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韦曜是中国古代史上从事史书编纂时间最长的史学家,后世《三国志》多取材其《吴书》。少时好学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中书郎等职。258年,孙綝废黜孙亮,立孙休为皇帝,改元永安,昭立五经博士而创设国学,立太学博士制度,韦昭官拜中书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国子学。264年,孙休去世,孙皓即位,韦昭封高陵亭侯,担任中书仆射、侍中,领左国史。后为孙皓所害,时年七十岁。著有
万彧(235~273年),字文彬,东吴末期大臣,官至右丞相。初为乌程令,与帝皓相善,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畴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屡言之於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兴、布乃立皓为帝。后累迁左典军、散骑中常侍。宝鼎元年八月,以陆凯为左丞相,彧为右丞相。二年,彧上镇巴丘。建衡二年春,彧还建业。凤皇元年秋八月,帝皓游华里,彧与丁奉、留平密谋曰:“此行不急,若至华里不归,社稷事重,不得不自还。”此语颇泄。帝皓闻知,以彧等旧臣,且以计忍而阴衔之。后因会,以毒酒饮彧,传酒人私减之。又饮留平,平觉之,服他药以解,
魏攸,东汉末年人物,幽州牧刘虞的部下,反对刘虞向公孙瓒展开讨伐的计划。
韦诞(179—253),字仲将,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擅长各种书体,三国魏书法家、制墨家,太仆端之子,官至侍中。伏膺于张伯英,兼邯郸淳之法。诸书并善,题署尤精。韦诞的书法欣赏特点是如龙盘虎据、剑拔弩张。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初为黄门侍郎,转任丞相府户曹掾,加封关内侯。魏文帝继位之后,晋封安国亭侯,任尚书、侍中、吏部尚书。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右仆射,晋封康乡侯。抗击诸葛亮期间出任征南将军。后来历任光禄大夫、司空、司徒、晋封长垣侯。卫臻死后追封太尉,谥号敬侯。
魏讽,字子京,沛人(一说为济阴人),有口才,整个邺城为之倾动。钟繇因为这个原因举荐他。曹操与刘备相持于汉中的时候,魏讽与长乐卫尉陈祎等人谋袭取邺城。还没有到举事日期,陈祎心中恐惧,向曹丕告密,曹丕诛杀魏讽,受牵连者数十人。
温恢(178年-223年),字曼基,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曹魏大臣,任扬州刺史,后迁凉州刺史。温恢在史书《三国志》中与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兖州刺史司马朗、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曾为雍州刺史)等六人合为一传。此六位刺史被陈寿评为当时所有州刺史中“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的典范。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于魏国仕官,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死后追谥曰壮。
韦晃(?-218年),东汉末期人物,司直。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韦晃与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金祎等发动叛乱,趁夜攻打在许都(今河南许昌)的丞相长史王必,焚烧大门,并射中王必肩膀。最后,被王必和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平定,韦晃、吉本等兵败被斩杀。韦晃被夷三族。
文钦(?-257年),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曹操部将文稷之子,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扬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毌丘俭等起兵勤王,讨伐专权的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吴国授任他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等,封谯侯。甘露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氏,文钦随从吴军前往支援。甘露三年(258年),军情告急时文钦与诸葛诞意见不同,而且两人之间原本就有矛盾,于是诸葛诞将文钦杀死。文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文鸯、文虎又投奔回魏国。概述图片来源:
卫觊(155—229年),字伯觎(出自《华芳墓志》,名字取觊觎。《三国志》中做伯儒当是觎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当从墓碑),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 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县令、治书侍御史等职。在这个时期,卫觊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进而底定关中做了有益的准备。魏国建立后,他与王象共同主持制定典礼制度,官至尚书。(概述图片来源)
武安国字霸候,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一位猛将(另外有野史记载中说此人复姓武安名国乃是白起的后人),是北海太守孔融的部将,兵器为一把重达一百多斤的流星铁锤,虎牢关被吕布一戟斩断手腕。
韦康(? — 213 ),字元将,韦端之子、韦诞之兄,京兆尹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是荀彧(yù)向曹操推举的人物之一。根据赵岐《三辅决录》记载“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孔融曾在书信中赞誉他“雅度弘毅,伟世之器”(《魏志·荀彧传》引《三辅决录注》)。本任郡主簿。其父为凉州刺史,后受召担任太仆,由韦康代父担任凉州刺史,受百姓爱戴。后马超来袭,韦康在冀城周旋抵抗多时,在夏侯渊的援军到来前被马超杀害。《魏志·杨阜传》记载韦康被围八个多月后,决心与马超讲和,不肯听从杨阜(fù)的劝谏,在开城出降后
吴班,字元雄,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领军,随刘备参加伐吴之战,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官至骠骑将军,封绵竹侯。吴班以豪爽侠义著称于当时,又因族妹吴氏是蜀汉穆皇后,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的地位。概述图片来源:
