成归国,在上海集合欧阳予倩、马绛士、吴我尊等成立新剧同志会(春柳剧场),开始了职业演员生涯。
汪优游(1888~1937),中国戏剧活动家,早期话剧演员。名效曾,字仲贤,艺名优游,笔名陆明悔等。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生于上海。自幼喜爱戏剧,1904年在民立中学初次登台。1910年加入进化团,成为新剧的职业演员。参加过新民社与民鸣社。新剧没落时期一度转入京剧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曾于上海新舞台演出萧伯纳的名剧《华伦夫人的职业》,遭到惨败。遂邀集沈雁冰等13人,于1921年成立“五四”以后第一个新戏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并创办《戏剧》月刊。1923年加入戏剧协社。此后,仍在商业剧场操持旧业
曾孝谷(1873~1936),中国早期话剧奠基人之一。名延年,号存吴。四川成都人。诗文书画皆能。在留学日本东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时期,于1906年与李叔同等人共创春柳社。参照日本新派剧方法,于翌年开始演剧。
沙可夫(1905–10–20~1961–09–01),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家、剧作家。原名陈微明。生于浙江海宁,卒于北京。1926年赴法国巴黎学习音乐,1927年转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翌年赴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央苏维埃 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苏维埃 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参与领导工农剧社和高尔基戏剧学校,并开始创作歌曲、剧本。1933年底回上海治病休养,其间发表许多翻译作品。1937年去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院长。1948年任华北大学三部(文艺学院)主任
万籁天(1899~1977),中国话剧、电影导演。曾用名万群。1899年5月7日生于湖北省武昌县。1919年在东京日本大学学习,1921年2月回国,8月进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1924~1933年在上海曾任明星电影公司编导兼明星影戏学校教务主任、南国社导演和演员。1935年参加南京中国舞台协会,任首席理事。1938年8月应田汉邀请到武汉参加国民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1944年9月任私立成都南虹戏剧学校戏剧科主任、重庆陪都剧艺社社长、中华剧专教授。195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兵团文工团任戏
李默然(汉语拼音:lǐ mò rán),(1927~2012),中国演员。黑龙江尚志人。生于1927年11月28日。1945年参加牡丹江邮政业余剧团,同年参加青文剧社,从此开始演剧生涯。1946年参加一面坡铁路文工团,1947年考入哈尔滨东北文协文工团,1951年随团并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1954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他继续当演员并任副院长、院长,1985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他先后创造了几十个舞台形象,表演富于激情,演出气度恢宏,较好地把本色与性格化、生活与夸张等艺术上的辩证对立因素统一
方掬芬(1929~2020)(汉语拼音:Fang ju fen),中国儿童剧演员。湖北武汉人,生于1929年11月11日。她幼年逃难进四川万县难童教养院,1948年秋入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戏剧组学习,1949年7月参加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54~1956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1956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后任演员,1987年任院长。她是中国最早专门扮演儿童角色的成年演员之一,先后塑造了《玛申卡》中的玛申卡、《以革命的名义》中的别佳、《报童》中的蛐蛐儿、《十二个月》中的大妞、《喜哥》中的喜哥等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