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一说,水利专家白圭和贸易致富的白圭是两人。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世人皆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吕氏春秋·本味》也有所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东汉高诱对之注解时明确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
百里奚,(约前700—前621),为百里傒简作,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另说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
步叔乘,字子车,春秋末年齐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邦巽,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蔡泽,战国时燕国纲成(今河北怀安)人,善辩多智,游说诸侯,秦昭王拜为客卿,后代范雎为秦相,曾为秦王政出使于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蔡泽战国末期政治家。燕国人。以善辩著名,游说诸侯甚众,未被信用.放逐于赵。在走投尤路时,入秦,经范睢推荐,被秦昭王任为相.随后在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任职。在哲学上。倾向于道家,着重发挥道家“功成身退”的思想。他说:“夫旧时之序.成功者去”,“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史记·蔡泽传》).列举功绩卓酱的越大夫文
鲍国,中国内地音乐人、歌手、词曲作家、导演,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华人才思想道德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宣传形像大使、北京音协会员、曾师从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代表作品:《男人底线》《妹妹妹妹我爱你》《满江红》《北漂》《马背上的女孩》等。
曹华,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人。在许都出生,其父亲为三国时期的曹操(曹孟德),其母亲身份未留下详细的历史记载。曹华嫁给汉献帝,成为妃嫔。
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是和氏璧的发现者。《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砍去左右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献璧”“卞和泣玉”等故事。不能完全确定到底有关卞和的籍贯问题,因为《中国名胜词典》、《涂山荆山记所见》提到卞和以及卞和洞,目前在蚌埠市怀远县不仅有荆山和卞和洞(当初发现以及打磨和氏璧的地方),而且涂山也是隔河相望。
曹华,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人。在许都出生,其父亲为三国时期的曹操(曹孟德),其母亲身份未留下详细的历史记载。曹华嫁给汉献帝,成为妃嫔。
麃(biāo)公,姓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麃公与蒙骜、王齮同为将军。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麃公率军攻打卷城,斩首三万人。
曹露,1985年10月1日生,湖北当阳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湖北省音乐等级考试钢琴十级、琵琶四级水平;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参加中国第十届运动会闭幕式文艺表演、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极目楚天舒》文艺晚会并获第八届艺术节特别奖。2008年2月至今担任我校舞蹈教师,她负责编排的《千红》、《听鼓仔》、《石榴花开》等舞蹈进入黄冈电视台“星随舞动”舞蹈大赛初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严格的教学风格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严师出高徒。场中一时百巧出,飞燕迎风聚还散。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昌文君,人名;一,战国时期昌文君(?-前224年),中国战国时期末期出身楚国的秦国高官。前238年,嫪毐谋反,秦王政派昌平君和昌文君一起镇压。尔后,因此次平叛有功而拜爵。前224年,昌文君去世。二,动漫人物,日本的漫画家原泰久创作的漫画《王者天下》的人物之一。
越王错枝(?- ?)一作孚错枝,《庄子》称王子搜,是战国时期越国的君主,诸咎死后由越国吴地的国人立为君主,前374年至前373年在位2年。
曹寿(?——公元前131年)平阳侯,是汉初丞相曹参的曾孙,曹参(音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后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
楚令尹--成得臣 成得臣(?-前632)芈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斗伯比之子,子文之弟。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楚令尹。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因战功被子文推荐为令尹。成王三十八年,率楚军灭夔(今秭归境),又北征背楚亲晋的宋国。次年冬,再围宋,与救宋之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楚军溃败。引咎自杀于归途中。
越王错枝(?- ?)一作孚错枝,《庄子》称王子搜,是战国时期越国的君主,诸咎死后由越国吴地的国人立为君主,前374年至前373年在位2年。
曹寿(?——公元前131年)平阳侯,是汉初丞相曹参的曾孙,曹参(音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后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
程婴(?—约公元前583年),春秋时晋国义士,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相传他是古少梁邑(今陕西韩城西少梁附近程庄)人,为晋卿赵盾及其子赵朔的友人。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杀赵,灭其族,朔客公孙杵臼与之谋,婴抱赵氏真孤匿养山中,而故意告发令诸将杀死杵臼及冒充孩儿,后景公听韩厥言,立赵氏后,诛屠岸贾,婴则自杀以报杵臼。
荡意诸(?-前611年),子姓,荡氏,名意诸,是公孙寿的儿子,公子荡的孙子,荡虺的哥哥,宋国司城。
曹寿(?——公元前131年)平阳侯,是汉初丞相曹参的曾孙,曹参(音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后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
陈轸,战国时期纵横家。许多成语,从他而来,比如画蛇添足、卞庄刺虎。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甚至张仪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即便是强大的秦王,也经常听他的主意,甚至还因此大败敌国。
澹(tán)台灭明[前512 年(一说前502年)前?年],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封其为“江伯”、宋封其为“金乡侯”。澹台灭明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也因他南游至此而名。
曹寿(?——公元前131年)平阳侯,是汉初丞相曹参的曾孙,曹参(音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秦以酷政失天下,曹参为齐王相国,师盖公治要事清净,称贤相。后继萧何为汉相,一切按何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
陈轸,战国时期纵横家。许多成语,从他而来,比如画蛇添足、卞庄刺虎。陈轸凭借口舌之利,为齐国击退楚国大军。甚至张仪要陷害他,都被他巧妙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化解。即便是强大的秦王,也经常听他的主意,甚至还因此大败敌国。
《悼子》是唐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之一。
曹恤(前501―?),姓曹,名恤,字子循,春秋末年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岁。生于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卒年不详。家在上蔡洙湖镇。史称“乐道明义”,唐代追封为曹伯,宋代追封为上蔡侯。有些资料称,曹雪芹是曹恤后代。
樗里疾(?―前300年),名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长(大良造的幕僚辅官),被称为庶长疾。后来他被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人称严君疾。后人以采邑为姓,故此也被视为严姓其中一个根源。樗里疾擅长外交、军事。秦武王驱逐张仪,魏章后,任命战功卓著的叔父樗里子为右
邓析(前545-前501), 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