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嵩(?~749年),唐朝玄宗时期宰相,诗人。梁宣帝裔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初与陆象先为僚婿。景云元年,嵩为醴泉尉,时象先已为中书侍郎,引为监察御史,骤迁殿中。开元初,拜中书舍人,与王丘、齐浣同列,未之异,独姚崇许其致远。三迁尚书左丞,寻以兵部尚书节度河西,以破吐蕃功,入为中书令,遥领河西节度,终太子太师。年八十馀。子衡,尚新昌公主。以三品就养,时论荣之。诗二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首。
乔琳,唐朝德宗时期宰相,诗人。太原人。天宝间举进士,累授兴平尉。郭子仪辟为节度掌书记。拜监察御史。贬巴州司户。历果、绵、遂三州刺史。入为大理少卿、国子祭酒。又出为怀州刺史。以张涉称引,拜御史大夫平章事,后受朱泚伪署,伏诛。诗一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首。
裴耀卿,字焕之,守真子,唐朝宰相,诗人,宁州刺史裴守真之子。应童子举,为睿宗藩邸典签。开元中,累官济州刺史。再历宣冀二州,入拜户部侍郎。请广漕运,以实关铺,沿河置仓纳粟。又开山陆运以避三门之险。擢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充转运使。 迁侍中,终尚书左仆射。诗二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首。
李迥秀,字茂之,泾阳人,唐朝宰相, 诗人,右卫大将军李大亮族孙,宣州刺史李义本的儿子。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终兵部尚书。卒赠侍中。诗四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4首。
韦巨源(631~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中宗朝大臣。武则天朝长寿三年(694)九月,他由文昌右丞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他虽位宰相,然注重琐碎小事,不能掌管朝政大事。天册万岁元年(695)初,因李德昭获罪株连于他,被贬为鄜(富)州刺史。后又被起用,累擢为地官尚书。
韩延徽(882~959),中国辽代大臣。字藏明。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少有英才,燕帅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为后唐节度使刘守光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被辽太祖留用,颇受器重,参与筹划军机。他请求建筑城郭,分市里,用来安置降辽的汉人,又为其定配偶,传授垦艺,对辽地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稳定了对所属汉人的统治。太祖初年,为辽确立各项制度,正君臣,定名分,加速辽封建化的进程。天赞四年(925),从征渤海,因功拜左仆射。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出使后晋归来,改任南京三司使。
令狐绹(生卒年不详),唐宣宗朝宰相,诗人。字子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令狐楚次子。文宗大和四年(830)进士登第,初任弘文馆校书郎。开成初年(836)为左拾遗,约开成五年(840)由原官改任左补阙、史馆修撰,迁库部、户部员外郎。武宗会昌五年(845),出任湖州刺史。宣宗大中二年(848),经宰相白敏中推荐,召入朝任考功郎中。不久,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三年(849),拜为中书舍人,袭封彭阳男,食邑300户。其年,拜御史中丞。四年(850),转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僖宗时,终凤翔节度使,封赵国公。诗一首。
崔铉,唐朝宰相,诗人,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之子。字台硕,博陵人。擢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会昌二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李德裕不叶,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以御史大夫召,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寻出为淮南节度使。帝饯于太液亭,赐诗宠之。咸通初,徙山南东道、荆南二镇,封魏国公。诗二首。《全唐诗》收录其诗2首。
春申君(汉语拼音:Chunshenjun;?~前238),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楚相,名黄歇,号春申君。
范志毅,1969年11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杨浦区,祖籍浙江省宁波市,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原中国国家足球队队长,司职后卫,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亚洲足球先生”称号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