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峘(?-763年),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吴王李恪曾孙,吴王李琨孙,信安郡王李祎长子,贤相李岘的兄长。下面66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志向远大,品行端正。初任南宫郎,例封赵国公。杨国忠乱政,从吏部考功郎中出为睢阳太守。安史之乱时随同唐玄宗前往蜀地,还任户部尚书,改封越国公。乾元元年,兼御史大夫,持节都统江淮节度宣慰观察使。“都统”的称号从李峘开始。乾元二年,宋州刺史刘展谋反,以淮南节度使率军平叛,兵败寿春,贬为袁州司马。宝应二年,病逝于贬所,追赠扬州大都督。
人物生平
李峘志向远大,品行端正。天宝年间,任南宫郎,在各官署任职十余年。为父亲守丧,哀痛伤身符合礼仪。守丧期满,以郡王之子的身份按例封赵国公。
杨国忠乱政,把不依附于自己的人都排除出朝廷以外任官。李峘于是从考功郎中官拜睢阳太守,以清简为二千石最。不久,弟弟李岘出任魏郡太守,兄弟二人隔黄河主持郡政,都以治理有成而文明。
天宝十四年,入京听候考核。时逢安禄山叛变,追随唐玄宗前往蜀地,奔走在皇帝行辕以外的地方,授任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不久,官拜蜀郡太守、剑南节度采访使。上皇在成都,健儿郭千仞夜里图谋造反,上皇登上玄英楼晓谕招降,他不听从。于是,李峘与六军兵马使陈玄礼等平定了叛乱,并因功劳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同时,李岘任凤翔太守,辅佐唐肃宗;兄弟二人都为国效力。随同上皇还京,任户部尚书,改封越国公;李岘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封梁国公,兄弟二人一同受封国公。
乾元元年,兼御史大夫,持节都统江淮节度宣慰观察使。都统的称号,从李峘开始。乾元二年,宋州刺史刘展拥兵河南,图谋造反,朝廷假意下诏拜他为淮南节度使,密诏李峘与扬州长史邓景山将之消灭。那时刘展兵强跋扈,接受了诏书,就率兵度过了淮河,李峘、邓景山抵抗,在寿春战败,李峘渡过长江退守丹阳,因此获罪被贬为袁州司马。宝应二年,病逝于贬所,追赠扬州大都督。由朝廷提供车辆,护送回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武帝刘彻的后宫中究竟有多少佳丽已经无法考证,被后世所了解的有五位:陈皇后陈阿娇、卫皇后卫子夫、昌邑哀王刘髆之母李夫人、齐怀王刘闳之子王夫人和汉昭帝生母钩弋夫人。这五人的结局都不算详情>>
王珪(570年~639年),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王氏祁县详情>>
张锡,字奉孝,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张文琮之子,张戬之弟,武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戬弟锡详情>>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详情>>
唐休璟(627年-712年),本名唐璿,字休璟,京兆郡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咸阳令唐谐之子。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详情>>
韦安石(651年-714年),本名韦安,字安石,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韦安石出详情>>
裴行本,唐朝大臣。出自河东裴氏南来吴裴。祖父裴献,隋朝扶州刺史,临汾郡公、父亲裴义山。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691年九月廿六,时任详情>>
姚璹(shú)(632年-705年),字令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情>>
王珪(570年~639年),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接下来66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王氏祁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