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罕(1888—1948),安徽寿县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就读。1907年毕业回国,到安庆从事秘密反清活动。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与陈独秀结识。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出版《白话书信》五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5月组织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1923年参与组织成立芜湖劳工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安徽省一大,被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1928年转去上海,参加中共春野书店支部活动,参与指导
甘善斋(1905—1963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罗塘村人。1922年春省师范学校毕业后,回蓝塘任教。
关泽恩(1908一?年),字少权,号关键,今广东省廉江市廉城镇东街人。父关维敬。以邮政为业。关泽恩于1908年2月27日出生于廉江石城镇东街的一个殷实的家庭。他出生之日正是政治腐败、丧权辱国、列强梦想瓜分中国的岁月。目睹国家民族的危难,他立志救国救民。1923年秋在廉江中学就读的关泽恩认识曾参加国民革命北伐的共产党员、廉江籍人氏吴绍珍,受其影响,他秘密阅读了《唯物论》《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成为学生中追求真理的先进分子,被选为校学生会主席。
1945年5月入伍,华北野战军68军战士,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誓为全国的解放而奋斗,纵横疆场,作战勇猛,受到战友的赞誉和上级的表彰。1948年12月在河北张家口战斗中牺牲,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高二适(1903-1977),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江苏东台)。原名锡璜,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斋号证草圣斋、孤桐堂。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高二适书法选集》等。
历史人物古柏,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古柏留下坚持斗争,任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1935年2月,被派往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被国民党军包围,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古柏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亲笔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
龚柏龄,名世宗,号锡先。1881年古历11月12日出生,石门县望羊桥广洞山(现荷花村)人。其父龚万表是前清秀才。俗语云:"穷秀才,富举人。"龚万表因家境贫寒乃师从邻里中医做学徒,后在望羊桥一带悬壶济世聊以度日。龚万表育五子一女,田少人多,生活难以为计。年幼的龚柏龄只得离家外出靠烧窑制瓦谋生。其妻邱氏系石门维新人,原许配给柏龄长兄龚世家。因龚世家未成年即夭折,其父龚万表乃将柏龄与邱氏婚配。故此,邱氏大柏龄9岁。
他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叱咤风云的人物。1966年大学毕业前夕,王大宾投入到了那场席卷全国的“造反运动”,并成为一只庞大队伍的领导——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的政委兼司令。由于在60天内4进地质部,强行翻阅和抢走了一些机密档案,揪斗部领导,并经常在首都高校乃至全社会抛头露面,很快被中央文革小组看中,成为当时显赫一时的“五大学生领袖”之一。五大学生领袖的另一人聂元梓是文化大革命“全国第一张大字报”的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地质学家、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力学家。中国工程地质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创建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研究室。对水利水电、铁路、国防、矿山和核电工程等方面建设事业有突出贡献。如对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佛子岭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二滩水电站、成昆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全方位的工程地质论证和决策,成绩卓著。提出岩体结构的全新概念——岩体结构制约岩体物理力学的性状和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及控制岩体稳定性的著名论断,推动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整体发展,为我国工程地质学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龚本槐(1907一1993) ,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八潭金河村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沔阳皮影戏艺术大师,湖北渔鼓渔鼓王。
名玉堂,颍上县城关镇人,安徽第三师范学校毕业。他自幼酷爱学习,尤喜中医药学,25岁起即悬壶行医。抗战期间,在城内开设“翰府药庐”,每给病人治病,多数只收成本,对少数家贫者免费给药治疗。
桂干生(1911—1945),1910年生,河南省罗山县人。原名桂本宏。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45年7月9日牺牲,时任八路军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龚澎(1914——1970),女,安徽合肥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重庆《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秘书、中共中国香港工委外事组副组长、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新闻组组长。建国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
高剑父(1879—1951), 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汉族广府人,名仑,字剑父,后以字行,。1879 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番禺南村员岗乡),1951 年6月22日卒于中国澳门。与陈树人、高奇峰一起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后人称岭南画派。
