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与北方割据政权交战,最为成功的一仗是淝水之战,这是东晋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
北方南渡的王、庾、桓、谢“四大家族”,最后执掌东晋朝政的是谢氏。宁康元年桓温死,谢安执政。谢安年轻时与王羲之等名士交游,不肯做官,四十岁才应召入仕。他才干超群,成为东晋名相。谢安执政前,东晋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强敌寇境,疆场多虞”谢安上台后,采取了四项重要举措。
第一,他与王坦之、王彪之合作,有效抵制了桓温企图代晋称帝的野心,稳住了东晋王朝的政局。第二,他竭力调和南方与北方大族之间的关系,保持各方力量的相对平衡。第三,他推行节俭治国方针,减轻赋税,使南方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抑制了东晋朝廷和各级官员的奢靡之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底层百姓与朝廷的矛盾。第四,他派侄子谢玄坐镇广陵,组建了八万人的北府兵团,不久就成为抵抗北方大军进攻的精锐之师。
383年淝水之战前南北形势。
前秦政权的第三代君主苻坚,是十六国割据政权中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曾一度统一过北方。而他之所能取如此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王猛的辅佐。
王猛出生贫寒却学识渊博,在那个以出身和门第说话的年代,苻坚不拘一格拜王猛为相,使前秦政权从一个边陲小国迅速成长为北方霸主。
东晋宁康三年,王猛病故。王猛毕竟是汉族人,他临死前对苻坚留下了两条重要建言:第一,东晋虽然偏安江南,但它毕竟是“正朔相承”,不要轻易攻晋,应与它友好相处。第二,要注意前秦政权内部鲜卑族和羌族首领的离心离德倾向,防止他们反叛。
356年,苻坚刚即位时,前秦的版图仅关陇一隅。
但是,苻坚统一北方后,已经收不住追求更大功业的勃勃雄心,王猛的临终建言他已经听不进去。他认为自己“有众百万,资仗如山”“,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他下一个目标就是要一举消灭东晋,统一中国,流芳百世,功垂万代。对此,他坚定不移。
东晋太元三年二月,苻坚向东晋发动了第一次试探性进攻。西线进攻襄阳、淮阳,东线进攻彭城、盱眙。这几个地方都是东晋的前沿战略要点。前秦军队在东线进展顺利,连克下邳、彭城。翌年三月,西线攻克襄阳,东晋襄阳守将朱序被俘,押往长安。五月,东线攻至长江北岸的六合,大有直逼东晋都城建康之势,东晋京师震动。六月,谢玄率领东晋北府兵团在淮南组织反击,以五万人击退了前秦十万大军,初露锋芒。以谢玄为首的东晋新一代将领经受了实战锻炼,积累了经验。
前秦方面的筹划准备:太元七年,苻坚调兵遣将,全面备战,准备进攻东晋。他仰仗前秦拥有九十七万精兵,认为一定能够消灭东晋,统一中国。第二年七月,苻坚正式下达了伐晋命令,规定百姓十丁抽一,扩充军队,征调公私马匹,组织起百万大军,向东晋发起了全面进攻。具体--为:前锋:由苻融统领张蚝、苻方、梁成、慕容垂诸将,率二十五万大军直指东晋在北方的前沿战略要点寿阳东路:以幽、冀二州兵自彭城南下中路:苻坚亲率主力,自长安出发,经项城,在前锋苻融军后面跟进西路:由龙骧将军姚苌率领梁、益二州军队,自巴蜀顺江东下,直指东晋腹地。
东晋方面的筹划准备:针对前秦军队的进攻路线和作战特点,西保荆州,东保淮南,以淮南为重点防御方向,具体--为: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讨大都督,统率东西各路晋军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淮南前锋都督,率领谢琰、桓伊、刘牢之诸将统领八万北府兵开赴淮南前线,沿淮水一线布防以龙骧将军胡彬率五千水军自洛口沿淮河西进,增援寿阳——以上为淮南方向。
