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学者,曹姓,接氏,真名失考,“接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曾受到齐宣王田辟疆的赏识,在稷下学宫与邹衍、驺奭、淳于髡、田骈齐名。
周敬王(前6世纪?-前477年),姓姬,名匄(音gài),中国东周君主,谥号敬王。他是周景王的儿子,周悼王同母弟。周景王的庶长子王子朝在悼王病死后,晋国派兵攻打王子朝,立王子匄为王。[1]此后敬王与王子朝不时仍有冲突。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国。[2]前505年春,楚国被吴国击败,险些亡国,周敬王趁机派人在楚地杀死王子朝。[3]儋翩带领王子朝支持者在次年起兵举事,敬王出逃,在前503年得晋国帮助下回都。东周自周平王开始以雒邑(洛邑,又称成周)为都城,平王东迁后,又称雒邑为王城。敬王时,因王子朝在雒邑势大,乃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周敬王(前6世纪?-前477年),姓姬,名匄(音gài),中国东周君主,谥号敬王。他是周景王的儿子,周悼王同母弟。周景王的庶长子王子朝在悼王病死后,晋国派兵攻打王子朝,立王子匄为王。[1]此后敬王与王子朝不时仍有冲突。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国。[2]前505年春,楚国被吴国击败,险些亡国,周敬王趁机派人在楚地杀死王子朝。[3]儋翩带领王子朝支持者在次年起兵举事,敬王出逃,在前503年得晋国帮助下回都。东周自周平王开始以雒邑(洛邑,又称成周)为都城,平王东迁后,又称雒邑为王城。敬王时,因王子朝在雒邑势大,乃
姬伋,卫宣公之子,也称急子。卫宣公名晋,为人淫纵不检。自为公子时,与其父庄公之妾名夷姜者私通,生下一子,寄养于民间,取名曰伋子。宣公即位之日,元配邢妃无宠。只有夷姜得幸,如同夫妇。就许立伋子为嗣,属之于右公于职。时伋于长成,已一十六岁,为之聘齐僖公长女。使者返国,宣公闻齐女有绝世之姿,心贪其色,而难于启口。乃构名匠筑高台于淇河之上,朱栏华栋,重宫复室,极其华丽,名曰新台。先以聘宋为名,遣开伋子。然后使左公于泄如齐,迎姜氏径至新台,自己纳之,是为宣姜。后生两子,姬寿、姬朔。
晋哀侯(?—前708年),姬姓,名光,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晋国的国君,晋鄂侯之子,晋国第十五任国君,在位9年,前717年—前709年在位。
姬伋,卫宣公之子,也称急子。卫宣公名晋,为人淫纵不检。自为公子时,与其父庄公之妾名夷姜者私通,生下一子,寄养于民间,取名曰伋子。宣公即位之日,元配邢妃无宠。只有夷姜得幸,如同夫妇。就许立伋子为嗣,属之于右公于职。时伋于长成,已一十六岁,为之聘齐僖公长女。使者返国,宣公闻齐女有绝世之姿,心贪其色,而难于启口。乃构名匠筑高台于淇河之上,朱栏华栋,重宫复室,极其华丽,名曰新台。先以聘宋为名,遣开伋子。然后使左公于泄如齐,迎姜氏径至新台,自己纳之,是为宣姜。后生两子,姬寿、姬朔。
晋哀侯(?—前708年),姬姓,名光,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晋国的国君,晋鄂侯之子,晋国第十五任国君,在位9年,前717年—前709年在位。
姬伋,卫宣公之子,也称急子。卫宣公名晋,为人淫纵不检。自为公子时,与其父庄公之妾名夷姜者私通,生下一子,寄养于民间,取名曰伋子。宣公即位之日,元配邢妃无宠。只有夷姜得幸,如同夫妇。就许立伋子为嗣,属之于右公于职。时伋于长成,已一十六岁,为之聘齐僖公长女。使者返国,宣公闻齐女有绝世之姿,心贪其色,而难于启口。乃构名匠筑高台于淇河之上,朱栏华栋,重宫复室,极其华丽,名曰新台。先以聘宋为名,遣开伋子。然后使左公于泄如齐,迎姜氏径至新台,自己纳之,是为宣姜。后生两子,姬寿、姬朔。
周景王(?-前520年),姓姬,名贵,中国东周君主,諡号景。他是周灵王的儿子。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覆,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周景王太子寿早死,后又立王子猛为太子,却宠爱庶长子王子朝。公元前520年
姬伋,卫宣公之子,也称急子。卫宣公名晋,为人淫纵不检。自为公子时,与其父庄公之妾名夷姜者私通,生下一子,寄养于民间,取名曰伋子。宣公即位之日,元配邢妃无宠。只有夷姜得幸,如同夫妇。就许立伋子为嗣,属之于右公于职。时伋于长成,已一十六岁,为之聘齐僖公长女。使者返国,宣公闻齐女有绝世之姿,心贪其色,而难于启口。乃构名匠筑高台于淇河之上,朱栏华栋,重宫复室,极其华丽,名曰新台。先以聘宋为名,遣开伋子。然后使左公于泄如齐,迎姜氏径至新台,自己纳之,是为宣姜。后生两子,姬寿、姬朔。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姬姓,名骄,华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在位时封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是谓“田氏代齐”。
姬晋,即卫宣公(?-前700年11月18日),春秋时代卫国第十五任国君,父亲是卫庄公。他可能因为在州吁之乱时避难于邢国,后来卫国人对州吁反感,因此杀死州吁,并从邢国迎立公子晋,是为宣公(在位时间:前718年-前700年)。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姬姓,名骄,华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在位时封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是谓“田氏代齐”。