郭大力(1905年(乙巳年)——1976年(丙辰年)),男,江西南康县三江乡斜角村人。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1923年入厦门大学学习化学,后转学上海大夏大学攻读哲学,并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30和40年代,除从事著译外,还在广东文理学院,厦门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共中央马列学院,高级党校任教。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广化和尚(1924~1996),俗姓彭,名华元,江西省南康市潭东人,生于1924年农历二月十日。自幼聪颖,有神童之誉。
高名山 (1886~1952年) 字镇五,元城乡高桥村人,本县有名富户。民国九年(1920年)秋,在家乡开办私塾,免费授徒。民国十三年(1924年)与赵良子村民李荣贵组织民团。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陇东民团军总司令谭世麟改编为陇东民团军第十五营,高名山任副营长,不久辞职回乡。当年大旱饥馑,高名山赈济灾民,颇有善举。民国十九年(1930年),任国民政府庆阳县第四自治区区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二十八日,刘志丹率红军游击队在元城打土豪时,将高名山带到南梁。在刘志丹等教育、引导下,高名山走上革命道
郭景兴,男,汉族,1928年2月生,号守桥翁,研究员,天津市宁河县苗庄镇江石沽村人。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博物馆研究员、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在京宁河同乡联谊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市丰台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台湾“艺文交流”画报社名誉社长,中国台湾中华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海峡两岸名家展评审团”委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员(文博专业)。
官俊亭(1917—2003),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1917年生于安徽省颍上县。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官俊亭同志(副兵团职待遇),因病于2003年 1月11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郭巨川(1876——1953),原名郭书淮、又名郭盛淮,海南省文昌县南阳镇美丹村人。
郭乐(1874—1956),名官乐,字鸾辉,号景崇。广东香山县仁良都竹秀园村人(今中山市南区人)兄妹之中排行第二。中国香港永安百货公司、上海永安百货公司、上海永安纺织公司创始人。
郭一岑,教授。江西万载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大学文科。1928年获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暨南大学、贵阳医学院、蓝田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苏俄新兴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概观》,撰有论文《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评格式塔学派的物理主义》。
郭了凡(1890-1950),女,原名郭超尘,河南省平舆县西洋店乡郭寨人。
郭则沉(1906~1973)陕西临潼界坊村(今属西安市阎良区)人。1919年入本县关山镇高等小学,1923年考入陕西省立三中,1926年春东渡日本留学。留日期间,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并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密切关注着国内的形势。是年,经崔孟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回国返陕,在中共西安地方组织从事宣传工作。“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国内局势紧张,他再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大学旁听。
郭麟阁(1904--1984),我国当代著名的法国语言文学专家、教授、教育家、翻译家。河南西平人。1928年毕业于中法大学服尔德(现译伏尔泰)学院。1935年获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郭正明,男, 1967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在郧西县上津镇中学任教,1995年至今在郧西县第二中学担任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
郭名善,男,桂东县沙田镇龙头村人,1925年10月5日生。1943年,郭名善在广东乐昌坪石读中学时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随后受共产党广东地方组织派遣,回到桂东组织抗日革命武装。
顾骧,原名顾宝骧。1930年出生于苏北射河畔的阜宁县一个没落封建士大夫家庭,曾祖父在淮安府当过一任官吏,祖父是清末贡生,父亲英年早逝。他自幼聪颖好学,5岁启蒙在私塾就读,从小学习《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昭明文选》。稍大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爱不释手,几乎痴迷。12岁,他开始阅读黄遵宪的诗,苏曼殊、徐枕亚的诗文小说,更喜欢读冰心的散文,鲁迅的小说、杂文。知识的积累,为他后来步入文坛,成为著名学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古应芬(1873年--1931年11月18日)清末民初历史人物,是中国国民党早期一位很有能力的组织家、活动家,国民党元老。字勷勤,亦作湘芹,生于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寺右村),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早年留学日本,于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参与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辛亥广东光复之役。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曾参加「二次革命」、「讨袁护国」、「护法」、「东征」、「北伐」等重大事件,为 国父最重要的助手之一。1925年之後,历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