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931年间,郭乃岑在北京香山慈幼院中学任教,后到吉林毓文中学任教。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郭乃岑作《志之集》、《铁蹄下的生活》十多种抗日宣传品,带领学生宣传抗日和抵制日货活动。
谷正芳(1907—1938),字兰华,又名方玉,出身于河南息县包信乡谷楼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仅上学四年,参加过反贪官污吏、反苛捐杂税、反军阀压迫的农民运动,后成为包信红枪会的首领。
郭企之(1915~1939年),原名郭福记,南宫县安宋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31年毕业于南宫县立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南宫县战委会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同年9月调任冀南行署巡视团团长,后被选为曲周抗日政府县长。他深入群众,艰苦朴素,平易近人,深受全县人民爱戴。1939年3月28日佛晓在曲周县南里岳村开展反资敌工作时,因汉奸告密被围,突围时负伤被捕。在狱期间尽管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高尚革命气节,敌寇恼羞成怒,1939年4月10日将企之杀害于曲周
韩代望(1913一1972),原名韩振庭,高邑县东林村人,少年时期在本村念小学。1928年,考入赵县中学。1931年,考入北平第一中学高中部。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政教科副科长、华北野战军战犯管理所副所长、重工业部人事室副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党委副书记,成都地质学院党委副书记。
郭寿生(1901-1967),福建省闽候县(今福州)人,烟台最早的共产党员和中共地方组织创始人。大革命后与党失去联系,1948年重新与组织取得联系,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成功策反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韩慧芳(1917~1993年)女,中共党员,原湖南省轻工业局副局长(正厅级),离休后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4月23日12时在长沙逝世,享年76岁。
郭味蕖(1908.2--1971.12),当代画家。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原名忻,后改慰劬、味蘧、味蕖;曾用别号汾阳王孙、浮翁,晚号散翁;堂号知鱼堂、二湘堂、疏园等。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家乡画家丁东斋、刘秩东习画。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西画,毕业后曾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师。1937年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研习中国画。得黄宾虹指导。擅花鸟兼及山水,所作融会诸家,以工带写,画风清丽活泼,生动自然,1951年受徐悲鸿之聘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后相继在民族美术研究所、徐悲鸿纪念馆从事理
河南南乐县人,抗战期间游击队长出身,历任冀南军区武装部部长,湖北省副省长,驻几内亚、意大利、法国大使,国家旅游局局长。
郭献瑞(1912.11~2012.12.28),男,汉族,名珍,字献瑞,河南南乐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市原副市长、原市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商业部副部长、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副市长兼市财贸部部长、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2012年12月28日,郭献瑞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韩立人 1915年生,海南省文昌市罗豆农场人。 1934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韩美林,男,1936年12月26日生于山东,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天才造型艺术家,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大至气势磅礴,小到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个性特征鲜明,尤其致力于汲取中国两汉以前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并体现为具有现代审美理念和国际通行语汇的艺术作品,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员。2015年10月14日,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
何凤山,字久经。二战期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向数千犹太人发放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的杀害,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同名人物还有天津警备区正军职离休干部。
何上举,1919年2月12日出生,广西扶绥龙头乡新街人。194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46年至1951年先后任广州岭南大学、广东省工业专科学校、广西省西江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韩秋岩(1899—2001)原名士元,字君恺,泰兴市黄桥镇人,著名机械工程学家、书画家、诗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殁于2001 年,一生跨越三个世纪。韩秋岩是一位世纪老人,也是一位华夏奇人,他信奉科学,崇尚教育,早年远渡重洋,寻求报国真理,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苏州工专、江南大学、河南大学教授;壮年西行,支援国家西北建设;晚年退而不休,创办诗社、写字作画,奔波一百余年,纵横三个世纪,诗、书、画、印,精湛斐然,耄耋之年仍坚持冬泳、长跑等体育锻炼,获“全国健康老人”称号。
贺凤梧(1895年—1978年),原名贺世昌,宁县焦村乡杨贺村人。世代务农,家道殷实。凤梧幼时赋性聪颖,立志求学。1918年毕业于省立第二中学(平凉中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19年在北京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1929年秋,任省立平凉第二中学校长。直到1935年辞职。1950年8月13日,省民明盟支部第一届委员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贺凤梧任秘书长。1957年蒙冤受屈,遭到错误处理。1978年7月病逝于兰州,终年83岁。
贺声洋(1905—1931,一说1902—1938年),湖南临澧人;1924年加入国民党,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6年任副营长、叶挺独立团第2营营长,后在第9军任少校营长,后调任北伐军左翼军宣传队副队长,后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学生总队长,主持日常工作,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2军军长,1931年,在扩大化的“肃反”运动中被错杀(一说1936年病逝于上海,时年36岁);新中国
韩锡敦,1936年生于廉江市吉水镇燕山低垌村,自小勤奋好学。
贺果,男,1896年-1990年,出生地:湖南邵东县九龙岭镇。
何万镒 (1908—1932),息县关店乡何大湾人。
韩振纪(1905-1975),河北省高邑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何海霞(1908—1998),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人。早年从师张大千学画,1946年随张氏入川写生。1956年调入陕西美协从事专业创作,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1983年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不久调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工作。擅长山水,亦能花卉。其创作往往将青绿工笔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立意新奇,笔力雄健,风格浑厚而不失秀丽。代表作有《西岳峥嵘何壮哉》、《陕北清秋》、《看山还看祖国山》等。
何友逖,字适安,平山镇人。
韩宗银(1914—1934),平昌县六门乡五马石(凉云村)人。 韩宗银5岁丧母,10岁丧父,惟胞兄宗德是依。13岁给本村富绅韩尚学作义子
贺恒德,1948年1月14日出生,河南省郸城县人。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法律专业(函授)。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8年4月入党。2001年1月任武警海南省总队总队长。
贺元伍 (1920— ),原名贺民凯,彭店乡七里湾村贺围孜人。
浩然(1932.3.25—2008.2.20),本名梁金广,中共党员,中国著名作家。祖籍河北宝坻。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当过8年村、区、县基层干部。1954年调到《河北日报》当记者。1959年10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0年到山东昌乐县城关公社东村下放劳动,后担任该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61年调任《红旗》杂志编辑。1964年到北京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历任中国文化传播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委,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出席中共第十次
贺锦斋(1901~1928),湖南桑植人。1919年参加贺龙部队,曾任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团、旅长,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1921赴长沙投考湖南军校。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冬,回湘潭、监利、石首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回湘西,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委员。9月在战斗中牺牲。
贺子珍(1909年9月28日——1984年4月19日),女,原名桂圆,又名子珍,江西省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人,毛泽东同志第三任妻子;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永新县委、吉安县委妇委书记。建国后,任杭州市妇联主任,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妇女先驱,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何宝松(1911—2002年),字励操,广东梅州兴宁人,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广州分校)高等教育班毕业,国民革命军第62军第一五七师师长,陆军少将。曾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何良(1910~1956年)德化县浔中乡大坂村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1956年11月病逝,年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