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尚(?—310年),字敬之,一名仲,字敬真。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西晋后期将领,冠军将军罗宪之侄。最初被荆州刺史王戎引为参军,晋灭吴之战时与刘乔一同协助王濬进攻武昌。历任尚书郎、武陵及汝南太守。太康(280年—289年)末年任梁州刺史。永宁元年(301年),益州刺史赵廞谋反,朝廷拜罗尚为平西将军、假节,兼领护羌校尉、益州刺史,率军入益州。后为流民帅李特所败,从成都退至江阳,在援军抵达后,与诸军突袭李特,将其斩杀。之后为李雄所败,退守巴郡。后被加职散骑常侍、都督二州,进封夷陵侯。永嘉四年(310年),
梅赜(zé),字仲真。东晋汝南(今湖北武昌)人。曾任豫章内史。献《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立为官学。但被宋以来的考据家指为伪书。
吕婆楼,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十六国时期前秦官员,后凉政权建立者吕光的父亲,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太尉。辅助苻坚杀苻生夺位。后向苻坚推荐王猛,并邀其出山。在王猛的辅佐下,前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战后,吕婆楼的儿子吕光正在西征西域,于是割据凉州建立后凉。追尊吕婆楼为景昭帝。
慕容宝(355年—398年),字道佑,小字库勾,后燕武成帝慕容垂第四子,母成昭皇后段氏(段皇后),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宝年少时无大志,曾为前秦太子洗马。39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慕容宝被立为太子。慕容垂死后,慕容宝继位,改元永康。他的长子长乐王慕容盛,深具谋略,慕容宝南伐时,几为段速骨所俘,全赖慕容盛得以脱身,然而慕容盛始终不受重用。398年,慕容垂舅父兰汗担任尚书,心怀野心,迎慕容宝入龙城。慕容宝不疑,入城后即被兰汗谋杀。庙号烈宗,谥号惠愍皇帝。
吕绍(?—399年),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君主。龙飞元年(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建立后凉政权,立吕绍为太子。龙飞四年(399年)五月,吕绍与兄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按兵不动,不与后凉军交战。吕绍、吕纂无功而返。同年十二月,吕光去世,吕绍继位。不久,吕绍被吕纂所杀,谥号隐王。
慕容超(384年―410年),字祖明,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十六国时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生于西羌,出身慕容氏破落贵族,曾在长安装疯行乞。东归南燕后被封为北海王,于其叔病逝前被封为太子。即位后多名宗室贵族叛变,他平定国内后游冶无数,奢侈糜费,凌虐宗室大臣,人心离散。后因掠夺东晋边民,引得东晋来攻,角逐失利后据城固守,誓死不降,于城破后被俘,与亲族数千人同被斩首,时年二十七岁。
鲁胜,生卒年待考。西晋学者。字叔时。代郡(今蔚县)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家学说以其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学术思想而独树一帜,《韩非子》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圣,孔丘也,墨之所圣,墨翟也。”墨家主张“兼爱”与“非攻”,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歧视,也成为儒家最大的反对派,所以在《史记》中没有给墨子立传。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子似乎就从思想界消失了,很少被人提起,直到晋朝的鲁胜才给墨家作注,并将其定名为《墨辩》。
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冲容貌俊美,骁勇善战。慕容俊在位时封中山王、大司马。前燕灭亡,入秦任平阳太守。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冲在河东起兵,拥众两万,进攻蒲坂,被前秦将窦冲击败后,慕容冲率骑八千投奔其兄慕容泓。不久慕容泓建立西燕,同年六月,慕容泓的谋臣高盖、宿勤崇等杀慕容泓,立慕容冲为皇太弟,秉承帝旨行事,自行设置任命官员。太元十年(385年),慕容
陆玩(278年-341年),亦作陆琉(米芾作陆统),字士瑶,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晋时期士族重臣、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东吴丞相陆逊侄孙、高平相陆英之子,卫将军陆晔之弟。陆玩器量宽厚儒雅,早年便有美誉,后为丞相司马睿召为掾属,被王敦强请为长史。王敦之乱平定后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于苏峻之乱时与其兄陆晔成功劝说叛将匡术以宫城苑城归降义军,事后获封兴平伯。咸和六年(331年),陆玩升任尚书令,深受朝廷尊崇。在王导、郗鉴、庾亮相继逝世后,陆玩因名望得以升任侍中、司空,他在任上谦虚待人,并引
