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嗣君(?—公元前293年),亦作卫孝襄侯,姬姓,子南氏,名不详,卫平侯之子,战国时期卫国第四十一任国君,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93年在位。卫平侯八年(公元前335年),卫平侯去世,卫嗣君继任君位。卫嗣君五年(公元前330年),自贬称号为君,卫国自此仅存濮阳一地。卫嗣君四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卫嗣君去世,其子卫怀君继位。
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为老子弟子。“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老学, 苏、 张( 指苏秦和张仪) 、 鬼谷一派,申、 韩一派, 杨朱一派, 庄、 列一派, 关尹、 尹文一派。 ”据小说演义中描述称他通天彻地,人不能及。一曰数学,
巫马施(前521-?),姓巫马,名施,字子期,亦称巫马期。汉族,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陈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勤奋著称。《韩诗外传》卷一载,他为单父宰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使单父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鄫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东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巫马子”。
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魏景湣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27—公元前225年在位。
王 蠋,战国时齐国画邑(今临淄区高阳乡)人,齐国退隐大夫。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攻破临淄,齐愍王逃奔莒州。乐毅敬慕王蠋,使人重金礼请他,并封他万户地方。王蠋说:“与其屈从敌人,不如以死激励国人。”遂自缢死。众士民大夫无不感动奋起,共奔莒州,导访愍王,图谋复国。
越王无强(?-前306年),又名无彊,为战国时期越国的君主,勾践六世孙,《史记索隐》称为无颛之弟。
魏惠王(公元前400 ~ 公元前319年,其中公元前369一公元前319年在位),又称梁惠王(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他死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无壬,侯爵,是《吴越春秋》记载的越国君主。死后由其子无瞫即位。
无余:没有剩下。如:一览无余。
项燕(?—前223年),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人,项燕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地域。楚国则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王翦因势而变,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避其锋芒。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两军相持日久,楚军以为秦军将长期驻守新占领土,于是撤军东归。王翦伺机起兵追击,令勇壮军士为先锋,突袭楚军。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在兵败之下自杀。秦军乘胜攻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说安徽省全椒县)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
项燕(?—前223年),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人,项燕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地域。楚国则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王翦因势而变,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避其锋芒。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两军相持日久,楚军以为秦军将长期驻守新占领土,于是撤军东归。王翦伺机起兵追击,令勇壮军士为先锋,突袭楚军。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在兵败之下自杀。秦军乘胜攻
息,汉字,拼音:xī 释义: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音信:消息。信息。儿女:子息。 利钱:息率、利息、月息。
先蔑,祁姓,先氏,名蔑,一作眛,又被称为士伯,曾任晋国左行将和下军将。
县成,字子祺(《孔子家语》作子横),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
先且居(约前660~前622)春秋时晋国卿大夫。姬姓,先氏。封于浦城,称浦城伯;后封于霍,称霍伯。 其父先轸(封于原,又称原轸),晋文公的卿大夫,颇有将功。其祖先丹木。
襄,xiang,解衣而耕谓之襄。襄,衣服正面的纽扣,使对襟能扣合在一起,形成互襄,襄合在一起。(1) 会意。据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说文》称“解衣耕”。本义:解衣耕地。(2) 同本义。[diveste and till]为中国汉字,主要意思有:帮助,辅佐;冲上;上举,昂起; 高;扫除;姓。襄 ,古州名[Xiang prefecture],故治今湖北襄阳市简称。
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襄,xiang,解衣而耕谓之襄。襄,衣服正面的纽扣,使对襟能扣合在一起,形成互襄,襄合在一起。(1) 会意。据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说文》称“解衣耕”。本义:解衣耕地。(2) 同本义。[diveste and till]为中国汉字,主要意思有:帮助,辅佐;冲上;上举,昂起; 高;扫除;姓。襄 ,古州名[Xiang prefecture],故治今湖北襄阳市简称。
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向寿,生卒年不详,秦惠文王的王后、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娘家亲戚,战国时期秦国将领。
夏徵舒,妫姓、夏氏,名徵舒。因为母亲夏姬与陈灵公等数人通奸,征舒受灵公辱,愤杀之,自立为陈君,后遭楚庄王讨死。祖父为陈宣公之子公子少西,父为公孙御叔,因祖父公子少西、字子夏,依惯例以王父(祖父)字为氏。母为郑穆公之女,即大名鼎鼎的美女夏姬。陈灵公十四年,灵公与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和夏姬通奸,并且把夏姬的内衣拿到朝堂上炫耀,大夫泄冶上谏被杀。次年,三人到夏家饮酒,灵公侮辱夏徵舒,说“夏徵舒长的很像你们两个。”,两人也说“他也和你很像。”夏徵舒十分愤怒,遂杀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出奔楚国,灵公太子午奔晋国。徵舒
向寿,生卒年不详,秦惠文王的王后、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娘家亲戚,战国时期秦国将领。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北临漳县、河南安阳市一带) 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
向戌,春秋时宋国大夫。“弭兵”(休兵)运动是由宋国发起,前后共有两次。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第二次在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运动是由宋大夫向戌倡议发起的,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决定以晋、楚两大国为盟主,除齐、秦外,其他各国从属于晋、楚,要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北临漳县、河南安阳市一带) 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
项燕(?—前223年),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人,项燕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地域。楚国则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王翦因势而变,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避其锋芒。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两军相持日久,楚军以为秦军将长期驻守新占领土,于是撤军东归。王翦伺机起兵追击,令勇壮军士为先锋,突袭楚军。楚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结果大败,项燕在兵败之下自杀。秦军乘胜攻
新垣衍,亦作辛垣衍,战国时期魏国将领。
新垣衍,亦作辛垣衍,战国时期魏国将领。
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仿真学科负责人,曾任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经历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9毕业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车辆工程系,先后获得硕士学 位、博士学位。毕业后到云南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后与昆明理工大学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