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超(1901~1968),中国社会学家。安徽徽州(今歙县)人。1968年5月7日卒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入明尼苏达大学就读,获学士学位。1925~1928年入芝加哥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任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进行城市经济调查。1935年在国民 行政院任职,1947年返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52年后长期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吴景超在其代表作《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中,提出了“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理论。他根
许德珩(汉语拼音:Xu Deheng,1890~1990),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人士,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九江市)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法国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后 ,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社”。五四运动时期,是北京学生会和全国学联的负责人之一。1927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秘书长,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上海大陆大学、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任教,并从事翻译工作
雷洁琼(汉语拼音:léi jié qióng),(1905~2011),中国政治活动家,社会学家。广东台山人。民进成员。1925~1931年她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学习,在南加州大学获硕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任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副教授。1938年后任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顾问、伤兵管理处慰劳课长、妇女指导处督导室主任、地方政治讲习院妇女班主任、战时妇女干部训练班主任、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1941年后任上海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任上海沪江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华东大学、上海震旦女子
齐美尔(汉语拼音:qí měi ěr),(1858~1918;Simmel,Georg),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1881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该校任副教授、编制外教授。1914年转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卒于1918年9月26日。齐美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反对社会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的看法,认为社会不是个人的总和,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他把社会学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他提出“理解”概念,认为研究者难免带上主观的价值取向
白芝霍特(拼音:bái zhī huò tè),(1826~1877;Bagehot,Walter),英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萨默塞特郡兰波特,1877年3月24日在兰波特逝世。1848年在伦敦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852年获律师资格。1858年起结识《经济学家》杂志主编J.威尔逊,后接任该杂志主编职务。其思想对后来的 G.塔尔德的模仿论,以及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英国宪法》、《物理学和政治学》、《隆巴特街》、《经济研究》等。
威廉·托马斯(William Isaac Thomas ;1863–08–13~1947–12–05),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弗吉尼亚州拉塞尔县,卒于伯克利。1880年进入田纳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教授语言。1888年赴德国学习。返美后成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首批研究生。1894~1918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23~1928年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36~1937年作为客座教授在哈佛大学讲学。1927年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性和社会》(1907)、《社会起源资
植田益朗是一个演员,代表作品有《天空之Escaflowne》。
王若麟,1980年6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内地男演员、主持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随后又取得中国香港
城市大学国际经济法学硕士学位,继而于中央戏剧学院进修戏剧表演专业。2000年参加“首都时代广场热潮杯模特大赛”,获得总决赛亚军
鸭脖夫妇分别来自河南淮滨和北京密云,走红于《中国达人秀》。
仇晓,女,1969年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内地主持人。1995年主持综艺节目《幸运》,正式进入演艺圈;1998年-2000年主持节目《真情对对碰》《真情》;2009年主持新闻节目《经视新闻》,获得好评;2011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