荆州方向,以车骑将军、荆州刺史桓冲为主将,都督荆州诸军,把荆州治所撤至江南上明,指挥所属各部镇守南平、江陵、夏口诸要点。谢安本人坐镇京师建康,掌控中枢,决策调度。
东晋太元八年九月,苻坚亲率中路大军抵达项城,苻融率前锋至颍口,进攻寿阳。中旬,苻融攻占寿阳,俘获东晋寿阳守将徐元喜。寿阳是东晋在淮南地区的战略要点,水路交通四通八达,从这里可以直接威胁东晋广陵、建康。苻融攻占寿阳后,任命其参军郭褒为淮南太守,并立即派遣前卫将军梁成率五万兵力进军洛涧,并在洛口设木栅栏截淮水,阻止东晋水军西上救寿阳。东晋担任增援寿阳任务的龙骧将军胡彬,进军途中得知寿阳已失守,停止前进,退守硖石。苻融立即分兵围攻硖石。
东晋前线统帅谢石和北府兵团主将谢玄,率领桓伊、谢琰、刘牢之等水陆军共八万余人,开进到洛涧以东二十五里处,得知秦军梁成部队已经攻占洛涧,于是停止前进,准备就地组织防御,抗击秦军。
这时,被前秦军队围困在硖石的胡彬军粮将尽,派人携信去向谢石报告战况说,“今贼盛粮尽,恐不见大军矣”送信人被前秦军队抓获,苻融立即将缴获的这封信报送苻坚,并建议“宜速进众军,捉擒贼帅”苻坚见信大喜,留下大军于项城,亲率八千轻骑急驰寿阳。这时,苻坚做出了一个非常轻率的举动,他让东晋降将朱序,前去东晋军中招降前线统帅谢石。朱序五年前曾在襄阳坚守长达一年多时间,后来因为援军不至、军粮断绝,襄阳陷落,当了前秦俘虏。但朱序人在秦营心在晋,苻坚派他去招降,恰好放虎归山,给了他立功赎罪的极好机会。他见了谢石立即建议说,现在苻坚只带来八千人,假如百万秦军都开到这里,再想战胜他们将会难上加难,“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谢石听说敌方最高统帅苻坚亲自到了寿阳,心中惧怕,不敢出击。谢琰力劝谢石采纳朱序建议,果断出击,消灭其前锋。谢石这才同意派刘牢之率五千精兵出击。
刘牢之率军西进,距洛涧十里处悄然停下。夜间突然强渡过河,一鼓作气,奋勇冲杀,秦将梁成、梁云兄弟均被斩杀于阵前,秦军大败。刘牢之分兵抢占渡口,断敌退路。秦军争相抢渡败逃,被杀被俘一万五千余人。刘牢之还缴获了秦军丢弃的大批军械装备。东晋军大获全胜,士气大振。相反,前秦军队惧敌心理陡增,沮丧之气弥漫全军,士气一蹶不振。
战场上,有时候细节决定胜负,洛涧之战又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苻坚委派东晋降将朱序回去劝降,大错特错。苻坚犯了一个致命的战场错误。洛涧之战,东晋军仅以五千精兵战胜十倍于己的前秦军队,关键胜在三个人:朱序献计正确、谢琰竭力支持、锋将刘牢之指挥将士勇猛冲杀。
东晋太元八年十一月,东晋军队取得洛涧之战大胜后,士气高昂,乘胜前进,直逼淝水东岸。秦军最高统帅苻坚亲自登上寿阳城头瞭望,望见城郊八公山上,草木都在摇动,他怀疑满山都是东晋的伏兵,他转身对苻融说:“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苻坚心里莫名地紧张起来,他心虚了。这就是晋军在洛涧之战中大败秦军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在秦军最高统帅身上如此明显地表现出来,对秦军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秦军派骠骑将军张蚝渡过淝水迎战晋军,取得小胜。谢玄、谢琰不为所动,率领北府兵团主力严阵以待。张蚝退过淝水,双方隔水列阵,一场大决战一触即发。
由于秦军沿河布阵,对岸没有空隙,晋军无法渡河。但秦、晋两军兵力相差悬殊,晋军不能与秦军旷日持久地隔水对峙下去,必须争取速决。谢玄决定以计取胜。他遣使致信苻融道:“君悬军深入,置阵逼水,此持久之计,岂欲战者乎?若小退师,令将士周旋,仆与君公缓辔而观之,不亦美乎。”
魏晋人大概有个通病,不分场合,都喜欢玩点君子风度。苻坚和苻融老哥儿俩,看来没有读过兵法。兵者,诡道也,哪能玩君子风度?可是他们也想学这一套,竟在战场上玩起君子风度来。他俩商议说,不能让对方小看咱,说咱“不欲战”不妨小退,让晋军渡河,待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我方铁骑发动突然袭击,不相信打不败它。于是下令秦军“小退”
