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浑(?-466年),原名乙弗浑,鲜卑族。其先为吐谷浑之别部,世居青海。北魏献文帝初期权臣,以太尉自领丞相,封太原王,肆意杀害朝中大臣。天安元年(466年,乙浑谋反伏诛。
元晖(?—519),字景袭,是北魏宗室。他受宣武帝元。恰得宠幸,历任给事黄门侍郎、侍中、领右卫将军等职,曾劝阻宣武帝不要将都城迁回平城(令山西大同)。他任吏部尚书时,大收贿赂,选用官吏皆有定价,因此,当时人将吏部称为“市曹”。他出任冀州刺史时,大规模检括隐匿的户口,增收调绢五万匹,但同时大肆聚敛,使百姓不堪忍受。孝明帝时,回朝任尚书左仆射,提议安定边境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检括户口,得到采纳。曾招集儒士百余人,撰写《科录》二百七十卷,在病危时献给朝廷。据墓志记载,他死于孝明帝神龟二年(519)。
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之子,南北朝时期西魏开国皇帝。元宝炬生于正始四年(507年),其父元愉反叛兵败后自杀,元宝炬兄弟几人也被幽禁在宗正寺直到宣武帝元恪驾崩后才恢复自由并重新编入宗室属籍,初任直阁将军,先后被封为邵县侯、南阳王,不久升任太尉、加侍中。永熙二年(533年),进位太保、开府、尚书令。次年孝武帝元修与权相高欢决裂,元宝炬在受封中军四面大都督的职务后随孝武帝投奔宇文泰,同年进拜太宰,当年十二月,孝武帝元修被杀。群臣本来打算立孝武帝兄子广平王元
元俭,西魏文帝元宝炬之子,生母不详,大统十一年(545年),被封为梁王,后担任大将军,是属于柱国大将军之下的大将军。
元鉴,字长文,元诠子,袭。后除相州刺史、北讨大都督,讨葛荣。仍兼尚书右仆射、北道行台尚书令,与都督裴衍共救信都。鉴既庸才,诸弟粗暴,见天下多事,遂谋反,降附葛荣。都督源子邕与裴衍合围鉴,斩首传洛,诏改其元氏。庄帝初,许复本族,又特复鉴王爵,赠司空。
袁宪(529年-598年),字德章,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尚书左仆射袁枢之弟。幼聪敏好学,十四岁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议论常出人意表。陈后主陈叔宝时为尚书仆射。隋朝军队攻入建康宫殿时,陈后主身旁大臣只剩袁宪一人。袁宪建议陈后主仿效梁武帝见侯景的先例,向隋朝军队有尊严投降,但陈后主并未采纳。降隋后授昌州刺史,开皇18年去世,赠大将军、安城郡公、谥号简。
元周安(?-528年),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成员,景穆帝拓跋晃之孙,爵封浚仪县开国男,宣武帝、孝明帝时期官员。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499年—515年在位。太和七年(483年),元恪出生于平城宫。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恪即位,是为宣武帝。延昌四年(515年),元恪去世,终年三十三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葬于景陵。
元勰(473-508年),本名拓跋勰,字彦和,北魏宗室大臣、政治家、诗人。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孝文帝元宏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加侍中,拜征西大将军。后为中书令,改封彭城王,深得孝文帝信任,官至尚书、侍中。孝文帝驾崩,元勰辅佐孝文帝长子宣武帝元恪,封为骠骑大将军,虽得到好评,但受到宣武帝及国舅高肇猜疑,永平元年(508年)自杀。死后,追谥武宣王。 其子元子攸为孝庄帝后,追尊元勰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
元子攸(507-531年),字彦达,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一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彭城武宣王元勰第三子,母为李媛华。元子攸姿貌俊美,有勇力。年轻时作为孝明帝元诩伴读,颇为友爱。初封武城县开国公,拜中书侍郎、城门校尉,迁散骑常侍、御史中尉。孝昌二年,进封长乐王,加侍中、中军将军。三年,转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书监。武泰元年,孝明帝驾崩,尔朱荣兵向京师,谋欲废立。以元子攸家族为忠勋民望,故将元子攸拥立为皇帝,改元建义。不久,发动河阴之变,讨平葛荣、元颢叛乱。永安三年,斩杀权臣尔朱荣、元天穆。后尔朱
元朗(513年-532年12月26日),字仲哲,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五世孙,景穆帝拓跋晃玄孙,南安惠王拓跋桢曾孙,章武恭王元彬之孙,章武庄武王元融之子。公元531年被立为皇帝,不久禅位于平阳王元修,高欢攻入洛阳后,与元晔一同被杀。
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脩,一说元修(510年-535年),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是妾李氏。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
虞龢,书法家,会稽余姚人。南朝宋书学家,官至中书侍郎。家贫好学,遇屋漏,唯恐湿污书籍,以棉被覆盖书上,虽棉被大湿而书籍一无损害,世传为佳话,时人以比高凤。位中书郎,廷尉。
元略,字俊兴,元诱弟。才气劣于元熙,而有和邃之誉。自员外郎稍迁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宣武帝元恪次子,母宣武灵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延昌元年(512年),成为皇太子。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元诩即位后,其母胡氏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北魏土崩瓦解。武泰元年(528年),元诩对胡氏专权非常不满,于是发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料密诏被查出,胡氏看后大怒,于是毒杀元诩,时年十九岁,谥号孝明皇帝,庙号肃宗,葬于定陵。
庾肩吾,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字子慎。原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但李贺已经感叹不得见其遗文(李贺《还自会稽歌序》)。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元钦,原韩国组合《邻家王子》成员,其自然、健康、的外形和与众不同的音乐内涵备受韩国以及内地的歌迷欢迎。在苍井空微电影《第二梦》中担任男主角。2013年11月与苍井空、马娳颖,组成全新组合果宝酱(英文名:JAM ),这是"中、日、韩"跨界组合(苍井空来自日本、马娳颖是中国女孩、而元钦来自韩国),11月11日,果宝酱发行了首支单曲《我最宅》。
