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彬,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家、哲学史家。原名化南,字象离,笔名向林冰、纪玄冰。河南省内黄县人。赵纪彬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纲要》、《中国知行学说简史》、《中国哲学思想》、《哲学要论》、《古代儒家哲学批判》、《困知录》、《论语新探》等,并与侯外庐、杜国庠等合作撰写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
奥勒留,罗马皇帝,晚期斯多阿学派最后一个著名代表。奥勒留出身于罗马贵族,学习过修辞学和斯多阿学派的哲学,公元161年称帝,此后20多年大多于戎马生活中度过,在征战军营中写了以道德和宗教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哲学著作《沉思集》。
田边元,(Hajime Tanabe;1885~1962),日本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田边元生于东京。田边在哲学思想上是西田几多郎的继承人。他和西田一起创立了京都学派。
熊伯龙,中国清初无神论者。字次侯,号塞斋,晚号钟陵。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卒于清康熙八年。湖北汉阳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任编修、国子监祭酒、内翰林秘书侍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熊伯龙博学多才,知西方天文算法。著有《谷诒堂全集》。他的哲学和无神论思想集中收在他编著的《无何集》一书中。
中江兆民(汉语拼音:Zhongjiangzhaomin;英语:Chomin Nakae,1847~1901),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政治家,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生于日本高知城下(今高知县)土佐藩的一个下级士族家庭。幼名竹马,继而改名笃介,最后号兆民。自幼学习汉学,特别爱读《庄子》和《史记》 。从17岁起学英、荷、法等国语言,1871年被政府派往法国留学。1874年归国后即投身宦途 ,始任元老院书记官 , 继任外国语学校校长;不久辞职,从事教育工作,开办法兰西学塾,讲授法语、政治、哲学等。1881年
兰德尔,(John Herman Jr.Randall;1899~1982),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兰德尔1899年2月14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后一直在该校任教,1935年升任哲学教授,1951年起任F.J.E.伍德布里奇哲学讲座教授,1967年退休。
顾亭林(1613岁7月15日 -1682年2月15日),即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宁人,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吴郡昆山亭林镇(今江苏省昆山市)人,学者尊为亭林先生,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与归庄有“归奇顾怪”之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学家。
阿那克萨戈拉,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克拉左美尼人。公元前464年,阿那克萨戈拉来到雅典,居住了30年。他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的朋友、老师和政治上的积极支持者。
芝诺,古希腊爱利亚学派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的鼎盛年约在公元前464~前460年。据说他在母邦爱利亚度过了一生,仅在成名之后到过雅典。芝诺的著作,现仅剩下4则残篇。
巴门尼德(拼音:bā mén ní dé),(Parmenides),古希腊哲学家,爱利亚学派创始人。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中叶以后,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年。他受克塞诺芬尼关于神是不动的 “ 一 ”的理论影响,依靠抽象形象,从感性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范畴“存在”。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相,不能被思想。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著有哲学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