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王。在刚即位的时候,就能在肥义的帮助下,镇定地退走五国之兵。赵武灵王从赵国游牧文化重于农耕文化的实际出发,通过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对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赵国消除了分裂的内在隐患,在人力、物力上得以优化配置。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消灭了长期为赵国心腹大患的中山国,消除了赵国分裂的外在威胁,使赵国从外型到精神真正统一起来。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消化了楼烦,夺得它们的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赵武灵王亲自立了秦昭王与燕昭王两位国王,在国际政治中
文姜(?-前673年),姜姓,名字不详,齐僖公之女,齐襄公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与齐襄公乱伦被鲁桓公得知,齐襄公令彭生杀鲁桓公。以才华著称于当世,所以被称为“文”。
魏无忌(?-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1年)春,宋桓公去世,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封庶兄目夷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还没等宋桓公下葬,齐恒公就约各路诸侯王在葵丘相会结盟,于是宋襄公前去相会。在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齐桓公委托他照顾齐国太子昭(后来的齐孝公)的嘱托,答应将来对太子昭予以照应。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
人物生平卫宣公本来为太子公子伋(急子)娶妻子,把宣姜迎娶到卫国。卫宣公见宣姜是个美人,就趁急子出使郑国的机会,自己把宣姜娶为自己的夫人,之后宣姜生下公子寿、公子朔两个儿子。
田文(?—公元前279年),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还是缪氏祖宗。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百里奚、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
齐襄公,姜姓,吕氏,名诸儿,是齐僖公的长子。齐僖公在位时,将诸儿立为太子。齐僖公三十三年(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十二月丁巳日,齐僖公去世[1],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齐襄公元年(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四月己巳日,齐襄公安葬父亲齐僖公。同年六月,许叔进入许国都城。齐襄公和鲁桓公在艾地会见,谋划安定许国。卫国国君卫惠公是齐襄公的妹妹宣姜之子。齐襄公二年(鲁桓公十六年,公元前696年)十一月,卫国的左、右公子因怨恨卫惠公诽谤杀害太子伋而取代其位,于是起兵作乱,进攻卫惠公,拥立太子伋同母弟公子
毕万,生卒年不详,姬姓,毕氏,名万,毕公高之后,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公元前661年,毕万因随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毕万,并任命他为大夫。毕万死后,毕万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先祖。
卫宣公(?—公元前700年),姬姓,卫氏,名晋,卫庄公之子,卫桓公之弟,春秋时期卫国第十五任国君,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在位。公子晋早年在邢国作人质。公元前719年,公子晋另一兄弟公子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为君。公元前719年,石蜡平定州吁之乱后,从邢国迎公子晋回国即位,是为卫宣公。当初,卫宣公和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儿子公子伋(一作急子),卫宣公便把公子伋托给右公子抚养。卫宣公很宠爱夷姜,因此将公子伋立为太子,并让右公子教导他。后来,右公子替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
伯嚭(bó pǐ),春秋晚期人,原为晋国公族,姬姓。史载伯嚭的先祖公孙伯纠为晋国郤氏的旁支,后“三郤”权倾朝野。公孙伯纠之子伯宗公忠体国,不满本家势力太大,被三郤诬陷致死,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后郤宛被楚国令尹子常攻杀,伯嚭逃难仕于吴,得到吴王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伯嚭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完全丧失了其祖辈的优良品质,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
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伯虔(前501-?),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定公九年,卒年不详,事迹亦不详。斗伯比后裔,勤奋好学,以儒行著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孔子家语》作六十岁)。
白公胜(?―公元前479年),芈姓,熊氏,名胜,号白公,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之父太子建因遭费无极陷害,便携家人出逃,逃到郑国时遭郑国人杀害。太子建死后,白公胜便从郑国逃到吴国。公元前487年,楚国令尹子西将白公胜从吴国召回楚国,封为巢邑大夫。白公胜喜好用兵,礼贤下士,总想攻打郑国替父报仇。公元前483年,白公胜向子西请求攻打郑国,子西同意,却迟迟不出兵。公元前481年,晋国攻打郑国,子西率军救郑,并接受郑国贿赂,白公胜对此很恼怒。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击败吴军后,以献战利品为名,乘机发动叛乱,杀
卜(bǔ)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汉族,中国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现在,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宋人疑之,《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所授。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并不像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
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一说,水利专家白圭和贸易致富的白圭是两人。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世人皆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吕氏春秋·本味》也有所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东汉高诱对之注解时明确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
百里奚,(约前700—前621),为百里傒简作,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另说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
步叔乘,字子车,春秋末年齐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邦巽,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蔡泽,战国时燕国纲成(今河北怀安)人,善辩多智,游说诸侯,秦昭王拜为客卿,后代范雎为秦相,曾为秦王政出使于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蔡泽战国末期政治家。燕国人。以善辩著名,游说诸侯甚众,未被信用.放逐于赵。在走投尤路时,入秦,经范睢推荐,被秦昭王任为相.随后在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任职。在哲学上。倾向于道家,着重发挥道家“功成身退”的思想。他说:“夫旧时之序.成功者去”,“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史记·蔡泽传》).列举功绩卓酱的越大夫文
鲍国,中国内地音乐人、歌手、词曲作家、导演,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华人才思想道德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宣传形像大使、北京音协会员、曾师从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代表作品:《男人底线》《妹妹妹妹我爱你》《满江红》《北漂》《马背上的女孩》等。
曹华,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人。在许都出生,其父亲为三国时期的曹操(曹孟德),其母亲身份未留下详细的历史记载。曹华嫁给汉献帝,成为妃嫔。
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是和氏璧的发现者。《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砍去左右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献璧”“卞和泣玉”等故事。不能完全确定到底有关卞和的籍贯问题,因为《中国名胜词典》、《涂山荆山记所见》提到卞和以及卞和洞,目前在蚌埠市怀远县不仅有荆山和卞和洞(当初发现以及打磨和氏璧的地方),而且涂山也是隔河相望。
曹华,中国古代三国时期魏国人。在许都出生,其父亲为三国时期的曹操(曹孟德),其母亲身份未留下详细的历史记载。曹华嫁给汉献帝,成为妃嫔。
麃(biāo)公,姓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麃公与蒙骜、王齮同为将军。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麃公率军攻打卷城,斩首三万人。
曹露,1985年10月1日生,湖北当阳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湖北省音乐等级考试钢琴十级、琵琶四级水平;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参加中国第十届运动会闭幕式文艺表演、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极目楚天舒》文艺晚会并获第八届艺术节特别奖。2008年2月至今担任我校舞蹈教师,她负责编排的《千红》、《听鼓仔》、《石榴花开》等舞蹈进入黄冈电视台“星随舞动”舞蹈大赛初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严格的教学风格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严师出高徒。场中一时百巧出,飞燕迎风聚还散。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昌文君,人名;一,战国时期昌文君(?-前224年),中国战国时期末期出身楚国的秦国高官。前238年,嫪毐谋反,秦王政派昌平君和昌文君一起镇压。尔后,因此次平叛有功而拜爵。前224年,昌文君去世。二,动漫人物,日本的漫画家原泰久创作的漫画《王者天下》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