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泰是清朝中期名臣,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正帝心腹。他在云南实行设置州县、改土归流,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改土归流”的成功,结束了土司制度,解除了千百万人民的苦痛,实现了多民族国家政策的统一,是康雍乾三朝成为“盛世”的条件之一。就此而言,鄂尔泰应该是值得称道的历史人物。
四十二岁的鄂尔泰写了一首感叹仕途不顺的话:“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此时他任职于康熙时期内务府员外郎,长期得不到提拔已经使他心灰意冷,对自己的仕途已经不再抱有任希望。然而雍正继位后,他的仕途在弯道之中快速晋升,一时之间政治前途柳暗花明,也让他最终成了雍正一朝最受崇信的满族大臣。
鄂尔泰,举人出身,从二十一岁进入到内务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的员外郎。除此并无任何职务调整和提升,鄂尔泰的郁闷也折射出康熙晚年整个官场的懈怠。在雍正没继位的时候,二人已经有过一个插曲。当时的雍正还是“四阿哥”,要鄂尔泰为他办事,没想到,鄂尔泰以“皇子应珍惜时光读书养德,不可交结外臣”的理由给顶了回去。就这样给雍亲王留下非常特殊的印象,认为他原则性强,继位后特意召见他说:“汝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甚坚,今命汝为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请托。”
关于使用鄂尔泰之前,雍正并无太大把握。在年羹尧和隆科多接连出事后,雍正经过全方位考察,确认鄂尔泰不存在任何朋党行为,决定对他实施快速使用。他的的政治仕途由此开始得到跳级提拔,先是外放江苏布政使,主管水利。三年升任广西巡抚,但雍正仍然认为大材小用了。在上任途中,雍正命令调整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兼任兵部尚书。
雍正六年,由于工作出色,雍正让鄂尔泰兼管广西,封为云贵广西总督。四年后,雍正将他调回北京,担任保和殿大学士,居首辅地位,并封一封伯。鄂尔泰成了雍正朝提拔最快,最受崇信的大臣,并被雍正钦点死后入祀太庙。
据统计,关于雍正对各省各级官员谕旨中要他们向鄂尔泰学习的批示不下二百余条,其眷宠地位,为历代罕见,“鄂尔泰乃满汉内外大臣中第一人也。”的赞美则处处可见,以鄂尔泰为榜样叫各省文武官吏向他学习的要求,雍正所批示之多,涉及人物之广也是非常少有,甚至成了当时唯一的“鄂尔泰现象”。
雍正多次对田文镜、李卫提出表彰,不吝言辞,称赞田文镜“巡抚中第一”,称赞李卫“尔乃国家伟器”。然而,这似乎更多出自鼓励或是御下之术。在雍正眼里,鄂尔泰才是最倾心大臣。与田文镜、李卫相比,不仅在学识、修养上,更多的是鄂尔泰能够帮助雍正统揽全局,设计政治改革,其高度应为是雍正新政改革设计者和推行者。雍正有时看了鄂尔泰对时政方针的建议时,激动地说:“览此奏而不嘉奖赏悦者,除非不是皇帝!”
鄂尔泰能够提出当时针对性的切实政治改革,源自其长期坚持学习的结果。而对比很多满族大员们,甚至大字不识。如雍正在任用直隶总督宜兆熊时,他上奏表示不认字,恐怕不能担任。鄂尔泰正是机会留给准备的人生动写照。他二十一岁中举以后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扔下书本,他在宫中当侍卫时把有大量时间用于学习。“手不释卷,竟夜忘寝达旦”鄂尔泰后来对人说,自己年少时学习只是应付考试,而生平学问都是在宫廷值夜班时学来的。
正因为有学识才有了能力,让鄂尔泰在满族大臣中显得尤为耀眼。在得到重用后,他先后平定苗乱,推行“改土归流”,这一重大国家政策影响深远。在雍正眼里鄂尔泰是一个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筹及远大”的重臣。不仅如此,雍正对鄂尔泰的家事也非常关心,在五年五月初十的鄂尔泰奏折上这样批示:“默祝上苍后土、圣祖神明,令我鄂尔泰多福多寿多男子,平安如意”。在庆贺五旬的宴会上,鄂尔泰没能出席,特意将亲自尝过的食物寄往云南,就如同君臣对席了。鄂尔泰最终以雍正“公忠弼亮”的评价走进了历史。
