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是陕西兴平人,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遂改姓刘。孝宗在位时,他负责侍奉太子朱厚照。他知道太子将来会继承皇位,因此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希望太子即位后可以感念他这个功臣,给他权势和富贵。由于他善于察言观色,而且会随机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推行的万历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为明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寿命。张居正七岁通六经大义,十二岁考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二十三岁考取进士,授
海瑞,海南琼山(今海口)人,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且严惩贪官污吏,深受百姓爱戴,是明朝著名的清官,被后人称为“海青天”。海瑞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海母像孟母一样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她在儿子年幼时就让儿子读《孝经》、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乐观豁达,奉行知足常乐的哲学。但他不希望儿子同自己一样碌碌无为,因此为儿子取名承恩,字汝忠。这个名字意味着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够做大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流芳百世的忠臣
明朝初年,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进入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期,诸侯为了争权夺利而战。一些战败的封建主一改往日与中国的友好交往,组织一些武士、商人和浪人在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倭寇之患萌芽于元顺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黄冈蕲春)人,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家的后院种了好多药草,李时珍自蹒跚学步时起就和这些药草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时珍对这些药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
从万历年间开始,西学开始在士大夫之间流行。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功不可没。利玛窦(1552~1610年)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他十岁进入家乡的耶稣会寄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明朝末期的徐光启发挥了先驱作用。自明代中叶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明显的发展。在这种社会环境难免给一些人的社会地位带来冲击。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
徐光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他不但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还主持编写了一部一百三十多卷的《崇祯历书》,并著有《徐氏庖言》、《兵事或问》等军事著作,他的科学成就
明朝自永乐年间开始,为了压制北元的残余势力,在中国东北一带设立了指挥使司,进而控制了一直居住在那里的女真族。当时,建州女真爱新觉罗·孟特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是明朝建州卫的左都督。后来,北方部族的势力逐渐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