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只好“忍痛割爱”的将张任推出辕门斩首。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为何斩杀张任,张任的言语给出答案:老臣是不会侍奉二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13年,益州牧刘璋派遣麾下大将张任统帅大军扼守要道,阻挡刘备大军的攻势,但是刘备大军势大,张任无法抵挡,率领残兵败退至雒城,但刘备率领大军穷追猛打,不久,张任城破被擒,刘备念其忠勇,想要收入麾下,但遭到了张任的严词拒绝: 老臣我是不会侍奉二主的,刘备见张任冥顽不化,便将张任推出辕门斩首,事后,刘备为之叹息!
张任益州蜀郡人,幼年家贫,但少年时期的张任心存志远,想要出仕为官,建立功绩,他通过自学的方式,学得一身武艺,后续他来到益州任职,益州地区的官员听闻其勇武,将其提拔为益州从事。
由于他为人正直,忠诚,使得益州牧刘璋对他尊崇有加,将他提拔为驻守一方的大将,公元212年,刘备图谋西川之事暴露,与益州牧刘璋彻底反目,双方兵戎相见。
刘备统帅大军向益州发动起了攻势,益州牧刘璋随即派出了大将张任,刘璝等人领兵抵挡,双方展开厮杀,但是由于刘备实战经验丰富,很快张任统领的益州人马就败下阵来,张任等人只得率领残兵,败退至绵竹。
而远在成都的刘璋看到张任败给刘备大军之后,便下了“一步臭棋”,他任命麾下重臣李严为护军,统一指挥绵竹的各路军队,张任也受其节制,但是刘备率领大军兵临绵竹城后,李严却开城门向刘备投降,张任见状,只得率领本部人马退至雒城,攻守待援。
而刘备则率领大军进军包围雒城,张任依据地势的险要,多次打退了刘备大军的攻势,并在刘备的一次攻城战中,将刘备麾下的军师庞统给射死了,使得刘备失去了主心骨,攻势锐减,刘备见无法攻破雒城,便向后方的诸葛亮请求支援,诸葛亮随即派兵前来,与张任展开了决战。
刘备大军与张任统帅的人马大战于雁桥,刘备深知此战不容有失,便将麾下所有的主力大将派上战场,而张任虽然勇武,但独木难支,面对兵多将广的刘备大军,最终败下阵来,张任也在此战中被生擒。
张任被生擒之后,被带到了刘备的大帐里,刘备深知良将难得,便想要招降张任,为自己所用,但是张任乃忠义之人,一心忠于刘璋,不愿一人侍奉二主,用言语拒绝了刘备的招降,刘备见张任不能够为自己所用,但也不能留着他,如果留着他,日后必定是一个强敌,于是乎,刘备只好“忍痛割爱”的将张任推出辕门斩首。
张任,可谓是益州牧刘璋麾下的第一员武将,他武艺超群,为人忠义坦诚,在在兵微将寡的情形之下,愣是将刘备的大军阻挡了近一年之久,如果刘备能够招降此人,以此人为将,必定能够开疆扩土,成就一番宏图霸业。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也没有假设,张任最终还是被刘备处死,文者认为张任的“忠”是一种“愚忠”,作为一名良将,他没有意识到益州易主乃大势所趋所致,就算刘备不夺益州,汉中的张鲁,北方的曹操都会携大军来袭益州,懦弱的益州牧刘璋根本无法“保疆卫土”,兵败交城,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张任却并没有看透这一点,执意要与刘备大军抗争到底,最终落了一个身死人手的下场,而与张任同为益州重臣的李严则比张任“识时务”,他深知益州牧刘璋并非明主,跟着他对抗刘备,只要死路一条,因此他便早早的就归降了刘备,不仅仅保全了自己,还避免了大战时带来的生灵涂炭,就从这一点来说,李严着实比张任识大局。
而张任兵败人亡后,他一心效忠的益州牧刘璋,没有做出一点抵抗,就开城门,向刘备投了降,这着实让誓死不降的张任情何以堪,因此,为将者,一定要识大局,根据时局的变化做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