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蒋砚田性 别:男民 族:汉族籍 贯:湖南宝庆(今邵阳)出生年月:1898年牺牲日期:1930年10月 又名宏根,化名陈云禄。出生于一户农家。七岁入私塾读书。1919年,考入长沙湖南省立一师范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奉中共湘区委指示回到家乡,以宝庆县立高等小学教师公开身份,秘密开展建党活动。
雷在阳(1900—1938) 字子乾,武石乡贝郊村人。家境富裕,数代书香,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三弟向阳毕业于西安工学、北京朝阳大学,经历了共产党领导的-,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反帝救国大同盟”并掩护共产党员刘有余进行地下工作。民国27年(1938)2月,参加了热河抗日先遣军,任团长。在部队开赴抗日前线途中,因极力反对该部师长白凤翔公开谋议叛国投敌,被杀害于陕北府谷县境,时年38岁。
贾子郁,(1901~1932),河南省平舆县郭楼乡人。1925年7月在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信阳省立第三师范支部书记人,中共信阳县委委员、书记,中共信阳中心县委书记,中共豫南特委委员、正阳县委书记。1931年12月参加豫南特委扩大会议后留在苏区,1932年2月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
练宝桢(1906-1931),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练宝桢为革命烈士。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
廖立元(1879—1944),字勉斋,福建明溪县城关南门人。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省太谷县人,祖籍山东曲阜,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1967年8月15日在纽约心脏病发去世。
廖仲恺(1877—1925),汉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省归善县陈江镇鸭仔埗乡窑前村(现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办幸福村)人,1877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擅长诗词、书法,著作编为《廖仲恺集》、《双清文集》上卷。
匡互生(1891—1933),字人俊,号务逊,又号日休,湖南邵阳人。1891年11月1日生于湖南邵阳东乡天台山,他“奋然而起,作点革命的工作”,始于辛亥之役。辛亥革命时,曾跟长沙革命军攻巡抚衙门。1913年在邵阳中学读书时作文痛骂北洋军阀。匡互生来自清末民初革新风气最为硬朗的省份之一湖南省,当时的湖南省可以说是群星灿烂。他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五四运动天安门大会和会后游行的三位主要组织者之一。1919年夏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数理部,1933年4月22日病逝于上海。
廖子清 (1902—1931) 又名鸳言。江西省峡江县砚溪镇鹏溪村人,革命烈士。
赖水金一农家,因幼时患病致残成拐,被亲称为“拐子金”。1930年春,工农红军第四军到归化县(现为明溪县),积极配合红军宣传队开展群众工作,得到教育和锻炼。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封市美协副主席 曾用名李国庆,1941年生于河南开封。中国著名人物画家,曾从事舞台美术设计,群众艺术馆美术辅导,开封书画院副院长,开封书法导报社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美协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开封市美协副主席,泰华艺术协会荣誉顾问(泰国)。
赖先传(1877—1945),字声初,乳名用才,福建明溪县城关人。福建明溪县进步教育人士,曾发起创办明溪县初级中学并任校长,曾任县参议长。
李光汉(1907-1941),曾用名李俊明。山西省河津县人。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在北京大学由何锡麟重新介绍入党。
赖心辉(1886~1942年),字德祥,民国四川军阀,一度担任四川省长,因擅长使用炮兵,人送外号“赖大炮”。因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在川军学系中比较孤立,故虽身经百战,可始终是替别人做嫁衣。1928-1929年间被刘文辉、刘湘叔侄赶出四川,投靠中央后,部队又被陈诚包围缴械。从此落魄江湖,加上他又抽大烟的不良嗜好,家财荡尽,1942年病死的时候皮夹中只有一元法币。
李化之(1909~1940),名绥之,又名旋,化名叶家富,黄陂桥人。
【兰承荣】(1881~1932)教育家、哲学家。字向青,号自我。大同市阳高县赵石庄人。十几岁即对《十三经》熟背如流,被山西省保送留日,在日本经纬学校专攻人生哲学。回国后在省城优级师范教书,山西大学成立后任教授。一生致力于教育,省府曾多次委任他县长、省教育科长等职,坚辞不受。受聘为省教育会会长、督军公署参事、省公署咨议等,以新哲学观念影响政界,推动民主革命思潮。他讲哲学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每授课旁听者纷至。治学不唯书,不泥古,不人云亦云,对孔孟之道有独到见解,认为历史上对孔孟哲学有所误解。所撰《孔孟一贯哲学
