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官( Candragomin 生卒时间 约7世纪),古印度佛教晚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学者。据藏传资料,他系东印度婆连陀罗王族班支达毗斯沙迦之子,曾从安慧、阿输迦等人受学,精内外五明。曾在东印度跋卢舍王国写了声明、医方、韵律、工巧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后被国王逐出,随商人到今斯里兰卡,建狮子音神殿,讲大乘法,并写作工巧、医方等著作。随后到南印度,为《波腻尼经》作注;又到那烂陀寺,以瑜伽行派学者的身份与中观派学者月称辩论。据说这场辩论持续了七年,旁听者甚众,最后的结论是“嗟嗟龙树宗,有药亦有毒,慈氏无著书,众
灌顶(561~632),中国隋、唐时僧人,天台宗五祖。俗姓吴,字法云。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迁临海章安(今属浙江),故又有章安大师、章安尊者之号。7岁从慧拯出家,20岁受具足戒。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到天台山修禅寺师从智顗,侍左右直至智顗去世。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均由他记录整理成书。智顗思想,多经他传播才得以流传。著述有《涅槃玄义》、《涅槃疏经》、《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观心论疏》、《智者大师别传》。弟子有智威等。
惠果(746~805年),俗姓马,今陕西临潼县人,唐代密宗僧人。9岁出家,在青龙寺剃度,在大慈恩寺受戒后,入大兴善寺拜不空的弟子昙贞受学。后留在不空身边亲受密法,后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学胎藏及瑜伽密法,名闻京师,代宗惊奇,即召问法,应对如流,帝知名不虚传。
蔡巴·贡噶多吉(1309~1364),元代藏族学者。西藏十三万户中最后一任蔡巴万户长。出家为僧后,取法名格微罗追。曾来内地向元朝朝贡。以编纂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目录知名,与西藏佛学大师布敦·仁钦朱有过往来。元至正六年(1346)撰《红史》一书,系研究藏族古代历史的重要著作。曾联合萨迦、雅桑等地方势力与帕竹·绛曲坚赞作战失败,领地尽为帕竹夺占,蔡巴实力从此衰竭。
毗尼多流支( Vinitaruci ;?~594),越南佛教灭喜禅派(又称南方派)创始人。其名意译为灭喜。南天竺人,出身婆罗门,曾周游印度,学习和研究佛教。南朝陈太建六年(574)到达长安,从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参学,后至广州制旨寺从事译经,译有《象头精舍经》和《报业差别经》。在中国居住7年,太建十二年到达越南,住河东法云寺,翻译《大乘方广总持经》等。在越南14年,创立灭喜禅派。临终前将心印(意即不立文字,不依言语,以心为印)传授弟子法贤。他是越南禅宗的始祖,对越南佛教的发展卓有贡献。《禅苑传灯辑录》中有毗尼
仲敦巴·甲哇迥乃(1005~1064),藏传佛教噶当派创始人。西藏堆垅(今堆隆德庆县)人。出身于富豪之家。幼年从师学习藏文,后去康区师事名僧赛尊,还向一印度人学习梵文。阿底峡抵阿里古格后,即决心迎请阿底峡到前藏传教。自此,一直师事阿底峡,但终生未出家。阿底峡逝世后,他在聂当(今西藏曲水县境内)主持悼念阿底峡的活动,并在聂当建立俗称卓玛拉康的神殿。1056年初受达木(今当雄县)地方人士之情,在热振(今林周县境内)建热振寺,是噶当派的第一座寺院。弟子中以博多哇、京俄哇、普穷哇最为著名,并由博多哇和京俄哇分别传
菩提流支,北印度人,精通经、律、论三藏,是大乘瑜伽系佛教学者,且熟悉当时才兴起的密宗教法。他志在宏法,于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经西域来到洛阳,受到魏宣武帝的优礼,提供优越的条件让他从事译经工作,并于当年到少林寺,与勒拿摩提一起翻译《十地经论》。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劳动,他译出了《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法华经论》二卷、《十地经论》十二卷、《宝积经论》四卷等瑜伽系重要著述。菩提流支从事的大量译经工作促进了中印佛教文化的相互传播与交流,也有利于少林寺对印度佛教文化的深入研究。
马拉拉塞克拉( Gunapala Piyasena Malalasekera ;1899~1973),斯里兰卡佛学家、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毕业于巴纳杜拉圣约翰学院后,去英国伦敦留学,获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和艺术硕士。苏联莫斯科大学曾授予名誉哲学博士。一生从事佛教教育和社会活动,历任锡兰大学巴利语与佛教文化教授、东方学院院长、驻苏联大使和驻联合国使节。为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发起人之一,并被选为该会首任主席。主编《佛教百科全书》、僧伽罗文《巴利大藏经》、《巴利语固有名词辞典》、《英文-僧伽罗文辞典》、《锡兰巴利
谢尔巴茨科依( Фёдор Ипполитович Щербатсκой ;1866~1942),苏联东方学家、西藏学家、佛教逻辑学家。生于波兰。1889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历任彼得堡等大学讲师、教授。1900年去印度从事梵语佛典的研究。1910年访问过中国西藏,受到达赖喇嘛十三世的接待。从1897年起在俄国主持《佛教文库》的编纂工作。出版《佛教文库》30余卷。1918年被选任科学院院士。1928年主持列宁格勒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即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前身)。精通梵语、藏语和英语。主要著作有《佛教因明》
道安(312~385),东晋佛教学者。本姓卫,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冀州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