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1922~1982;Goffman,Erving),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进行实地调查,并据此写出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戈夫曼深受H.G.布鲁默等符号互动论者的影响。他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
布思( Charles Booth ;1840–03–30~1916–11–23),英国改革家、社会调查家、统计学家。生于利物浦,卒于莫斯特郡惠特维克。1892~1894年任皇家统计学会主席。1905~1909年为皇家济贫法委员会委员。最初研究职业统计,之后试图用统计方法说明伦敦的贫困问题。主要著作有:17卷巨著《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1891~1903)、《贫穷的写照和有关养老金的论据》(1892)、《贫苦老人之状况》(1894)、《关于养老金和穷苦老人问题的建议》(1899)和《工业的动荡不安和工会
列维-布留尔(1857~1939),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曾任巴黎大学教授和民族志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年鉴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以研究原始思维而著名。他一生致力于原始思维方式的研究,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以集体表象为形式、以互渗为规律的前逻辑式神秘思维,这种思维相信人与外界事物之间有着部分或整体的等同,二者可通过神秘的方式来彼此参与、相互渗透,形成极为独特的认识过程。他用“集体表象”来代表原始人思想、概念或宗教观念之集合,强调这种社会化的意识或社会性的思维方式像“绝对命令”那样支配着原始人的思想,并已
利林费尔德(汉语拼音:lì lín fèi ěr dé),(1829~1903;Lilienfeld,Paul von),德国血统的俄国社会学家。社会有机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比亚韦斯托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归波兰)。在圣彼得堡学习后,曾在俄国任职多年,他用业余时间研究社会学。1897~1898年任国际社会学会主席。利林费尔德直接把细胞理论运用到人群组合的形式和发展的研究上,并进行了机械的类比。他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社会机体中“细胞间的物质”的聚合同人体中的“资源形成”(遗传素质、能量等)
列朋(1841~1931;Le Bon,Gustave),法国社会心理学家。1841年5月7日生于诺让勒罗特罗,1931年12月13日卒于巴黎。他曾是医生,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游历了欧洲、北非和亚洲,写了数本有关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著作。晚年兴趣转向社会心理学。列朋认为“民族的精神”或“种族的灵魂”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一个民族、种族或一种文明都具有民族的精神,即共同的感情、利益和思维方式。国家精神是从人们心中无形的民族精神的非理性途径中产生的,并支配着一切社会制度的形式。历史就是民族或种族性格的产物,民族
安德烈耶娃(Γалина Μихайлова Αндреева ;1924~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1924年6月13日生于喀山一个神经病学家的家庭。1945年入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53年研究生班毕业。196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在哲学系建立了具体社会研究方法教研室,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1971年调入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1972年在心理学系创建了社会心理学教研室并担任室主任,着重研究和探讨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领域内发展社会心理学知识的一般观点以及建立苏联社会心理学的整个体系等问题。主要著作有:
佟彤,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山东卫视《养生》、江苏卫视《万家灯火》、MSN《名医讲堂》等担任特约中医养生专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长期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解答读者最想知道的健康问题和健康理念,让大家轻松避免错误的治疗方法和保养方法
高桥直纯(TAKAHASHI NAOZUMI),1971年12月6日出生于岩手县,日本歌手、声优、主持人。其代表作有《A to Z 》、《Indicate》、《高桥直纯~kiss you~ 》等。
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1963年9月18日出生于英国,好莱坞电影配乐大师级人物,代表作《驯龙高手》、《功夫熊猫》、《谍影重重》等。
清水香里(Shimizu Kaori),日本的女性声优演员,所属事务所为THREE TREE。初中时,以岩仓玲音角色广播剧演员的配音者初次亮相,之后以广播剧演员配音为主。代表作品《校园迷糊大王》、《水果篮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