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James McKeen Cattell ;1860~1944),美国心理学家。生于宾夕法尼亚的伊斯顿,卒于兰开斯特。1883年到德国莱比锡随W.冯特研究心理学,1886年获博士学位。1888~1891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1891年以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心理学工作。1895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40岁时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一个心理学院士。1929年担任在美国举行的第9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他关于控制联想的反应时间和自由联想的反应时间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实验文献中是经典的。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 ;1685~1753),18世纪英国哲学家、主教,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康斯坦丁·尼·奥拉耶维奇·科尔尼洛夫(Константин Ниκолаевич Корнилов ;1879~1957),苏联心理学家。1879年3月9日生于俄国秋明,1957年7月10日卒于莫斯科。1898~1905年间在西伯利亚作教师。191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23~1930和1938~1941年间任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从1943年起,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士和副院长(到1950年)。
廖世承(1892~1970),中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上海市嘉定县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理科);1915年赴美留学,在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并先后获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廖世承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主讲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等课程,兼附属中学主任,并从事教育科学实验。1927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抗日战争时期,廖世承在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上海继任光华大学副校长、校长之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1年起,廖
格兰维尔·斯坦利·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 ;1844~1924),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1844年2月1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阿什菲尔德,1924年4月24日卒于该州的伍斯特市。1867年毕业于威廉斯学院。1872~1876年任俄亥俄州安提阿学院心理学教授。1878年获美国授予心理学界的第一个博士学位。随后到德国,先在柏林大学学习生物学,然后到莱比锡大学成为W.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1881年,任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1887年创办了美国第一份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189
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 ;1838~1917),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1838年1月16日生于马林贝格,1917年3月17日卒于苏黎世。16岁时开始受神父的训练。以后在柏林、慕尼黑和蒂宾根大学学习哲学。186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被任命为神父。1866年任维尔茨堡大学讲师,教哲学、写作和讲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1873年梵蒂冈委员会接受了教皇无过失的教义,布伦塔诺不同意这一点,便辞退了神父的职务。1874~1894年担任维也纳大学教授。1894年退休,在意大利和
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19~1989),美国心理学家,1919年8月5日生于纽约市,1989年2月11日卒于纽约。1939年他在纽约市立学院毕业后前往艾奥瓦大学,在K.勒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于1940和1942年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3~1945年在罗彻斯特大学任教。1945~1948年在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供职,随后转往密歇根大学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65年到斯坦福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68年又转任美国社会研究新校心理学教授。曾获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
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 ;1900~1980),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又译弗洛姆。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新弗洛伊德主义重要理论家。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卒于瑞士。父母笃信犹太教,但都有些神经质。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说,之所以会研究心理学,大约与自己当时也变得越来越神经质有关;并说在那样的父母身边,他没有发病,这要感谢上帝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期间,攻读的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入慕尼黑大学研究精神分析学
戈登·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 ;1897~1967),美国心理学家。1897年11月11日生于印第安纳州的蒙特苏马,1967年10月9日卒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192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以后又在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1924年回到美国,在达特茅斯讲授社会 学,后来在哈佛大学任教,1930年后任该校心理学教授。1939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7~1949年任《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编辑。其兄F.H.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安德烈耶娃(Γалина Μихайлова Αндреева ;1924~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1924年6月13日生于喀山一个神经病学家的家庭。1945年入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53年研究生班毕业。196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在哲学系建立了具体社会研究方法教研室,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1971年调入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1972年在心理学系创建了社会心理学教研室并担任室主任,着重研究和探讨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领域内发展社会心理学知识的一般观点以及建立苏联社会心理学的整个体系等问题。主要著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