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杜(1764-1844),清代画家。初名榆,字叔美,号松壶、壶公,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仕宦,嘉庆五年(1800)进士,官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一生遍历云南、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嘉庆九年(1804)曾客居嘉定(今属上海),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略浙江,避地扬州,遂卒于客乡。擅画山水,学文徵明工细一路,初自文伯仁入手,又上溯赵令穰、王蒙诸家,笔墨妍细,中带生拙,所作青绿山水,有装饰味。兼精墨梅,并能画人物、士女、花卉。亦工诗文,所著有《松壶画赘》、《松壶画忆》等。
赵令穰(汉语拼音:Zhao Lingrang;约1067-1100),中国北宋画家。字大年。宋宗室,太祖赵匡胤五世孙。生卒年不详,活跃于神宗、哲宗时期。曾任光州防御使、崇信军观察留后。工书善画,富于文学修养。擅山水,多画湖滨水鸟、江村飞雁等景,构思精妙,意境清丽幽雅,因皇族身分所限,不能远游,所画多开封、洛阳一带汀渚之景。有《湖庄清夏图》传世。弟赵令松,亦善画,工水墨花竹蔬果。
贝义渊(汉语拼音:Bei Yiyuan;英语:Bei Yiyuan),中国南朝梁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邢侗(1551-1612),明代书法家,“晚明四大家”之一。明嘉靖三十年生于临邑县临邑镇万柳村(今临邑镇邢柳行村)一个书香门第。资秉聪慧,七岁能作擘窠大书,剑拔 张,气势生动;十三岁作雅宜(王宠)楷书;家多藏书,十四岁能读所藏。邹督学安福至济南,见邢侗楷书道:“此儿书法有前辈风,是天下才也!”召至济南泺源书院读书,传为齐中美谈。十八岁考取拔贡,隆庆四年(1570)应诏进京,尽友天下士,学日益博,考中京闱举人。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进士,1575年,任南宫知县,万历十一年(1583)按三吴(今苏州、常州
吴大澂(1835-1902),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授编修。历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至河东河道总督,广东、湖南巡抚。敢直言,先后上疏请裁减繁费,停止颐和园工程。1881年,吴大澂与吉林将军铭安于吉林建立边防军队。改原有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共建防军马步13营,5000人。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经过严格训练,己“悉成劲旅”。
薛绍彭(汉语拼音:Xue Shaopeng),中国北宋书法家。字道祖,号翠微居士。 生卒年不详。万泉(今山西万荣)人。曾任秘书阁修撰、知梓潼漕运。擅行草书、楷书,前者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笔致清润遒丽,得二王法度;后者师法钟繇,结体茂密,功力深厚,含蓄雅正,法度森严。有墨迹《兰亭临写本》、《云顶山诗卷》、《昨日帖》、《晴和帖》、《二像帖》、《随事吟帖》、《大年帖》等传世。
戴本孝(汉语拼音:Dɑi Benxiɑo;英语:Dai Benxiao;1621-?),中国清代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别号黄水湖渔父等。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父为抗清名将,本人一生不仕,隐居鹰阿山中,工诗文、书画。擅山水,师法倪瓒、王蒙、黄公望,师古能化,注重师法造化,曾游幽燕秦陇等地,领略大自然之胜概。作品多作小景,干笔焦墨,布局疏秀,意境清远枯淡。戴本孝名重一时, 后人将其列为新安派画家。有《巢民老人观菊图》等传世。著有《前生诗稿》、《余生诗稿》。
王谦,明代画家。字牧之,号冰雪道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善书法,工画梅花。与陈宪章齐名。继承元代王冕画法,多写梅花苍老蟠屈的枝干和繁盛的花朵,落笔雄劲超逸,在郁密之中具有清奇的韵致。曾与戴进合作一帧,王谦画梅花,戴进画人物,又与夏昶合写梅竹,题曰《岁寒二雅图》,世称杰作。存世作品《梅花图》(故宫博物院藏)铁干繁葩,冷艳清寒,反映了他的典型面貌。
黎雄才(1910年-2001年12月19日),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重要代表。广东高要人。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后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曾任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副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1年去世。他的意义充分体现在他基于传统基础之上的中国画创新。这种努力使得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画家,把岭南画派从一种地域性概念拓展。提升成为20世纪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且在中国绘画作为立足点的基础上接受西式美术教育的训练,从而在实践中呈现出“融合派”不同于林风眠等人
高虹(1926- ),中国当代画家,油画家。河北新乐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部队艺术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主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品有《董存瑞炸碉堡》、《彭总和王震司令员在西北战场》、《东渡黄河》、《决战前夕》、《祖国永远怀念你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