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
到洽(477年-527年),字茂㳂,彭城郡武原(今江苏邳州市)人。南朝梁大臣,刘宋骠骑将军到彦之曾孙。少有才名,清警有学行。年十八,为南徐州迎西曹行事,转太子舍人,累迁御史中丞,出为寻阳太守
钟嵘(约468~约518) 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
杨世(?-370年),白马氐人,是杨俊的长子。360年继位,成为前仇池国第七任君主;370年,因病去世。人物简介杨世(?-370年),白马氐人,是360年至370年间的前仇池国君。杨世360年继位。368年,东晋以他
王韶之(380~435)字休泰,琅琊临沂人。荆州刺史王廙曾孙,镇军将军掾王羡之之孙,郎中令王伟之之子。韶之家贫,父为乌程令,因居县境。好史籍,博涉多闻。初为卫将军谢琰行参军。伟之少有
杨僧嗣(?—?),清水氐人,是杨文德的独子。成为后仇池国武都政权的第六任君主。473年,因病去世。简介:杨僧嗣,(?-473年),武都王,为后仇池国(今中国甘肃一带)武都政权君主,他是杨文德的独子。杨元
到溉(477年-548年),字茂灌,南朝梁代官员、学者、文学家,彭城武原人。曾祖到彦之,刘宋建昌县公,谥忠,曾任护军将军,赠骠骑将军;祖父到仲度,到彦之少子,嗣爵建昌县公,是骠骑将军江夏王刘义
杨盛(364- 425年),清水氐人,是杨安的次子。396年继位,成为后仇池国的第二任君主。394年10月,堂兄杨定帮助前秦王苻崇攻打西秦,兵败身死。杨盛并没有马上治丧,而是时隔两年后继位。42
裴骃(Yīn),字龙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南朝史学家,“史学三裴”之一。裴松之之子,继承家学,博览宏识,官至南中郎参军,以注解史书著称于世。其著作《史记集解》是不朽的史学著作,成为
邓琬(407年-466年),字元琬,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南朝宋大臣,光禄勋邓胤之之子。初为主簿,后封辅国将军,任南海太守。大明八年(464),为晋安王(刘子勋)镇军长史、寻阳内史,行江州刺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