周惠王姬阆(?-前653年或前652年),姬姓,名阆,周釐王姬胡齐之子,东周第五任君主,谥号惠王。周惠王在前676年继位后,占用卫国的园圃饲养野兽,卫国的人民不满,惠王二年有五大夫作乱,立王子颓为周天子,惠王奔温(今河南温县南),郑厉公在栎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与虢国攻入周朝,协助平定“子颓之乱”,惠王复辟,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今河南荥阳)以东的地方,虢国也获赐土地。《史记·周本纪》称惠王在位25年,《左传》称周惠王在鲁僖公七年(前653年)冬天去世。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周安王姬骄(?—前376年),姬姓,名骄,华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处不明。在位时封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是谓“田氏代齐”。
商朝周地王侯。 商王文丁继位以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周侯姬厉毫不客气,看看中央没动静,就征伐山西长治地区的余吾戎,余吾戎败而降周。周侯姬厉向太丁报捷(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太丁嘉封姬厉为“牧师”,牧师有地方伯长的意思,专征伐权。太丁希望姬厉牧师帮他安定边陲。姬厉牧师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败而降周。过了几年,姬厉再次打败翳徒戎,把三个翳徒戎大头目送给太丁献捷。太丁看看姬厉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好事,干脆突然下命囚禁姬厉,并杀了他。而姬厉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周贞王(?-前441年),姬姓,名介,中国东周君主,周元王子,在位28年,谥号贞定王。 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三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晋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公元前441年春,姬介病死。姬介死后的谥号为贞定王。
季梁,又称季氏梁、季仕梁,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李白誉其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季梁对随楚关系格局影响重大,辅佐随侯期间,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唯物主义思想、“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政治主张以及“避实击虚”的军事策略,使随国成为“汉东大国”,周天子虽“三次征伐”被他称为“荆蛮”的楚国皆“结盟而还”。可惜当时的随侯对季梁的诸多治国方略始纳后弃,致使四面树敌,前690年在与强楚青林山一役中丧国辱邦。作为亡国之臣的季梁因此郁郁而终。
周釐王姬胡齐(?―公元前677年),姬姓,名胡齐,周庄王姬佗长子,东周第四任君主,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77年在位。公元前682年,周庄王去世,姬胡齐即位,是为周釐王(亦作周僖王)。公元前681年,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78年,正式册封晋武公为晋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去世,谥号釐王(一作僖王),其子姬阆即位,是为周惠王。
姬晋,即卫宣公(?-前700年11月18日),春秋时代卫国第十五任国君,父亲是卫庄公。他可能因为在州吁之乱时避难于邢国,后来卫国人对州吁反感,因此杀死州吁,并从邢国迎立公子晋,是为宣公(在位时间:前718年-前700年)。
周桓王姬林(?—公元前697年),姬姓,名林,周平王姬宜臼之孙,太子姬泄父之子,东周第二任君主,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在位。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即位后,由于压制郑国国君郑庄公的权力,因此周、郑交恶,最后双方在繻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周天子的权威于是荡然无存。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谥号桓王,其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
周釐王姬胡齐(?―公元前677年),姬姓,名胡齐,周庄王姬佗长子,东周第四任君主,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77年在位。公元前682年,周庄王去世,姬胡齐即位,是为周釐王(亦作周僖王)。公元前681年,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78年,正式册封晋武公为晋国国君。公元前677年,周釐王去世,谥号釐王(一作僖王),其子姬阆即位,是为周惠王。
姬晋,即卫宣公(?-前700年11月18日),春秋时代卫国第十五任国君,父亲是卫庄公。他可能因为在州吁之乱时避难于邢国,后来卫国人对州吁反感,因此杀死州吁,并从邢国迎立公子晋,是为宣公(在位时间:前718年-前700年)。
周悼王,名姬猛。周景王嫡次子。景王死后继位。在位半年就病死,葬处不明。 景王在位时,因嫡长子太子寿早死,原立姬猛为太子,但景王又宠爱庶子姬朝,于病重时要大夫孟宾扶立姬朝,而没来得及就病死。景王死后,同月贵族刘卷、单旗将盂宾杀死,仍拥立姬猛为帝。 姬猛继位后,姬朝很不甘心,就带领失去职位的旧官吏和百工以及一部分兵士叛乱,争夺王位。刘卷被打败逃了,单旗保护着姬猛待在王宫内。姬朝的党徒乘深夜潜入宫中,劫走了姬猛。单旗突围而逃,姬朝的徒众挟持着姬猛追赶单旗。半路上,晋顷公遣大夫籍谈、荀跞带兵救出了姬猛,护迎他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