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黄裳(738~808年),字遵素,中唐大臣。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考取进士,又中博学宏辞科。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引用为幕僚。郭子仪入朝,以他主持留后事。
李程(766-842年),字表臣,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宗室、宰相,唐太祖李虎七世孙,滁州刺史李鹔的儿子。贞元十二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为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元和中,知制诰,拜礼部侍郎。敬宗即位,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后罢为河东节度使。程在翰苑,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诗五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5首。
杨愔(511~560年),字遵彦,小名秦王。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公元511年他出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一个贵族官僚之家,祖辈在拓跋氏立国时就投靠了鲜卑贵族统治者,在北魏王朝世代为官。父亲杨津在魏孝庄帝时位居司空。
郭虔(生卒年不详),唐代齐州历城人,唐朝大将。开元元年(713年),累迁右骁卫将军,兼北庭都护。开元二年,西突厥默啜可汗遣其子同俄特勤率精骑围北庭都护府,虔 率众固守,伏兵于城外;同俄单骑亲逼城下,伏兵突起,将其斩首。同俄兵众至城下后,见失主帅,相率乞降,请以军中所有衣资器仗赎同俄;及闻同俄已死,恸哭而去。默啜之婿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时与同俄共同领兵,闻同俄死,不敢西归,遂与其妻降唐。虔 因功拜冠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进封太原郡开国公。不久转安西副大都护、四镇经略安抚使,进封潞国公,赐封一百户。奏请募关
卢文纪(876-951),字子持,京兆万年人,祖籍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五代时期大臣,诗人。举进士,事梁为集贤殿学士。唐明宗时,为御史中丞,迁工部尚书,贬石州司马。久之,为太常卿。奉使于蜀,过凤翔,废帝时为节度使,见文纪奇之。后入立,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周时进司空。诗一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首。
韦嗣立(654~719年),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纳言韦思谦之子,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 。第进士。则天时,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中,为修文馆大学士,与兄承庆代相。尝于骊山构别业。中宗临幸,令从官赋诗,自为制序,因封为逍遥公。睿宗时,拜中书令。开元中,谪岳州别驾,迁辰州刺史卒。诗八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7首。
纥石烈志宁(?~1172),金朝大将。女真族。女真名撒曷辇。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胡塔安人。开远节度使纥石烈撒八(怀忠)之子,完颜宗弼之婿。
元英(?~510年),本姓拓跋,字虎儿,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名将,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孙子,南安惠王拓跋桢之子。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名士权皋之子,唐朝宰相、诗人、文学家、文章家。十五岁时曾以其文编为《童蒙集》十卷。曾任监察御史。德宗闻其名,召为太常博士,转左补阙。宪宗时拜相。后出镇兴元,不久因病诏许回京,卒于途中。他为政尚宽,又好学,其乐府诗也为后人称道。严羽曾说:“权德舆之诗或有绝似盛唐者,或有似韦苏州、刘随州处。”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38首。
卢携(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郑州南郊芦村河(今二七区侯寨乡郭家咀行政村芦村河自然村)。卢损之孙,郡守卢求之子,卢晏之父。中国唐朝宰相。擢进士第,由台省历户部侍郎、翰林学士。乾符中,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黄巢入关,仰药死。诗一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