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斯·奥尔布赖特(William Foxwell Albright;1891~1971),美国东方学家、考古学家。1891年5月24日生于智利的科金博,1971年 9月19日卒于美国。1912年,奥尔布赖特毕业于上艾奥瓦大学,1916年获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任该校塞姆语教授直到1958年退休。他曾陆续得到许多院校授予的博士和名誉博士学位,担任国际东方学顾问委员会美国委员(1931~1948)、美国东方学协会主席(1935~1936)、美国东方学研究会第一副主席(1937~
周一良(汉语拼音:Zhou Yiliang,1913~ ), 中国历史学家。早年曾用字太初。安徽东至人。1931年入北平(今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1932年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6~1937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1939年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日本语言文学,并学梵文。1944年获博士学位,1946~194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文系、外文系任教,1949~1952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并曾兼系主任。1952年以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亚洲史(
钱大昕(汉语拼音:Qian Daxin;1728~1804),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擢翰林院侍讲学士。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参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后为詹事府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四十年,居丧归里,引疾不仕。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2,000人。晚年自称潜研老人。
徐中舒(汉语拼音:Xu Zhongshu,1898~1991),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925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8年任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30年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30年代初期参加整理明清档案,颇著成绩;同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四川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执教。1949年以后兼西南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馆馆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等职务。
岑仲勉(汉语拼音:Chen Zhongmian;英语:Chen Zhongmian),中国历史学家。名铭恕,字仲勉,广东顺德人。
孙毓棠(1911~1985),中国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系。1937年肄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归国后,先后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及清华大学任教。1945年任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客座研究员。1947年赴美,先后任中国出席联合国代表团社经理事会专门助理、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1948年归国,仍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起转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至去世。1981~1982年先后兼任
刘知幾(661~72),中国唐代史学家,诗人。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高宗永隆元年(680)中进士。武周时,历任著作佐郎、左史等职,兼修国史。中宗时官凤阁舍人,暂停史职。不久又除著作郎,仍兼修国史。后参与纂修《则天皇后实录》,因与纂修大臣武三思不合,请辞史馆职,但不久又三度入馆。玄宗时,官左散骑常侍。他自幼笃爱史籍,入仕后数入史馆,得以博览群籍,又洞悉史馆利弊。因和监史大臣宗楚客等屡相琲牾,不能自行其道,乃私撰《史通》以见志。他一生著述很多,还有《刘氏家乘》、《刘氏谱考》、《睿宗实录》、《刘子玄
荀悦(汉语拼音:Xun Yue,148~209),中国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幼时聪颖好学,家贫无书,阅读时多用强记,过目不忘。12岁时便能讲解《春秋》。汉灵帝时由于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献帝以《汉书》文繁难懂,命荀悦用编年体改写。乃依《左传》体裁,写成《汉纪》30篇,时人称其“辞约事详,论辨多美” 。另著有《申鉴》5篇,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
何干之(1906~1969),中国历史学家。原名谭毓均,学名谭秀峰。广东台山人。1906年4月生于广东,1969年11月16日卒于北京。1929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明治大学经济科。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回国。在30年代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参加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论证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批驳了那种认为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出版了《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三民主义研
何兹全(1911~2011),中国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9月7日生。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授课。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霍普金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