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辅(596年-654年),名冯,字季辅,以字行,德州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高季辅出身于渤海高氏,早年曾参加农民起义,归唐后历任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
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郝处俊(607年-681年),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做过甑山(汉川)
韦贵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泽,京兆杜陵县人。韦珪先嫁隋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有一女,入唐后被封为定襄县主。唐武德四年韦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皇十二女临
唐太宗德妃燕氏(609年-671年),墓志留白其名与字,涿郡昌平人。唐太宗为秦王时,礼聘入府,627年(贞观元年)封贤妃,644年(贞观十八年)封德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650年(永徽元年),拜为越国
范履冰(?—689)字不详,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载初元年。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进士,始为周王府户曹参军。武后讽召诸文士论撰禁中,履冰亦预其选,时号“北门学士”。
高智周(602---683年),常州晋陵人。少好学,举进士。初补越王府参军。迁费县令,与丞尉均分俸钱,政化大行。人吏刻石颂其美。寻授秘书郎,弘文馆直学士,预撰瑶山玉彩、文馆辞林三迁兰台
杨妃,生卒年不详,唐太宗四妃之一,生赵王李福,永徽元年封赵国太妃。陪葬昭陵。新旧唐书言:“杨妃生福”,故称其为杨妃。杨妃于贞观八年(634年)生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据《大唐故赠
李娃原名李亚仙,是唐代天宝年间京都长安的一位烟花女子,以重情仗义而被人们誉为义妓。她抛弃繁荣,助其所爱,更能谨守妇道,严整治家,因而被朝廷封为汧国夫人,一个出身卑贱的妓女竟能
韩瑗(606年-659年),字伯玉,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唐朝宰相,刑部尚书韩仲良之子。韩瑗出身于南阳韩氏,历任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侍中,袭封颍川县公。他在废后之争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