一切都坏在这个“退”字上。秦军由于洛涧大败,对晋军已心生胆怯,这时听到“小退”的命令,士卒们争相向后奔逃,阵势立刻大乱,秦军将帅根本制止不住。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啦。”秦军士卒恐慌心理陡增,部队完全失控。苻融立马道中,想要制止秦军奔逃,结果连人带马被乱军冲倒,被冲上前来的晋军当场刺杀。秦军失帅,乱上加乱,溃不成军。士兵们越逃越紧张,背后大风骤起,树木乱叫,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越追越近,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苻坚中流矢负伤,单骑逃往淮北。谢玄指挥晋军乘胜追击至青冈,收复江北战略重镇寿阳,缴获秦军大量物资和牛马牲畜。历时四个多月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获全胜告终。
东晋军队大获全胜的战报送达建康,谢安正在下围棋。他看完战报,往边上一放,不动声色,继续下棋。但对手从他的棋路、棋速上感觉到了他的情绪变化。棋毕,对方问他:“君有何喜?”谢安答:“小儿辈已破贼。”棋友和观棋者走后,谢安转身回内堂,暗自大喜,“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淝水破敌之后,东晋军队乘胜全线反击,相继攻克了谯城、黎阳、成皋等城邑,黄河以南大部分失地均被收复。
前秦号称“百万大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主要败因有以下四条:苻坚统一北方后,滋长了严重的轻敌骄傲情绪。他在战略上尚不具备统一中国的条件,至少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却急于把追求统一中国的理想付诸行动,这属于战略盲动。他错用朱序前去东晋军中劝降,放虎归山,战场上容不得这样的轻率举动。苻坚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暂时归附前秦政权的诸多异族首领其心未服。尤其鲜卑族慕容垂、羌族姚苌等人,内心并不希望苻坚打胜这一仗,更不希望他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他们希望苻坚失败,然后他们才有“出头之日”因此,当秦军败乱时,他们都争相奔逃,使秦军一溃千里。苻坚对王猛的临终建言不听,导致他在战略判断和战略决策上出现根本性错误。王猛死后,苻坚手下再没有能为他统管全局、出谋划策的高级智囊人物。军无谋而不胜,这是规律。
对于淝水之战,读者不妨把它同曹操战胜袁绍的官渡之战做一番比较。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都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但两相比较,可以从双方的战略谋划、备战行动、战役进程、作战指挥、战场细节处理等诸多方面找到许多重大不同之处,可以从中得到一个重要启示:打仗绝对不是闹着玩的,没有长期的、全面周到的、精心细致的谋划和充分准备,可不能轻易出手。心存侥幸,轻易出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385年,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
苻坚淝水之战的失败是致命的。淝水之战失败后两年,即东晋太元十年,苻坚被羌族首领姚苌所杀,前秦帝国顷刻瓦解。原五胡贵族纷纷独立,相继出现了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后秦、西秦、后凉、西凉、代国等十二个割据政权,北方重新陷入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