吾粲(?―245年),字孔休,吴郡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吾粲初为县中小吏,后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曲阿县丞,又升任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齐名。孙权任车骑将军,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222年),与吕范、贺齐等以水军抗击魏将曹休,升任会稽太守。后任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朝又任屯骑校尉、少府、太子太傅。赤乌年间,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他坚持“嫡庶之分”,违忤孙权。后被孙霸等人诬陷,下狱处死。
兀突骨,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汉尺约合现在2.77米),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乘骑巨象,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下有等军蛮兵皆使利刀钢叉,谓之“藤甲军”。其军至矮者九尺,面目丑恶,见者皆惊。洞中有一等藤,生于山涧之内,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穿成铠甲。前胸并后背各用一片,两臂两片,又做成大裙五片,共为一副,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甚
辛宪英(191年—269年),字宪英,名不详。辛毗之女,羊耽之妻、辛敞之姐。魏晋时期女性。就在她出生的那一年,董卓焚烧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到她去世前六年(263年)蜀灭,再两年后(265年)魏覆,而吴则在她身后苟延残喘至280年也终于亡了,可以说,辛宪英的一生见证了整个动荡的三国时代。辛宪英聪朗有才鉴,在裴松之所注三国志中有体现。如:曹丕被立为太子,得意忘形,辛宪英得知后感叹世子的责任重大、应谨慎小心。钟会伐蜀,让辛宪英之子羊琇为参军,钟会有反志,辛宪英告诉羊琇尽职尽责、仁恕为怀,使羊琇全身而退。生平见
吴敦,绰号“鬼见愁”,1949年生,中国台湾台北市人。中国台湾著名影视人,中国台湾长宏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是中国台湾竹联帮总护法,也是“江南案”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夏侯和,生卒年不详,字义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名将夏侯渊第七子。三国时期魏臣,魏元帝时任相国左司马、侍郎。咸熙元年(264年)魏将钟会灭蜀后反叛,时和正出使成都,抵制钟会。钟会平,封为乡侯。晋朝建立后为光禄勋。
戏志才,名忠,字志才,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手下谋士。为人多谋略,曹操十分器重,不幸早卒。他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陈寿《三国志》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吴范(?-226年),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三国时东吴官员,擅长术数。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三国时期曹魏武将,夏侯渊之侄,与曹丕亲近友好,曹操时期历任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曾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魏文帝继位后,夏侯尚升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攻击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又在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夏侯尚宠爱一个爱妾超过了正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于是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夏侯尚很是悲伤,生病至精神恍惚,一年后病逝。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建安年间,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刘备平定蜀地,以许慈、胡潜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后主刘禅时期逐渐升至大长秋,后卒于任上。
吴景,本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后迁居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度依附袁术,袁术任用他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同进击樊能等人。又在秣陵攻打笮融、薛礼。袁术与刘备争夺徐州时,任吴景为广陵太守。建安二年(197年),吴景放弃广陵东归孙策,孙策任他为丹杨太守。朝廷使者吴景为扬武将军,郡守之职照旧。建安八年(203年),吴景死于任上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夏侯尚之子、夏侯霸之侄、曹爽姑子。魏文帝时世袭其父爵位,明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因与外戚毛曾同座时面露不悦,而被魏明帝曹叡贬为羽林监。景初三年(239年),曹芳继位,拜夏侯玄为散骑常侍、中护军。后任征西将军,与曹爽策划了失败的骆谷之役,大失人心。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杀,夏侯玄被剥夺兵权,他拒绝夏侯霸逃往蜀汉的建议,受诏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杀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概述图片来源)
(?-211)东汉末刘表部将。长沙(治今湖南长沙)人。刘表任为苍梧太守。因与刘表所遣交州刺史赖恭失和,举兵逐恭。建安十五年(210),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吴巨外附内违。次年为步骘诱杀。
谢旌(171—232):三国时期吴国武将,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有万夫不当之勇。
薛悌(生卒年不详),字孝威,兖州东郡(今山东聊城市)人氏,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曹魏官员,历任兖州从事、泰山太守、尚书令、中护军督军,最后官至尚书,受爵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