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1]!以王季为父[2],以武王为子[3];父作之[4],子述之[5]。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6],壹戎衣而有天下[7],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注释】
[1]文王:指周文王。
[2]王季:名季烈,周太王子,周文王之父。
[4]父作之:指父亲王季为文王开创了基业。作,开创,创始。
[5]子述之:指儿子武王继承文王的遗志,完成统一大业。述,循、继承。
[6]缵:继承。大王:“大”古读“太”。大王,即王季之父古公亶父。绪:事业,这里指前人未竟的功业。
[7]壹戎衣:即歼灭大殷。壹,同“殪”,歼灭。戎,大。衣,“殷”之误读。
【译文】
孔子说:“自古帝王中,无忧无虑的大概只有周文王吧!因为他有显明的王季做父亲,有英勇的武王做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基业,儿子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他所没有完成的事业。武王继承了太王、王季、文王的未竟功业,灭掉了殷朝,取得了天下。周武王这种以下伐上的行动,不仅没有使他自身失掉显赫天下的美名,反而被天下人尊为天子,普天下都是他的财富,世世代代在宗庙中享受祭献,子子孙孙永保祭祀不断。”
【思想】
孔子认为周武王的行为是顺应天意,符合中庸之道的。
【解读】
盛德之人福寿长
我国古代圣贤认为,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和他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的。我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把养性和养德放在长寿秘诀的最重要位置,甚至把它们看作是“长寿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之人,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可见,在孔子看来,只有仁德之人,才会福寿双全。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同情、友爱的情感,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寿,也可以说包含两层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可以传得久远,其寿命可以说超过常人。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终日魂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这样的人私欲太强,毫无仁德之心,怎么可能会长寿呢?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他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来成为仁人志士的养德名言。他还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社会风尚。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长寿,必须先要修德养气,成为一个道德境界上超出常人的君子。只有这样,才有长寿的可能,所以他提倡每一个人都应“善养浩然之气”。汉代大儒学家董仲舒也有相似的观点,他曾说“养心靠义”。也就是说,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心情常保愉悦,心理健康长存。“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故仁人之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在之美以养其身。”从中可以看出,只有品行高洁的人,只有具有仁德的人,身心才会保持愉快,才不会为外物所累,才有长寿的可能。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在德与寿二者之间的关系上虽说各有强调的重点,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一个人的德行是长寿的基石,大德之人,必得其寿,而相对来说,无德之人,难得其寿。
既然古代的圣贤一致认为“有德之人才能有寿”,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医学家指出,修德养性有益于健康长寿。有德之人,心地无私,襟怀坦荡,生活坦然,能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入。而那些品行不端、私欲心重的人,体内则会分泌出一种荷尔蒙物质,加速心脏跳动,使血压上升,白细胞数量下降。此外,他们的精神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最终导致机体的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这样一来,身体健康尚不能保,岂有长寿的道理?早在隋唐时期,我国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就曾经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品行低劣、心术不正的话,就算是每天服用灵丹妙药,也是不可能长寿的。
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大寿星,可以说都是一些乐观豁达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健康长寿的愿望,然而想要身心健康就要从修德养性开始。一个人只有处处与人为善,心中无敌,寝食安宁,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如果处处与人为恶人,经常中伤他人,暗箭伤人,落井下石,自然会害怕报复而寝食不安。这样,恐怕永远不会有一个安宁乐观的心境,哪里还会有长寿的可能?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盛德之人,福寿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