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彦范(653年-706年),字士则,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唐朝宰相。桓彦范早年曾历任司卫寺主簿、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司刑寺少卿,后与敬晖、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
辛茂将(?——公元660年1月3日),陇西狄道人,唐代大臣。历任大理少卿、中书侍郎、侍中等职。后兼左庶子,与许敬宗共审长孙无忌案。不久死于任上。人物生平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十一月
卢承庆(595—670),字子馀,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郡)人,封范阳定公。卢思道孙,卢赤松子。唐朝大臣,唐高宗年间任宰相。卒年76。配范氏,生二子:长子景祚,次子景裕。成语“宠辱不惊”讲
马元贽,宦官神策军中尉。公元846年,唐武宗病逝,由于一直没有立太子,马元贽拥立李忱为帝,是为唐宣宗,年号大中。大中期间主要的宦官先后有马元贽、王公长、马公儒、王忠实、王茂玄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本名尉迟融(《新唐书》作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寿阳县),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大业末年,参与平定高阳民乱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
李抱真(733年-794年7月2日),本姓安,字太玄,河西人。唐朝中期名将,开府仪同三司安修仁玄孙、凤翔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从父弟。李抱真沉着多谋,小心忠谨。李抱玉任泽潞节度使时,命他掌管军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
皮逻阁(公元697年~748年),南诏第四代王,又名魁乐觉、卓罗纪。盛逻皮之子。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朝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皮逻阁在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