鄂尔泰原本是想走文官之路的,已经中举了。但是他却不得不世袭了佐领的官职,成了皇帝的侍卫。一下子成了武官,而且当了很久。但是鄂尔泰后来说,他这辈子最重要的时光就是当侍卫的时候。鄂尔泰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看的都是古代治国方略。后来翰林院考试,这本来和鄂尔泰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鄂尔泰是皇帝侍卫,有机会和皇帝接触,他便也作答了,写了文章交给康熙。皇帝一看,鄂尔泰是个人才,当侍卫是浪费了。皇帝让鄂尔泰去慎刑司任职。
鄂尔泰能抓住机会,也是因为他时刻在准备。这也是为什么鄂尔泰说当侍卫的时光是最重要,最难忘的。后来的功绩都是建立在之前的积累与学习。也正因为去了慎刑司,才与雍正有了接触。为以后的命运开启了一扇大门。鄂尔泰与雍正第一次有接触的时候,雍正还是王爷。雍正想让鄂尔泰帮忙办件私事。但是鄂尔泰拒绝了,而且还告诉雍正,他作为皇子,不应该和大臣结交。之后雍正做了皇帝,便召见鄂尔泰。雍正还记得这件事,他夸赞鄂尔泰的勇气与正直。雍正任命鄂尔泰为江苏的布政使。鄂尔泰这次升迁是非常重要的,开启了地方大员的治理之路。
当年鄂尔泰拒绝给雍正办事,但是受到了雍正的嘉奖。当上布政使之后,却是做了真正惹恼雍正的事。因为鄂尔泰将与雍正的密折给他的家人看了,雍正很生气,取消鄂尔泰可以上密折的权力。鄂尔泰只好请上级帮忙写奏折向皇帝请罪。之后还有一件事,鄂尔泰办得不好。鄂尔泰推行移风易俗,初衷是好的,但是与实际情况不符和。雍正皇帝也说,这样使得一些百姓失去了饭碗,与地方情况不符和。鄂尔泰也知道了错误,进行了更改。这样看来,鄂尔泰的前途是不乐观的。熬了几年,鄂尔泰终被任命为广西巡抚。
鄂尔泰要去广西赴任了,所以要检查交接鄂尔泰这些年的工作情况。鄂尔泰在财政方面一分钱都没贪,而且还把可以拿走的钱都留下了。清代后来实行养廉银,就是防止官员贪污更多。有一些名目的钱都是可以归鄂尔泰的,鄂尔泰都没要,而是买了粮食,屯放在各个州府,若是发生灾荒,可以赈灾。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雍正皇帝知道这些后,觉得鄂尔泰是个很好的官员。于是更改了任命。还没到广西,就成了云南巡抚,而且管云贵总督事。把云贵总督给挤了。鄂尔泰在云南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开始了他的治理。云贵等地当时还是土司制,土司在当地有很大权力,随意压榨百姓。而且土司还世袭,百姓世代受苦。土司还有兵马,这是对朝廷不利的。朝廷只能通过安抚土司来治理,还没有真正地将云贵等地收归朝廷。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取消土司制度。这件事是很难做的,容易使得土司反叛。而且朝廷派去的官员也很难做,土司的势力太大,号召不动当地百姓,都被土司控制。
鄂尔泰知道,要想改,必须用武力。从一开始,鄂尔泰就下定决心,动用武力,打败土司。对于情况不同的,鄂尔泰也会进行招抚,只要愿意执行改土归流的土司,也是可以继续担任朝廷官员的,但是不能世袭。皇帝见鄂尔泰办得不错,把广西也给鄂尔泰,继续进行改革。鄂尔泰制定了很多方针,为改土归流建立了巨大的功勋。而且这次改革,是影响深远的。只有改土归流之后,朝廷才能开发,治理西南地区。鄂尔泰在西南地区办学堂,修路,修水利工程,使得西南地区得到很好的开发。
雍正后来想让鄂尔泰去担任两江的总督。两江是富庶的地方,两江的总督地位也是很高的。而且两江的总督待遇也是很好的,超过了其他总督。很多在两江担任总督后被调进内阁,成为辅臣。但是鄂尔泰不想去。因为他在西南的改土归流还没全办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鄂尔泰想把事情办完再走。雍正很感动,认为鄂尔泰是真心实意办事,有长远的目光。一直到了雍正十年,鄂尔泰回到京城,进入了内阁。后又成为了军机大臣。
鄂尔泰一生是有波折,有传奇的。如果在没有发迹的时候不提前做好准备,也无法获得机会。而且机遇都是一连串的,都是互相关联的,上一步会影响下一步,认识雍正就是如此的机遇。虽然也办过错事,但是只要本质是好的,恪尽职守,还是有转折的机会的。要是他贪污,那么即使升职,也会被查出来。在哪个阶段,就先做好哪个阶段的事。鄂尔泰一生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忠于职守,办好自己的事。他为人并不是很机巧,只是努力办事。实干的人总会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