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德里达1930年7月15日生于阿尔及利亚,2004年卒于巴黎。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20世纪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
纳托尔普,(Paul Natorp,1854~1924),德国哲学家、教育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主要代表。纳托尔普生于杜塞尔多夫,卒于马尔堡。早年受教于柏林、波恩和斯特拉斯堡等大学。
李穑,(Ri-Sag ;1328~1396),朝鲜高丽末期哲学家。李穑字颖叔,号牧隐。出身名儒家庭。师承大儒家李齐贤。1349年作为使臣来中国元朝,应科举及格后,在元国子监学习朱熹的学说,3年后回国。曾任成均馆大司成、宰相等要职。
智讷,(Chi-Nol;1158~1210),朝鲜高丽王朝僧人。曹溪宗的创始人。与义天并称为高丽佛教“双璧”。智讷俗姓郑,号牧牛子,谥号普照,黄海道瑞兴人,生于下层贵族家庭。他8岁出家,25岁晋升僧科,在曹溪山(今全罗南道顺天郡松广山)设修禅社(今吉祥社)传法。
柯日布斯基,(Alfred Habdank Skarbek Korzybski),原籍为波兰的美国哲学家,普通语义学的创始人。柯日布斯基1879年7月3日生于华沙一个波兰贵族家庭,曾袭伯爵。早年在华沙综合工艺学院学化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波兰大公参谋部服役。
怀尔德,全名约翰.丹尼尔。怀尔德(英文:John Daniel Wild),美国哲学家,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怀尔德1902年生于芝加哥。192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西北大学、耶鲁大学任教。
元晓,(Wen-Hyo;617~686),朝鲜三国时期新罗僧人,华严宗的思想家。元晓俗姓薛,幼名誓幢,法名元晓。生于新罗押梁郡佛地村(今庆尚南道庆山郡慈仁面)。31岁受戒,先后住庆州皇龙、芬皇寺。
梅洛-庞蒂,(外文:Maurice Merleau-Ponty),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梅洛-庞蒂1908年3月14日生于罗舍弗尔,1961年5月4日卒于巴黎。先后在勒阿弗尔、巴黎上中学。
萨特,J.-P.(汉语拼音:Sɑte出;拉丁文:Sartre, Jean-Paul;1905-06-21~1980-04-15),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卒于巴黎。中学时代开始接触A.叔本华、F.尼采、H.柏格森等人的著作,这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对文学也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1924年,萨特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随后在勒阿弗尔的一所高级中学任教。1933~1
商羯罗主,(Śan̄krasvāmin 生卒时间约在公元5世纪),意译“天主”。印度佛教因明学家。汉、藏佛教资料都没有关于商羯罗主的生平记载。有人怀疑他不是佛教徒,而是和鸠摩里罗所说的胜论师“商羯罗主”同一人。但佛教徒不仅承认他是佛教徒,而且封赠他“菩萨”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