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个性格强悍、怀有雄心壮志的皇帝,某些方面其实和秦始皇颇具相似之处。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他统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想法设法聚天下之财、行征伐之事,东并朝鲜,西征大宛,南攻百越,北破匈奴,几乎将“文景之治”以来积攒下的家底消耗殆尽。
这样一位极其专政的皇帝,竟然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真的是喜欢儒家思想吗?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儒家在政治方面主张“民贵君轻”,认为皇帝如果不仁,那么臣子便可以推翻他。
汉景帝在位时,一个叫辕固生的儒生和一个黄老学派的黄生在君前争论:商汤推翻夏桀的革命究竟是否是正义的革命?这个儒生认为是合理的,因为民心就是天命啊,夏桀失去了民心,就应该被推翻。
黄生却认为:帽子再旧也要戴在头上,鞋子虽然新也只能穿在脚上。夏桀虽然失道,但汤武却是臣下,不仅没有劝谏天子,反而杀了天子,这就是乱了首尾次序,就是大逆不道。
儒生不慌不忙地又说了这样一句话:“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一下子大家都瞠目结舌、鸦雀无声了,景帝赶紧出来打圆场,说到:“吃肉不吃有毒的马肝,并不说明你不是美食家;做学术不研究汤武革命,也不说明你就不是学者。”把这个问题搁置了起来。
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儒家的思想是让君主很头疼的。君主不仁,臣子就可以打着道义的名义有理由来取代我?那我的万世基业还 怎样传承下去?
儒家的思想与君王专政本身是格格不入的,有着很难调和的矛盾。那汉武帝又怎么会“独尊儒术”呢?
汉武帝的祖辈父辈都遵循着黄老无为的思想,主要取决于天下动乱初定、需要休养生息的国家现状,而到了武帝这里,他可是希望有大作为、大手笔的,继续沿用黄老无为的治国理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到底应该确立怎样的治国思想呢?于是,武帝开始组织召开学者会议,讨论大汉的顶层设计问题,希望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董仲舒出场了,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刚刚也说了,皇帝们其实是很反感儒家那套理论的,武帝又怎会真的喜欢。
但听完董仲舒系统的论证和建议后,武帝竟然同意了。原来,董仲舒所倡导的儒术是经过“改良”的儒术。
简而言之,就是保留一部分、修改一部分,创造一部分、摒弃一部分。
董仲舒保留了天命与君主息息相关的思想。国家闹地震、洪水天灾了,天子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皇帝必须要重视天命,这也是最基本的约束,一旦没有了这个约束,国家就危险了。
同时,又千方百计把皇帝推到了更加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认为,“王”字是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代表上下贯通,皇权就是贯通天地的。而皇帝就是国家的中心,国家的心脏,四方百姓必须保证心脏的完好,必须顺从心脏的意愿,天下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皇帝。
于是,又提出“三纲”主张,提出要强化皇权的建议,提出臣民要老老实实服从的倡议。
雄心壮志的汉武帝一听这些,喜出望外,这不正合我心意吗?有了这套理论,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践我的宏远抱负了;有了这套理论,就可以堵住那些反对我作为人们的悠悠之口了;有了这套理论,我便是天下的真正中心,握有绝对的权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了!
于是,汉武帝很快便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真的推行儒家思想了?那些黄生不愿相信,估计那些儒生也不敢相信。等指导思想公之于众后,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推行的儒术本质上就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
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百姓需要“愚”化地执行和服从,这些思想主张不就是法家所一直主张的核心思想嘛。
儒家的思想本身是充满仁道的,是有温度、有理性的,是以民为本的,而董仲舒这一套只是在儒家思想中有选择地保留了一小部分,剩下的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而进行改造,他主张的儒术几乎完全成了统治者的有力工具。
对汉武帝而言,独尊儒术却是实用性极强的,具有其他思想都无可比拟的特有价值。既让皇权有了仁义的外衣,又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的权威。
这样的儒术才真正符合汉武帝的价值理念,这样的儒术才能让君王欣然接受。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只是开了一个先河,之后几乎每个朝代都接受并不断改进了这种“外儒内法”的思想理念。
不喜欢儒家思想的汉武帝推行了董仲舒改进版的儒术,进一步推进了专制制度,进而集中力量征伐四方,用武力彰显了大汉的雄威,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清两代不设宰相,明朝成祖以后设内阁,入阁即拜相,凡入阁者一般都冠以某某殿(阁)大学士职衔,以示区别。清朝在官僚体上承明制,但在雍正继位以后,设立军机处。入军机即为拜相,军机大臣的详情>>
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总揽于一人之手。但皇帝再厉害,也害怕一样东西不掌握在自己手上,这就是军权。因此许多手握军权的大将,都会受到皇帝的猜忌,而详情>>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帝王都是终身制,都会干到驾崩为止。除非是在位期间出现特殊情况,皇帝是不会主动禅位退居二线的,更不会出现“一朝两帝”的现象。但在历史上,也详情>>
康乾盛世是封建王朝最后的余晖,清朝一路向衰,再也不复当年辉煌,中华民族再也不复汉唐的威严,在那由盛到衰的过程,有人想力挽狂澜,终究无法从根本挽回昔日的辉煌。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详情>>
多尔衮可以说是一个热点人物,这位曾经驰聘于大清的多尔衮,他和皇太极都是皇位的最佳人选,曾经可谓是水火不容。为大清在中原的统治都打下了强有力的根基。而且收到野史的影响,他与孝庄太后的详情>>
说到乾隆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他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早年痴情,对结发详情>>
公爵,是清朝异姓功臣爵位中级别最高的,当然在清朝历史上也有异姓功臣被封为王的,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乾隆年详情>>
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满洲军一直就对中原虎视眈眈,到了皇太极,也一直没有入关,直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率领满洲军入关,扶持年幼的福临继位为帝,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顺治帝,大清这次得以详情>>
对袁绍和袁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袁术两兄弟当时要是联手的话,能扫平当时的各路诸侯吗?袁绍、袁术性格上的弱点。我们首先做的假设就是两个人详情>>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惨败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66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如果说明王朝是一棵大树,努尔哈赤就是一柄利斧,何况前者生机全无,虫蛀风蚀之下早已腐朽难支,而后者历经磨炼,越发详情>>
“子午谷奇谋”是怎么一回事?“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今天66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探讨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时,许多人详情>>
李应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扑天雕”,郓州人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66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梁山算是宋朝比较反映现实的地详情>>
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总揽于一人之手。但皇帝再厉害,也害怕一样东西不掌握在自己手上,这就是军权。因此许多手握军权的大将,都会受到皇帝的猜忌,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