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史称
高延宗(544年―577年),北齐宗室,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北齐文宣帝高洋之侄,兰陵王高长恭异母弟,北齐后主高纬的堂兄。幼时为叔父文宣帝所养,天保六年(555年)封安德王,历任定州刺史、司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
李承(431~475年),字伯业,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北魏大臣,镇北将军李宝长子,尚书仆射李冲兄长。少有策略,随表入质北魏,深得道武帝器重,封姑臧侯。出任荥阳太守,执法严明,政绩卓著。
宗爱(401年―45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宦官、权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封冯翊王。因获罪而成为阉人,在太武帝时任中常侍。太武帝正平元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萧子显(489-537年),字景阳,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人。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
北魏景穆帝拓跋晃(428~451年7月29日),鲜卑名天真, 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太武帝拓跋焘长子,母为敬哀皇后贺氏,文成帝拓跋濬之父。明慧强识 ,深明佛法。延和元年(432年),册立为皇太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王朝宗室将领,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
孙恩(?-402年),字灵秀,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汉族。东晋时期五斗米道士、起义军领袖,中书监孙秀之后(晋书言孙恩为孙秀之族,未说明是嫡系还是旁支)。出身琅琊孙氏,生于会稽(今浙江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