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鼠同穴的故事,曹操的长子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对他的侍从官鲍勋十分不满。只是碍于他是曹操的救命恩人鲍信的儿子,不能把他怎样。鲍勋为人恪守正道,不迁就情面,常常规劝曹丕。曹丕就觉得处处受约束,心里难免不乐意。曹丕
十行俱下的故事,南朝的时候,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萧纲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别好。他被封为晋安王的时候年仅4岁。梁武帝让太傅教他读书写字,萧纲充分显示了他的天赋,看过的书都能够过目不忘。才6岁就能写出令人赞叹的文章来了。
十羊九牧的故事,北周时候,有一位名人叫杨尚希。他从小刻苦求学,孜孜不倦,后经人推荐,进入太学,有机会通晓经书,造就了超人的学识,因此素质极佳,朝廷也非常器重他。在北周历明帝、武帝、宣帝三朝,他长期担任要职,是国家不可多得的
时移事改的故事,唐朝末年,封建割据者混战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相类似的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混战的结果,只造成了三国鼎立,而唐朝末年混战之后,却出现了五代十国!在唐末较强的割据者中,有一个李克用,他本是沙陀人朱邪赤心的儿
食日万钱的故事,西晋初年,有一个位列三公的人物名叫何曾,他号称孝子仁人,实际上却是一个标榜礼法而骄奢过度的伪君子。有人称赞何曾对父母能尽孝,待人能尽礼,是礼法之士的典型。何曾在这些方面确实做到一丝不苟,即使自己家里
食言而肥的故事,公元前470年,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在五梧这个地方举行了一次宴会。宴会上宾客如云,鲁国的大臣们杯觥交错,高谈阔论,十分热闹。有一个人却例外,没有人搭理他,他就是鲁国的大夫,名叫孟武伯。孟武伯言而无信,说话一贯
食玉炊桂的故事,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他不辞辛劳,周游列国,倡导六国“合纵”,团结起来抵抗强秦,受到赵、燕等国君的礼遇。有一次,苏秦为了说服楚王参加“合纵”,不远千里来到楚国。当时,苏秦已很
食指大动的故事,早在春秋时代,人们已经知道甲鱼是一种可食的美味。甲鱼生长在水泽,楚国江湖很多,盛产甲鱼,郑国地处干旱山区,甲鱼便成了稀罕之物。有一次,楚国有人送给郑灵公几只大甲鱼。大夫子公听到消息,兴冲冲跑去打听,郑灵
使功不如使过的故事,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称帝以后,并没有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却实施着比西汉更残暴的统治。过了十几年,民众受不了王莽的压榨,觉得还是汉朝好,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大起义,起义军推翻了王莽的新朝,拥立汉朝皇族同姓人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故事,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幼丧父,依靠叔父过活。叔父死后,诸葛亮就在荆州襄阳(今属湖北)城西的隆中,一边种地,一边读书。诸葛亮才华出众,胸怀治国大志,他常常自比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