慕容熙(385年—407年),字道文,小字长生,鲜卑族,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少子,惠愍帝慕容宝之弟,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君主。初封河间王,兰汗之乱时曾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封河间公。后燕长乐三年(401年),慕容盛被变军杀害,原本群臣希望慕容盛之弟慕容元继位,但慕容熙因正受慕容盛之母丁太后的宠爱,遂被密迎入宫即天王位,慕容元被赐死,不久慕容熙改元元始。次年(402年),以故中山尹苻谟的两个女儿苻娀娥为贵人、苻训英为贵嫔,苻训英尤其受宠,丁太后怨恨,遂谋废慕容熙,事泄,丁太后被杀。建始元年(407年),慕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名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东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元兴弈棋,工草隶,尤善尺牍。
慕容详(?—397年8月),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皇帝,397年6月—397年8月在位,在位时间仅两个月。慕容详初任上谷太守,封开封公。隆安元年(397年),后燕因不敌北魏进攻,后燕皇帝慕容宝撤离都城中山,城内大乱,慕容详未来得及跟随撤离,城中军民便拥戴他做统帅,抵御魏军。隆安元年五月(397年6月),慕容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设置文武百官,重用大臣可足浑谭,杀死人质拓跋觚(拓跋珪之弟,扣押于中山),以此来稳定人心。慕容详嗜酒如命,奢侈荒淫,不体恤百姓,施刑屠戮无法度,残杀自王公以下数百人。城中发生饥荒,他
陆晔(261年-334年10月21日),字士光,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晋时期士族重臣,为东吴丞相陆逊的侄孙。早年有良好名声,先获察孝廉,后被镇东将军司马睿召为祭酒,因讨伐华轶被封为平望亭侯。东晋建立后,任太子詹事,接连升任至领军将军,因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受封江陵伯。325年(太宁三年),晋明帝司马绍病重,陆晔与王导等人一同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司马衍,被加职散骑常侍、录尚书事。成帝即位后,获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苏峻之乱时,陆晔跟随保卫成帝,后更与弟陆玩劝说叛将匡术以宫城苑城归降义军。事后因功
慕容瑶(?—386年),一作慕容望,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西燕威帝慕容冲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燕君主。
吕纂(?-401年),字永绪,氐族,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庶长子,后凉隐王吕绍异母兄,母淑媛赵氏(赵淑媛),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隆安三年(399年),其父吕光病重,以吕纂为太尉、统率六军来辅佐吕绍。吕绍继位不久,吕纂篡位自立,改年号为咸宁。吕纂继位之后,其弟吕弘起兵反叛,吕弘兵败,被吕纂所派的大力士康龙杀死。又出兵征伐南凉,被南凉军挫败而仓惶撤军。吕纂在位时,出游打猎没有节制,沉溺酒色,不听大臣劝谏。隆安五年(401年),吕纂被其堂兄弟吕隆、吕超等人杀害,吕隆即位后,谥吕纂为灵皇帝,葬于白石
慕容凯,亦作慕容觊,又名慕容顗,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孙,前燕宜都王慕容桓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
毛宝(?―339年),字硕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东晋将领。初为临湘令,后任温峤的平南参军。因攻叛军之功,表任庐江太守。咸和三年(328年),毛宝守南城,贼军派韩晃来进攻,毛宝登城射死几十人贼寇平定后,封为州陵县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咸康五年(339年),庾亮筹谋北伐,上疏除自己豫州刺史之职委任毛宝。于是诏任毛宝为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如旧,与西阳太守樊峻率一万人守卫邾城。后赵皇帝石虎派其子石鉴和部将夔安、李菟等率五万人进犯,毛宝向庾亮求救,庾亮认为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于是城池被攻
慕容永(?―394年),字叔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前燕武宣帝慕容廆之弟慕容运的孙子(一说为其子),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堂侄,十六国时期西燕君主,386—394年在位。太元十一年(386年),刁云等人杀害西燕皇帝慕容忠,推举慕容永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雍秦梁凉四州牧、河东王,并向后燕称臣。太元十一年(386年),慕容永称帝,改元中兴,建都长子。太元十九年(394年),后燕攻打西燕,慕容永被后燕将士所杀,西燕政权灭亡。
