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翰伯(汉语拼音:Chen Hanbo;英语:Chen Hanbo),中国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笔名梅碧华、王孝风等。1914年3月14日生于天津,1988年8月26日卒于北京。
钱君匋(1906~ ),中国书籍装帧家,书画家,篆刻家。生于浙江桐乡屠甸镇。原名玉棠,后更名唐,学名锦堂,别署午斋。笔名白蕊先等。1925年毕业于上海私立艺术师范学校。1927年任开明 书店音乐美术编辑兼书籍装帧设计。1931年任神州国光社专职美术编辑 。1937年,与李楚材、陈恭则等合办万叶书店,任编辑主任,并主编抗日救亡文艺期刊《文艺新潮》月刊。同时,又编辑出版《文艺新潮小丛书》。1945年进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美术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万叶书店与上海音乐出版社、教育书店于1952年合并为
萧楚女(汉语拼音:Xiao Chuhong,1893~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教育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树烈。学名楚汝,字秋。湖北汉阳人。1911年参加湖北新军。同年10月,积极投身辛亥革命。1919年在武汉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加入利群书社和共存社,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和恽代英一起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主编《新蜀报》。1924年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分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和四川的革命工作。1925年到上海后,先后主编《工商学联合会日报》和《中国
英敛之(汉语拼音:Yinɡ Liɑnzhi;1867-11-23~1926-01-10),中国报刊出版家。原名英华,字敛之,号安蹇。满族。生于北京,卒于北京。
索尔兹伯里(1908~1993;Salisbury,Harrison Evans),美国记者,作家。1908年11月1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1930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进入合众社工作,先后任记者、驻伦敦分社经理、驻莫斯科记者、外事新闻主编。1949年始在《纽约时报》任驻莫斯科记者、国内新闻主编、助理总编辑、副总编辑。曾获普利策国际报道奖、乔治·波尔克国际报道纪念奖等。多次访问中国,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等多部著作。
王中,字积翁,南宋末年诗人,生平不详。《干戈》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鹡鸰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俞颂华(汉语拼音:Yu Sonɡhuɑ;1893-03-09~1947-10-11),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原名俞垚,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曾在上海澄衷中学和复旦公学学习,1915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1918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
熊复(汉语拼音:Xionɡ Fu;1915-11-28~1995-01-03),中国报刊主编、政论家。笔名清水、庭钧、曼丝、傅容等。四川邻水人。卒于北京。
潘梓年(汉语拼音:Pan Zinian;1893-01-11~1972-04-10),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江苏宜兴人。早年在北京大学攻读哲学、逻辑学和新文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真话报》总编辑、《新华日报》社长。
彭子冈(1914~1988),中国新闻家。原名彭雪珍。1914年2月7日生于江苏苏州,1988年1月9日卒于北京。1936年北平中国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她以《大公报》记者名义在大后方采访,发表大量通讯,揭露日本侵略罪行。解放战争时期,任《大公报》驻北平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天津《进步日报》和《人民日报》记者。1954年后任《旅行家》杂志主编。中国新闻社的名誉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