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孔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孝”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孔子的“孝”是以“仁”作为基础的。孔子的“仁”是一种内在道德素养,表现出来就是爱人。
按照孔子的思想,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才有可能推己及人,爱更多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孔子“孝”的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爱父母。
孔子“孝”的思想是以“礼”作为规范。礼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是礼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做。这一点体现在孔子“孝”的思想上就是“入则孝,出则悌”,具体表现就是对父母的尊与敬。
最后,孔子的“孝”是对“忠”思想的延伸发展,这一点的具体表现就是无违于父母。
孔子“孝”主张之一:奉养双亲
在以“仁”为基础上,孔子认为,“孝”应该爱父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奉养双亲,也就是要尽到赡养的义务。
在这一点上,孔子的弟子子夏曾经说到,要“能竭其力”,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标准。也就是要尽心尽力地侍奉,具体到每个人的家庭有具体的情况。
具体如何奉养,在论语中,有对孔子弟子问孝的记载。其中,在回答孟武伯的提问时,孔子提出了要“唯其疾之忧”。侍奉父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照顾他们的身体。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也会出现疾病,这个时候身为儿女应该关心父母的身体情况。
此外,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孔子对子女的“远游”也有思考。他认为儿女尽可能要陪伴在父母身边。当然如果要外出,也是要“有方”的,比如为了更好地谋生、为了考取功名等。
孔子“孝”主张之二:尊敬双亲
在“礼”的思想指引下,孔子认为子女处理和父母的关系上,要保持一定的礼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要尊敬父母。这一点在孔子回答子游问孝时,就做出了解释。
通常我们认为,只要爱父母就是孝了。但是在孔子看来,如果只是奉养,那么和犬马是没有区别的。他认为人所谓的孝,更需要“敬”。
人类比动物高级的地位就在于,我们除了简单的生存之外,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思想。放在今天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更好理解了。
很多人常年在外工作,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回家,很多人觉得只要给父母花钱买很多好吃的、好喝的,给父母寄钱,就算是对父母的孝了。但殊不知,真正的孝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在内心没有对父母的尊敬,那么即使给了他们充足的物质基础,也不能称作孝。
孔子“孝”主张之三:无违
沿着孔子“忠”的思想,就可以理解他孝中的“无违”思想了。这一点,在他的弟子孟懿子问孝子问孝时,孔子做出了回答。
这里的“无违”,字面意思就是不要违背。从简单的意思来讲,所谓忠就是忠诚于父母,很多人也就会自然认为,那么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父母。但其实,这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所谓的“无违”是不要违背礼制。
结合论语中的另一则,我们就能发现,孔子主张的孝,是孝敬而不是孝顺。我们忠诚于父母也更多地体现在对父母的敬重上,作为子女要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
但是如果遇到父母做得不对,或者不能理解子女想法的时候,子女不能一味地顺从,这是就要从礼制出发,这样也才算进到做子女的本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清两代不设宰相,明朝成祖以后设内阁,入阁即拜相,凡入阁者一般都冠以某某殿(阁)大学士职衔,以示区别。清朝在官僚体上承明制,但在雍正继位以后,设立军机处。入军机即为拜相,军机大臣的详情>>
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总揽于一人之手。但皇帝再厉害,也害怕一样东西不掌握在自己手上,这就是军权。因此许多手握军权的大将,都会受到皇帝的猜忌,而详情>>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帝王都是终身制,都会干到驾崩为止。除非是在位期间出现特殊情况,皇帝是不会主动禅位退居二线的,更不会出现“一朝两帝”的现象。但在历史上,也详情>>
康乾盛世是封建王朝最后的余晖,清朝一路向衰,再也不复当年辉煌,中华民族再也不复汉唐的威严,在那由盛到衰的过程,有人想力挽狂澜,终究无法从根本挽回昔日的辉煌。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详情>>
多尔衮可以说是一个热点人物,这位曾经驰聘于大清的多尔衮,他和皇太极都是皇位的最佳人选,曾经可谓是水火不容。为大清在中原的统治都打下了强有力的根基。而且收到野史的影响,他与孝庄太后的详情>>
说到乾隆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他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早年痴情,对结发详情>>
公爵,是清朝异姓功臣爵位中级别最高的,当然在清朝历史上也有异姓功臣被封为王的,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乾隆年详情>>
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满洲军一直就对中原虎视眈眈,到了皇太极,也一直没有入关,直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率领满洲军入关,扶持年幼的福临继位为帝,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顺治帝,大清这次得以详情>>
对袁绍和袁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袁术两兄弟当时要是联手的话,能扫平当时的各路诸侯吗?袁绍、袁术性格上的弱点。我们首先做的假设就是两个人详情>>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惨败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66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如果说明王朝是一棵大树,努尔哈赤就是一柄利斧,何况前者生机全无,虫蛀风蚀之下早已腐朽难支,而后者历经磨炼,越发详情>>
“子午谷奇谋”是怎么一回事?“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今天66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探讨诸葛亮北伐为何未能成功时,许多人详情>>
李应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扑天雕”,郓州人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66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梁山算是宋朝比较反映现实的地详情>>
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总揽于一人之手。但皇帝再厉害,也害怕一样东西不掌握在自己手上,这就是军权。因此许多手握军权的大将,都会受到皇帝的猜忌,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