毛穆之,字宪祖,小字虎生(《晋书》因避唐高祖祖父李虎之讳改作武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征虏将军、豫州刺史毛宝长子,东晋将领。毛穆之从桓温平蜀取洛,多有战功,后从温伐燕,凿钜野百余里,引汶会于济川。前秦围襄阳时奉命往救,始至而朱序败,后救援梁、益二州,抵御前秦,病卒于巴东。因与哀靖皇后王穆之同名而称字,后又因权臣桓温母亲孔氏名字有“宪”字而再称小字。故此史书中又称毛宪祖和毛虎生。
慕容运,生卒年不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辽东公慕容廆的弟弟,西燕末帝慕容永的祖父。东晋太兴三年(321年),慕容廆被晋元帝封辽东公时,封慕容运为西平公。慕容运性格内敛,能容让哥哥慕容廆,从没想过争位。长子慕容疆在前燕建立后封为洛阳王。孙子河东王慕容永后来成为西燕皇帝。
慕容钟,字道明,鲜卑族,慕容运之孙,慕容制之子,前燕景昭帝慕容俊、后燕武成帝慕容垂、南燕献武帝慕容德的堂弟。年少时有见识又有胆量,喜怒不形于色,言论清晰。临危不乱,智勇兼备。得到慕容德的器重,曾被封为司徒及大都督,封北地王。
乞伏炽磐(?—428年),河西鲜卑人,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长子,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乞伏炽磐生性勇敢果断坚毅,临机善决断,权略过人。400年,西秦第一次亡国后,被送往南凉为人质。402年,乞伏炽磐自南凉奔后秦与乞伏乾归会合。乞伏炽磐于后秦期间,召集军队据地自立。409年,乞伏乾归逃回西秦旧地,再称秦王,西秦复国,乞伏炽磐又被立为太子。412年),乞伏乾归去世,乞伏炽磐继位,改元永康。414年,灭亡南凉,复称秦王,其后主要与北凉争战。428年乞伏炽磐病死,谥号文昭王,庙号太祖。其子乞伏暮末继位。
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官员。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生平放浪不羁。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作有《三峡流泉》一曲。
慕容忠(?―386年),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鲜卑人,西燕君主慕容泓之子。
乞伏干归(?-412年),又名乞伏乾归,陇西鲜卑人,西秦烈祖乞伏国仁之弟,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君主。388年-400年、409年-412年在位。乞伏国仁死后,乞伏干归被推举为主,改年号为太初,迁都金城。前秦苻登先后封他为河南王,金城王,西秦王。后投降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又归降后秦,409年复称王,改年号为更始。乞伏干归在位期间,占据了陇西全境。死后庙号高祖,谥号武元王,葬于元平陵。
阮裕,字思旷,河南陈留人,东晋尚书郎,哲学家,历官临海太守、东阳太守、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侍中。阮籍的族弟。以爽快无私著称,初任王敦的主簿,为溧阳令,阮裕以王敦有不臣之心,乃终日酣觞,以酒废职。王敦谓阮裕非当世实才,徒有虚誉而已,出为溧阳令,复以公事免官。
潘茂名(290年—371年),晋永嘉(307—313)末处士,今广东高州人,世居根子浮山下,即今高州之潘村,治《易》明《诗》。一日入山,遇老人对弈,旁睨良久。老者曰:“孺子颇解此耶”?对曰:“入由蛇窦,出似雁行”。老者异之,劝令学道,授以长生夜视之术。从此,潘茂名便在这里“朝汲泉于此山,暮洗术于鉴水,采丹田之芝,煮白石之髓,嚼瑶笋之芽,餐碧奈之蕊,勤洗伐而脱尘凡,取精华而去渣滓”,终于炼成大还丹和小还丹,用此神效丹药,在粤西一带特别是高雷地方救治百姓,扑灭了瘟疫。高州有多处庙宇供奉潘仙,茂名的地名也因之而
乞伏国仁(?—388年),陇西人,鲜卑族,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秦政权建立者,385年―388年在位。公元376年(太元元年),乞伏司繁去世,乞伏国仁接替其父镇守勇士川。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坚任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先锋骑。公元385年(太元十年),乞伏国仁逐叛前秦,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兼秦河二州牧,建立西秦,年号建义,设置武城、武阳、安固等十二郡,建都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公元388年(太元十三年),乞伏乾归去世,谥号宣烈王,庙号烈祖。
僧肇(384~414),中国东晋僧人。俗姓张,为鸠摩罗什弟子,被罗什誉为“中华解空第一人”。据《高僧传》卷六 ,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崇信老庄,读《维摩经》,欣赏不已,遂出家从鸠摩罗什门下。擅长般若学,曾和道融等讲习鸠摩罗什所译三论,人称解空第一;虽然他极力摆脱以往老庄对佛学的影响,然而其思想仍然在老庄哲学思维内。十七岁到凉州寻找西域的精神领袖鸠摩罗什学习,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和长安于鸠摩罗什译场从事译经,评定经论。著有《肇论》等。
潘尼(约250~约311年),字正叔,荥阳中牟人(在今河南城关镇大潘庄),西晋文学家。祖父潘勖,中国古老汉东海相。父亲潘满,平原内史。潘岳之侄,少有才,与潘岳俱以文章知名,并称“两潘”。潘尼生情稳静恬淡,不与人争利,安心研读,专志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