黎锦熙(1890年-1978年),字劭西,湖南湘潭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教务长、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黎锦熙还多有往来,特别是解放初期,毛泽东经常一个人跑到黎锦熙家聊天,因为和他聊天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收获。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第二和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蓝玉田(?-1930),号笋卿。清末出生于福建武平中堡乡章丰村。晚清秀才。辛亥革命前入汕头法政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华革命党(国民党前身)。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倡导护法,并组建国民革命军准备北伐,蓝玉田被委任为护法军司令。民国19年,蓝玉田告老还乡,由漳州转潮汕,逆韩江而上回武平,病死在峰市途中。
李可鑫(1892—1914),号重权,广西昭平县巩桥乡下白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昭平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广西省立陆军小学,三年毕业,以最优等奖廪膳生。宣统三年(1911)初,被保送湖北陆军中学深造。可鑫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涉猎百家,独具卓识。凡中外兵法,莫不操演纯熟。且受当时革命思潮影响,思想日趋进步,忧国忧民之心,时有流露。是年夏,可鑫回乡探亲,看到村边三丫山脚河旁新建了一座庙宇,巍峨堂皇,香烟缭绕,深为乡民的愚味无知,崇拜神灵而感伤。他大声疾呼:“木偶何赏能庇祐,孰见神权奏伟功”。可鑫向乡
李烈钧(1882—1946),字侠如,号侠黄,汉族,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青年时期便追随孙中山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烈钧被推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迫使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李烈钧后率舰队西上迎击清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西都督。1912年8月25日,孙中山在湖广会馆主持国民党成立大会,他出席并被推举为参议。1913年7月12日在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就任总司令,揭开二次革命的战幕。8月失败后,流亡日本。1917年后任孙中山两次在
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湖南大庸县人,青年时代曾东渡日本,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积极参加推翻满清的革命活动,后被清廷察知,遣送回国。辛亥革命前夕,他在湖南西北路安抚使王正雅统领的湘武军中当队宫。王正雅任常澧镇守使时,罗剑仇被提升为连长。
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人民防空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湖南醴陵人。1919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工人运动领袖,曾一度掌握着中央的实际权力。在1930年犯过“立三路线”的错误,但不久就认识改正。在斗争岁月中,他曾经“死”过三次,组织和同志们为他开过三次追悼
刘冠雄,福建福州人,闽系海军首领,民国政客。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驾驶班第四期毕业。第三期海军留英学生。历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将军府熙威上将军,海军上将。
罗烈生,原名纯绸,中共党员。
林伯熙(1909—1942),字鹤琴,1909年出生于文昌县重兴区重兴乡柏茂村。1942年牺牲,时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第3支队支队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刘克模(1894-1931)原名刘占猷,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人。191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受命回福建进行民主革命活动,在武平创办崇德学校传播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回武平继续担任崇德学校校长,在学生中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军事训练。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回乡继续主持崇德学校,并把家财、粮食分给贫民。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减租减息,组织“铁血团”,率众到三禾、仓楼、小澜(今小兰村)参加农民武装暴动,任副总指挥。
林夫(1911—1942),原名林裕,字宽如,男,汉族,浙江苍南林家塔村人。生于贫苦农家。1930-1932年进温州瓯海中学学习。1932年秋,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M.K木刻研究社,多次展出作品。1934年5月,发表了马克思像木刻,被法租界工部局逮捕。于木刻外还善于砖刻。版画题材广泛,刀法粗犷、简洁,黑白对照强烈,有独特风格与浓厚的时代气息。30年代中,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林夫是先驱者之一,名字载入中国现代版画史。
刘昆,山东莱西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