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须弃袍的意思】: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用法分析】:割须弃袍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割须弃袍的来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褒贬解析】: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使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割须弃袍的拼音】:gē xū qì pào
【成语声母】:GXQP
【割须弃袍的近义词】:丢盔弃甲
【割须弃袍的故事】:三国时期,曹操派大将钟繇攻蜀未成,退守潼关,就改派曹洪、徐晃驻守潼关,才九天时间曹洪丢了潼关。曹操率军亲自攻打潼关,结果被马超打得大败,为了逃命,曹操割掉自己的胡须,丢掉自己的战袍,化装逃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近似成语】:
袍笏登场:身著官服;手持笏板;登场演戏。比喻上任作官;丑行开始(把官场比作戏台)。
【割须弃袍造句】:
1、曹操割须弃袍而逃,吾弃钺丢马而走,岂不留人笑柄?
2、东海龙王割须弃袍,穿着一身睡衣就撒丫子狂奔,其速度就连刘翔本人也自愧不如。
3、当时马超率领的十万西凉铁骑一阵猛冲就把曹操杀的是割须弃袍,连曹操这种将军队的运用堪称登峰造极的军事大家,面对西凉铁骑的冲锋也只能狼狈逃窜。
4、凉州兵势力虽然大大不如曹军,但是凉州骑兵勇猛善战,马超神勇无双,仅许褚勉强能与之匹敌,韩遂亦非庸才,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之相不下?U水、赤壁之败。
5、曹阿瞒割须弃袍小说:汉末之群雄逐鹿。
6、割须弃袍,一言以蔽之,就是让跟风盘追不上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