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友直(汉语拼音:He Youzhi;1922-11-21~ ),中国连环画家、线描大师。生于上海。曾学习工商美术,后致力于连环画创作,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一度兼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火车上的战斗》、《白光》、《连升三级》、《十五贯》、《朝阳沟》、《山乡巨变》等。
孙位,唐末画家。初名位,改名遇(一作异),号会稽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公元881年)初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从长安逃避入蜀,遂居成都。擅长人物、松石、墨竹和佛道宗教画,所画龙水,尤为著名。笔力雄壮奔放,不以着色为工,与善画火的张南本并称于世。不知其后有何所遇,改名遇矣。卒不知所在。代表作品有《说法太上像》、《维摩图》、《神仙故实图》、《四皓弈棋图》、《高逸图》等。
艾中信(汉语拼音:ài zhōng xìn),(1915年10月15日-2003年12月28日),中国油画家,美术评论家。1915年10月15日生于上海川沙。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随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等人学习油画,随张书旂学习中国画,194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编辑委员会主任等职。艾中信的油画创作立足生活,长于风景体全景式的油画构图
古元(1919年8月5日-1996年8月10日),中国画家,著名版画家、中国新兴木刻的优秀代表。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代表作品有《减租会》、《人桥》等。
祝允明(汉语拼音:Zhu Yunming;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后任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不久因病辞官。
赵左(汉语拼音:Zhao Zuo),中国明代画家。字文度。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明代后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擅山水,初学宋旭,后师法董源、黄公望、倪瓒等,与董其昌友善,画法亦相互影响,并为其代笔。所画山水,景物繁复,笔墨浓淡干湿互用,变化丰富,风格秀润巧致。论画主张要得所画物象之势,应取势布景交错而不繁乱。创绘画中的苏松派。有《豀山无穷图》、《富春大岭图》、《山水卷》等传世。
王绎(约1333~?),中国元代画家。字思善,号痴绝生。祖籍睦州(今浙江建德),后居杭州。多才艺,善画,尤工肖像,师法顾逵。所画人物肖像,形神兼备,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著《写像秘诀》,分彩绘法、写真古诀、收放用九宫格法等篇,总结个人创作经验,主张画肖像时应在对象的叫啸谈笑间,察形观色,默记于心,后闭目追忆,被画对象的相貌性情才能表现无遗。有《杨竹西小像》(倪瓒补松石背景)传世。
朱锐(汉语拼音:Zhu Rui),中国宋代画家。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北宋末南宋初。河北人。原为北宋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又入绍兴画院,任待诏,授迪功郎,赐金带。擅山水,工雪景,师法王维,所画多骡纲、雪猎、盘车、行旅等题材,表现了车辆旅人跋涉于荒寒苍凉的溪山之间的艰辛之状。形象真实,主题鲜明,情景动人。有《盘车图》传世。
苏六朋(1796~?),中国清代画家。字枕琴,号南水村佬、罗浮樵子。广东顺德南水村人。早年在罗浮山读书,并随僧人德学书画,中年后以课徒、卖画为生。擅人物、山水、花鸟,人物最有名,师承吴伟、蓝瑛、上官周、黄慎传统,粗放、工细兼长,多以市井风俗、平民生活为题,作品含意较深。有《达摩图》、《太白醉意图》、《 图》、《刘海戏蟾图》等传世。
程邃(汉语拼音:Cheng Sui;英语:Cheng Sui;1607-1692),中国明末清初篆刻家,画家。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青溪、垢道人,自称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曾从黄道周、杨公麟游,晚年居扬州。工诗文、书法,长于金石考证。其篆刻取法秦汉,玺印,白文运刀如笔,凝重有力;朱文喜用大篆作印文,章法整齐,风格古拙浑朴,边款刻字不多,但凝练深厚,开清代篆刻中皖派先河。擅山水,多作焦墨渴笔,有干裂千秋,润含春雨之誉,画风沉郁苍古。有《垢道人画册》、《梅柳渡江图》等传世。著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