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月(?~1680),明末清初道士。原名平,号崑阳子。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今山西长治)人。生逢明末乱世,出家云游求道。中年于王屋山遇龙门派六祖赵复阳,授以戒律。八九年间,参师20余位。后于九宫山再谒赵复阳,得“天仙大戒”。曾隐居华山数年。顺治十三年(1656),奉旨主讲于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受赐紫衣三次。康熙(1662~1721)初年,请帑重建白云观,旋赴南京隐仙庵,传戒于江浙以及湖北武当山。所传戒法分“初真”、“中极”和“天仙”三等,受戒者例行百日大戒,故亦称“三堂大戒”。康熙十九年以衣
陆西星(1520~1606),明代道士。字长庚,号潜虚,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少业儒,工诗文,擅书画,颇有时望。但数试不第,遂弃儒学道。旋自言吕洞宾降临其北海草堂,亲授丹诀,得内丹真传。并将授受情况,写成《宾翁自记》、《道缘汇录》。后世道士尊之为“东派”之祖。著有《方壶外史》8卷,汇集所撰内修著述及道经注释等15种。《四库全书总目》言其“大旨谓南华祖述道德,又即佛氏不二法门,盖欲合老、释为一家”。晚年修佛学,著《楞严述旨》10卷,《楞严经说约》1卷。
李道纯,宋末元初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冈)人,得白玉蟾弟子王金蟾授受,为玄门宗匠。其学以全真道南宗为主,兼取北宗。通老、易,达禅机。尝作颂云:“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认为修仙之大法在于万变中求其“不易”之真道,“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而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谓丹道之玄关即“中”字,能“致中和”则“四大咸安,百骸俱理”。他精研道意,广授门人,方法多变。著有《护命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经注》、《
陈致虚(1289~?),元代道士、道教学者。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天历二年(1329) ,拜兼承南、北二宗之学的全真道道士赵友钦为师,学金丹之道。其内丹理论,具有融合南北二宗和佛、道思想的特点。既注《道德经》,又注《金刚经》;既著《金丹大要》专述内丹理论,又以内丹理论注解《度人经》。为元代颇有影响的内丹理论家。
张留孙(汉语拼音:Zhang Liusun,1248~1321),中国元代道士。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少入龙虎山出家,师从张宗演天师为正一道道士。至元十三年(1276),跟从张宗演进京朝贺,元世祖深爱之,赐号上卿,建崇贞观居之,诏令专掌京城祠事。至元十五年,赐银印,授玄教宗师称号,掌江南诸路道教提点。大德年中加号玄教大宗师,同知集贤院道教事。武宗即位,改称大真人,位大学士之上,领诸路道教事。仁宗延祐二年(1315),加号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进开府仪同三司,旋又封阐道宏教冲元仁靖大真人。卒后,
刘玉(1257~1308),中国宋末元初道士,净明道创立者。字颐真,号玉真子。建昌(今属江西)人。元贞二年(1296)假托净明教主许逊降世,传授中黄大道八极真诠及灵宝坛记,开阐宣教,创立净明道。
俞琰(1258~1314),中国宋末朝元初道士。字玉吾,号林屋山人、石涧道人、全阳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少时博览群书,尤好鼓琴作谱,以词赋见称于世。宋亡后,归隐山林。其喜《易》学,精通老、庄之说,遂援引儒家之论,以证道教丹道理论。
雷思齐(1231~1303),宋末元初道士、道教学者。字齐贤。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幼出家,居乌石观。宋亡,独居空山,时称“空山先生”。元世祖定江南后,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掌道教,请为玄学讲师,四方名士倾慕,往往以书自通。晚年讲授于广信山中,终于乌石观。其著名弟子有吴全节、傅性真、周维和。著有《易图通变》5卷、《易筮通变》3卷,《老子本义》、《庄子旨义》数十卷,诗文20卷,《和陶诗》3卷,已佚。人称其文“不蹈世俗绳墨,合神以穷变,尽变以翼道”。其《易》学既有别于清儒,亦有别于陈抟之徒范谔昌、刘牧等。刘牧以
孙不二(1119~1182),中国金代道姑。名富春,法名不二,号清净散人,世人称为孙仙姑。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宁海孙忠翊之幼女,马钰之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山东创立全真道时,曾住其家,故受王重阳思想影响。王重阳授以天符云篆秘诀,后成为全真道遇仙派创始人。十五年,居洛阳凤仙姑洞修道,创立全真教清净派。元至元六年(1269),赐封“清净渊真顺德真人”。至大年间加封“ 清净渊贞玄虚顺化元君”。著有《不二元君法语》1卷、《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3卷,成为后世坤道丹法之祖。
曾慥,北宋末、南宋初道教学者,字伯端,号至游子。晋江(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后隐居银峰。晚年潜心至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除编纂道书外,另摘录汉以来252种笔记小说,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编为《类说》60卷。绍兴二十一年又编成《集神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