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宗,中国明代瓷塑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善瓷塑,长于佛教人物,现存带有他名款的观音、达摩瓷塑像以德化窑作品居多。其观音像有大小、坐立及旁有童男童女等多种形式,而达摩像仅有坐立两种形式。有《渡海达摩》等传世,塑像表现了达摩渡海时身着长袍,拱手胸前,双目圆睁,长耳下垂,赤足,立于海浪之上,形象准确,生动传神。
赵望云(1906~1977)又名新国。直隶束鹿(今河北辛集)人。其父赵元英兼营皮行生意。望云高小毕业后当学徒,1925年秋由表兄王西渠资助赴北京入私立京华美专学习绘画,半年后转入国立北京艺专专攻国画。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尝试用国画描写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并与李苦禅、侯子步等组织吼虹艺术社,从事国画改革运动。1928年在北平与李苦禅等人联合举行画展,他的作品《疲劳》《风雨下之民众》等画引起社会关注,被评论为“巷头特起之艺术前锋”。同年应《大公报》邀请,与王森然合编该报“艺术周刊”;后又被《大公报》邀请
盛懋,元代画家。字子昭。嘉兴(今属浙江)武塘人。与吴镇同时代,且为乡邻,“比门而居”,约在至正年间。父洪,寓魏塘,业画。盛懋承袭父业,以精湛的技艺称誉当世,和吴镇的墨竹、岳彦高的草书、章文茂的笔,共被誉为“武塘四绝”。善画山水,兼作人物、花卉。画山石多用批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其山水画多作丛山密林,表现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也有的作品描写清溪洲渚中渔夫、隐逸的生活环境。画法出自董源、巨然,同时也以工笔见长。主要画风特点是结构严整,笔墨清润,在浓郁浑厚的气韵中具有潇洒隽逸的格调。代表作品有《秋林高
孙隆(1397-1458),中国明代画家。隆又作龙。字廷振,号都痴。毗陵(今江苏常州)人。曾供职宫廷。擅花鸟,师承徐崇嗣、赵昌,加以变化,所作多翎毛、草虫、瓜果等,作品颇具野逸之趣,画法以彩色渲染为主,或以色入墨,或工细勾勒与没骨法结合,水墨淋漓,墨色交融,形象准确,生动传神。有《花鸟草虫图》、《雪禽梅竹图》、《花石游鹅图》等传世。
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清代书法家。高宗弘历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工书法,宗欧阳修、赵孟頫,博涉诸家,兼工各体,名重一时,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翁刘成铁”。闻明董其昌以三指握笔悬腕作书,乃广其说,作《拨镫法》推论书旨。家藏书域极富,其诒晋斋所藏多旧刻秘籍。以经、史、子、集编次其目,尝题诗“锦轴牙签富自夸,深居也说积书家”以自况。
吴昌硕(1844年08月01日-1927年11月29日),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香补、昌硕、仓石,号缶庐、苦铁、破荷亭长、石尊者、酸寒尉、五湖印匄等。民国元年(1912)起以字行,浙江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民国16年,病逝于沪寓。墓在今余杭超山。安吉县鄣吴村有他的衣冠冢。西泠印社辟有吴昌硕纪念室。80年代,安吉县人民 拨款修复他在鄣吴村的故居,并在递铺镇建吴昌硕纪念馆。
陈树人(汉语拼音:Chen Shuren;英语:Chen Shuren;1884年2月9日-1948年10月4日),中国近现代画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广东番禺人。毕业于日本京都美术学校和东京立教大学。陈树人自幼喜爱美术,少从岭南画派大师居廉学画,后与其侄女成婚。曾经两度赴日留学,并追随孙中山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同盟会会员,是辛亥革命元老,曾任 党务部长、国民 秘书长和广东省民政厅厅长等要职。从政之余,仍不忘绘画,以其山水、花鸟、走兽,著称于时。1931年,陈树人的作品《岭南春色》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中
姚绶(汉语拼音:Yao Shou,1423~1495),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字公绶,号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浙江嘉兴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监察御史、江西永宁知府,后辞官归里。工诗文、书画,擅山水、石竹,师法宋元,于吴镇用功最深。山水多描绘文人隐逸环境,重林远汀,或秋林远岫,情调闲散,笔法秀润简逸。竹石笔墨苍劲,简逸清润,情致潇洒。有《溪山渔隐图》、《心赏山水册》、《塞林读书图》、《古木竹石图》传世。
汪亚尘(1894-1983),中国画家。字云隐。浙江杭州人。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早年多作西画,约1931年,当高奇峰所创办的函授学校聘他为教授花卉的老师之后,他的国画创作突然增多,以致此后专心于国画。当他回归中国画之后,他没有把精力投入山水人物,而是选择了花鸟草虫,和齐白石的常用题材相合,齐白石为百花写照为万虫传神的志趣,同样在汪亚臣的艺术境界中得到体现。
程正揆(汉语拼音:Cheng Zhengkui;英语:Cheng Zhengkui;1604-1676年),中国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字端伯,号鞠陵,别号清溪道人。湖北孝感人。明时任翰林院编修、尚宝司卿,入清又任工部右侍郎,后罢官,居南京,从事诗文书画创作。擅山水,师法黄公望、沈周,笔墨枯劲简老,设色浓湛,结构随意自然。书法擅楷书、行书,师法李邕、颜真卿,结体平正中寓奇险,丰韵萧然。论画主张“画贵简,不贵繁”,主张既师造化又重传统,富有见地。其画颇为时人所重,与石鳛并称二溪。有《江山卧游图》等传世。平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