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绍义(?―580年),北齐文宣帝高洋第三子,北齐废帝高殷异母弟,母世妇冯氏。559年,封为广阳王,560年,改封范阳王。 578年,北齐灭亡,高绍义逃往突厥,受到突厥他钵可汗爱重,北齐被灭后逃到北
封延伯,字仲琏,渤海郡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南齐大臣。颇有学行,不与世人交。州辟主簿,举秀才,官至豫州刺史垣崇祖长史,带梁郡太守,以疾自免,侨居东海县,三世同财。豫章王萧嶷辟
高湝(?-577年),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北齐政权奠基者高欢之第十子,北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等人的异母弟。母亲小尔朱氏,受封任城王,北齐灭亡前曾名义上成为北齐皇帝。人物生平高
高照容(469年-497年),勃海郡脩县(墓志写条县)人,司徒高肇之妹,孝文帝元宏的贵人,宣武帝元恪生母。十三岁时入宫,得到孝文帝的宠幸,生宣武帝元恪、广平文穆王元怀和长乐公主元瑛。公元49
北齐末帝高恒(570年8月9日―577年或578年11月),北齐后主高纬之子,母皇后穆邪利,南北朝时期北齐最后一位皇帝。当时北周不断进攻腐朽的北齐,齐军屡战屡败。高纬便禅位于儿子高恒,改
高慎,字仲密,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东)人,高乾的弟弟,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官员。人物生平高慎,阅读了很多文史典籍,与兄弟们的志向都不一样,偏受父亲高翼的喜爱。北魏中兴初年,拜任沧州
高树生及妻韩期姬系北齐政权实际建立者高欢之父母。墓志铭高树生墓志长 81、 宽 77 厘米, 志文 31行,满行 45 字,共 922 字。魏故使持节侍中太师假黄钺录尚书事都督冀相沧瀛殷
范云(451年-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
高岳(512年-555年),字洪略,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族弟。高岳早年随高欢信都起兵,参加韩陵之战,累功至卫将军,此后留守邺都辅政,与孙腾、高隆之、司马
何承天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乾象历法疏漏不当。奏请改历,称《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