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风云人物 > 蔡若虹

蔡若虹

(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著名美术家、社会活动家)
最后更新于:2023-12-14 10:18:29

蔡若虹简介

蔡若虹

蔡若虹(1910年1月26日-2002年5月2日),新中国美术奠基人之一、著名美术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蔡雍,笔名雷萌、张再学。

江西九江人。

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

同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后在上海从事漫画创作。

三十年代与张谔、黄士英等人主编《漫画生活》杂志,开始漫画创作。

1939年到延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冬曾与华君武、张谔举办“三人讽刺画展”。

1942年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同年冬任延安鲁艺美术系主任。

1946年后任《晋察冀日报》美术编辑。

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美协第一至四届副主席,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蔡若虹三十年代的漫画,着重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如《穷人的一生》、《皮啖泥啖》、《你吃我,我吃你》、《悲剧的序幕》等,揭露了贫富悬殊的黑暗社会。

他的《剩余的剩余价值》,曾参加1936年首届全国漫画展览会。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还在一些作品里反映了当时进步力量同反动势力的斗争,如《学生救亡运动的一幕》描写了学生运动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革命学生高举的标语上写有“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反对秘密外交”,他们同手持长枪、刺刀和水头的军警正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

这样的作品出现在当时的漫画创作中,是十分难得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全民抗战的巨浪》和漫画组画《虚伪的和平》、《苦从何来》。

作于1947-1948年的《苦从何来》是蔡若虹在山西平定县参加土改工作后创作的反映农村土改的大型漫画组画,共二十多幅。

这套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农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压迫,也描绘了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觉醒。

如其中的《人驴》画一个长工为地主拉了四十年磨,在长期残酷的折磨下变成了畸形人,“走路总是团团转,头颈向地背高驼”,于是老财们叫他“人驴”。

此外,在《饭》中画农民把树叶当“饭”吃,在《疯子》中画农民被财主逼疯。

而在《为啥?》、《谁不要脸?》等画里,农民则愤怒地提出了质问,追究受苦受穷的社会根源。

《请财神爷上天》反映了翻身农民觉悟的提高,认识到只有在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蔡若虹早期的漫画,在题材和技法上受德国漫画家乔治?格罗斯的影响,那时有人称他是“中国新型的格罗斯”。

四十年代的作品,如《苦从何来》则表明,他在刻画人物时所用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写实手法与朴实的文字说明相配合,显得和谐统一,在漫画民族化、大众化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美术理论家,代表作品有《蔡若虹美术论文集》、《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等,在这些文集中文中,蔡老针对近一时期美术界所出现的种种错误思潮和模糊观念所导致的“美术精品少、不美的美术作品较多”等现象,进行了深刻地论述,精辟地指出了“美的形象必定是健康的、正常的、非病志的。

美的形象必定是真实的、可信的、非弄虚作假的”,“理想的美”,是“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

美术作品不美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对“生活感受的平庸、艺术见解的平庸和造型手段的平庸。

蔡若虹因病于2002年5月2日凌晨去世,享年92岁。

在长达几十年的美术创作、研究、教育和领导美术界工作的生涯中,蔡若虹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尊重艺术规律,并在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和其他文艺创作中取得独到成就。

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美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美术事业呕心沥血,尽心尽责。

本文标签: 蔡若虹中国美术家

上一篇:曹素功

下一篇:张彦远

版权声明:

本文关于历史人物《蔡若虹》由66历史网整理发布,侵权请联系120143424@qq.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tohao.com/renwu/60975.html

蔡若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