元延明,是安丰王元猛的儿子,元猛死后,元延明继承了爵位。魏世宗(北魏)时期,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延昌(北魏宣武帝年号)初期,有一年发生严重的饥荒,元延明于是拿出自家的财产,用来拯救宾客好几十人,并且养活宾客的全家。到魏肃宗初期,担任豫州刺史,政绩很好,多次升迁到给事黄门侍郎(官职名)
于谨(493年—568年5月5日),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著名将领、战略家,八柱国之一。为西魏、北周立下赫赫战功,克弘农,攻沙苑、战邙山,杀梁帝,封燕国公,历任太傅、柱国、大司徒、雍州牧。天和三年(568年),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原官职,加授使持节、太师、雍恒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号文。
元诠(477-512年),一作元诊,字休贤,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官员,文成帝拓跋浚之孙,安乐厉王拓跋长乐之子。太和三年,袭封安乐王,拜征西大将军,兼任太子中庶子。出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转定州刺史、平北将军。首告元愉谋反之功,加侍中,除尚书左仆射。永平五年(512年)薨,年三十六,谥号武康。
元晔(509年-532年),字华兴,太武帝拓跋焘玄孙,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祯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530年12月5日(农历十月三十日)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531年4月1日(农历二月廿九日)被废为东海王。次年12月26日(农历十一月十四日)被北魏孝武帝赐死。
虞荔(503-561年),字山披,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南朝大臣,著名文学家。幼聪敏,有志操,博览群籍,以善写文章著称。梁朝时任司文郎、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梁元帝征为中书侍郎,封贞阳侯,授扬州别驾,并不就。陈文帝嗣位,除太子中庶子,寻领大著作。天嘉二年(561年)卒,赠侍中,谥号为德。二子虞世基、虞世南,并有名声。著有《鼎录》,收入《四库全书》、《四明丛书》。《陈书》和《南史》均有传。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即东魏孝静帝,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至550年在位。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经高欢和百官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史称东魏,元善见时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权倾朝野,令元善见如坐针毡。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北齐天保元年(549年),继任父兄之职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强迫元善见禅位于己,改国号为北齐,东魏灭亡
元愉(488年-508年),字宣德,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母袁贵人,北魏宗室。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受封京兆王,历任都督、徐州刺史、护军将军、中书监、冀州刺史。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元愉在冀州谋反称帝。同年九月,元愉兵败被擒,自杀而死(一说是高肇派人杀死),时年二十一岁。大统元年(535年),其子南阳王元宝炬称帝,建立西魏政权,追谥元愉为文景皇帝。
宇文阐(573年-581年7月10日,《隋书》作581年7月9日),原名宇文衍,鲜卑族,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天大皇后朱满月,南北朝时期北周最后一位皇帝,579年―581年在位。大成元年(579年)正月,被立为皇太子。二月受父传位登基,改元大象。大定元年(581年),被迫禅位于丞相杨坚,北周灭亡,被杨坚降封为介国公。开皇元年(581年),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时年九岁,谥号静皇帝,葬于恭陵。
元氏(528年2月12日——?),女,鲜卑人,生于北魏首都洛阳(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真名不详,元姓(本为拓跋姓),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潘外怜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出生后因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本为女性(即皇女)的她是男性(即为皇子),并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武泰以安人心。不久,孝明帝暴崩,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元氏以先帝唯一子嗣的身份继位(528年4月1日),在名义上成为了北魏皇帝。元氏即位当天便被废黜,次日由幼主元钊继位,之后史书上便没有了对她的记载。
广陵王元羽,字叔翻,北魏献文帝之子。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东大将军,为外都大官。羽少而聪慧,有断狱之称。后罢三都,羽为大理,加卫将军,典决京师狱讼,微有声誉。迁特进、尚书左仆射,又为太子太保、录尚书事。
宇文肱(?―526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鲜卑宇文部首领,北周文帝宇文泰之父。北周时追尊为德皇帝。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魏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的后裔,常山康王拓跋素的玄孙,暨阳子拓跋可悉陵的曾孙。
元赞系北魏孝文帝第五子广平(武穆)王元怀之孙,父元悌,乃北魏孝武帝之兄。元悌二十三岁左右死在了尔朱荣杀入洛阳城的那天,那时元赞最多只有10岁,所以元修对他比较照顾,还准备把他培养成文武全才,532年,元修刚坐在龙椅上,就任命最多只有14岁的元赞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还派了当时的豪门卢家最杰出的儒家大师卢辩作他的老师,后来卢辩成为北周制度的设计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