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的通告》。该通告公布了涉及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在内的28大类共1452个食品生产企业的名单。其中,包括同仁堂、哈药集团、北京澳特舒尔(碧生源)、昂立、海王等在内的40家保健食品龙头企业名列其中,这意味着我国对保健食品行业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对此,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表示,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批号持有企业有2500多家,产品批文1.5万多个,市场上的保健产品多达5000多个。在这么多生产企业中,重点抽检这40家企业,之前还没有过先例。
贾亚光还介绍说,国家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非法添加,二是虚假宣传。他认为:“非法添加更多是在经营企业,而虚假宣传主要表现在销售环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抽查行业龙头并公布名单,显示出食药监部门由上而下的整顿决心。新《食品安全法》中审批和备案是双轨的,事前的门槛现在放低了。
如果把这40家名单拿出来,至少证明食药监局事后不松懈的严谨态度。对于获得批号的保健品,即需要实行严格监管。检查这40家是为了比对其他没有被查到的企业,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震慑作用。
朱毅还补充道,目前,我国保健品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正在沦为广告营销业。广告宣传和产品质量之间的落差太大,违规产品介绍、夸大宣传随处可见。这些行业潜规则已经成为堂而皇之的显规则。更大的问题是非法添加,比如在降血糖的保健品里加入降血糖的西药,会给消费者造成很严重的健康损害。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食药监总局高调公布针对名企的抽检名单,实际上也是释放了监管升级的信号。在食品行业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强有力的监管,将会加速保健食品优胜劣汰的进程,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保健食品行业首批公布的这40家企业,都是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它们运行规范,管理健全,借助抽查有利于形成示范带头作用,扩大整顿效应。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锋指出:“新政的出台和施行,意味着那些打擦边球的产品空间会越来越小。产品上市更容易了,但是产品上市中、上市后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
名列被抽查企业名单的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弘说,有关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备案与注册政策以及跨境电商“白名单”的相继出台,表明我国“法规放开+严格监管”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营养保健行业应改变以往发展模式,立足于品牌化,做长寿品种、长寿企业。
延伸阅读:
- 法规放开+严格监管保健食品新元年开启
- 跨境新政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获一年缓冲
- 改名大限保健食品行业很受伤
- 深陷监管风暴眼保健食品行业何去何从
- 保健食品改名带来多少纠结
- 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四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