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哥(拼音:ā ní gē),(1244~1306;Aniko;Araniko),中国元代时尼波罗(今尼泊尔)建筑师,雕塑家,工艺美术家。原为尼国王族,中统元年(1260)率领80名工匠入西藏负责修建黄金塔,后落发为僧,入大都,其才艺受到忽必烈赏识,任诸色人匠总管府总管、光禄大夫、大司徒、将作院使。负责皇家的营造、雕塑、冶铸、工艺制作等。主持兴建圣寿万安寺白塔(今北京妙应寺白塔)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为皇家敕建的寺观设计塑造了大量佛道造像。子阿僧哥、阿述腊承其父业,长于雕塑、铸造;元代雕塑家刘元曾从阿尼哥学
滑田友(1901~1986),中国雕塑家。生于江苏淮阴,卒于北京。早年先后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美术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1930~1932年参加江苏甪直保圣寺唐罗汉塑壁的修复工作。1933年赴法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翌年获雕塑、素描两门课程的一等奖。潜心研究雕塑,作品多次入选法国沙龙美展并获奖。其中《沉思》获1943年巴黎春季沙龙金质奖章,《母爱》为巴黎市 收藏。抗日战争期间所作揭露日寇罪行的圆雕《轰炸》为法国教育部收购,藏于巴黎现代美术馆。1948年,应徐悲鸿邀请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
梁楷,南宋画家。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是一个行径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代表作品有《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
马和之(汉语拼音:mǎ hé zhī),中国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高宗时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画院画家,一说官至兵部侍郎。擅人物、佛像、山水,人物师法吴道子、李公麟,变兰叶描为马蝗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飘逸流利,活泼潇洒,富有韵律感。有《赤壁后游图》、《古木流泉图》及取材《诗经》的《鹿鸣之什图》传世。
倪元璐(1593~1644),中国明代书法家。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生,卒于思宗崇祯十七年。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户、礼两兼翰林院学士。工诗文、书画,擅行、草书,师法颜真卿、王羲之、王献之,以雄深高浑见魄力,书风奇伟。其画长于山水,丘壑磊落,林木苍郁。李自成攻破京师,在家乡取帛自缢殉节。福王时谥文正,清改谥文贞。有《疏林竹石图》等传世。著《倪文贞集》。
王临乙(1908年8月-1997年7月16日),中国雕塑家。上海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代表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惨案》、《汪精卫、陈壁君跪像》、《大禹治水》、民族文化宫《民族大团结》大型浮雕群像等。
曹素功(1615~1689),中国清代制墨家。字圣臣。安徽歙县人。初于徽州经营制墨业,祖辈相传,历久不衰。上海开埠后,遂迁沪营业。编著《曹氏墨林》一书。前序后跋,颇得称赞。录“艺栗斋墨品赞”,列曹氏名品18种:紫玉光、天琛、苍龙珠、天瑞、豹囊丛赏、青麟髓、千秋光、笔花、岱云、寥天一、薇露浣、非烟、香玉五珏、文露、紫英、漱金、大国香、蓝烟等。据《十六家墨说》附录的《艺栗斋墨品》中,所列品类除上述18种外,尚有隃麋墨、第一墨、瑞庆图、大士像赞、依园图、富贵图、天台十景、西湖十景、霍甘园、新安名胜、列宿图、潇湘
蔡若虹(1910年1月26日-2002年5月2日),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著名美术家、社会活动家。原名蔡雍,笔名雷萌、张再学。江西九江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同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后在上海从事漫画创作。三十年代与张谔、黄士英等人主编《漫画生活》杂志,开始漫画创作。1939年到延安,1940年加入中国 。1941年冬曾与华君武、张谔举办“三人讽刺画展”。1942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同年冬任延安鲁艺美术系主任。1946年后任《晋察冀日报》美术编辑。建国后,历任《 》美术编辑、文
张彦远(汉语拼音:Zhang Yanyuan,约815~?),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出身宰相世家,曾任舒州刺史、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寺卿。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精于鉴赏,擅长书画,无作品传世。著《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
陈闳(汉语拼音:Chen Hong;英语:Chen Hong),中国唐代画家。“闳”一作“弘”,又作“宏”。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玄宗、肃宗时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永王府长史,以善画被召入宫廷。擅人物、肖像、鞍马,所画帝王肖像被誉为“冠绝当代”。其鞍马师法曹霸,笔法细润。今有《八公图》传世,描绘北魏时南平公长孙嵩、山阳侯奚斤等8人肖像,今仅存6人,皆平列站立。此图是否为陈闳真迹,尚存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