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1866~1951;Ross,Edward Alsworth),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1903年任斯坦福大学行政学与财经学教授,1906~1937年执教于威斯康星大学。1911年曾来过中国,并发表过对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看法。罗斯在斯坦福大学执教时对社会学怀有浓厚的兴趣,认为社会学是进行社会改革的一种武器,他力图使之与生活、社会改革密切结合。他的《社会学原理》一书,长期被作为标准教本。在社会学史上,罗斯首先提出社会控制这一概念。认为人性中本有的“自然秩序”,包括同情心、社交性及正义感3种成分;人们
库利(1864~1929;Cooley,Charles Horton),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1887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89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他认为,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由社会互动所形成的“镜中之我”,是一种社会性产物。家庭、游戏群体和邻里是形成这种社会性人格的“首属群体”。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割裂两者关系的做法都不可能正确地理解社会生活。库利还考察了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造成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对人格的影响。他认为个人同
塔尔德(Gabriel Tarde ;1843~1904),法国社会学家。1943年3月12日出生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萨拉。早年在地方 会学校里接受传统的正规教育。1869~1894年,在萨拉地方法院工作。1904年5月13日在巴黎逝世。主要著作有:《比较犯罪学》(1886)、《模仿的定律》(1890)、《社会逻辑》(1895)、《社会规律》(1898)。塔尔德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模仿论”。他认为,不存在任何超越个人心理体验的实体,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每一种人的行动都在重复某种东西,是一种
沃德(1841~1913;Ward,Lester Frank),美国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学的开创者之一。1841年6月18日生于伊利诺伊州,1913年4月18日卒于华盛顿。曾参加过美国内战。1871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06~1913年为布朗大学社会学教授。1906年,当选为美国社会学会第一任主席。沃德曾受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的进化论影响,认为宇宙进化由简单到复杂(宇宙起源—生物起源—人类起源—社会起源)的发展过程。社会进化是宇宙进化的一部分,进化的重要力量是人
勒普累(汉语拼音:lè pǔlèi),(1806~1882),法国社会学家,工程师。19世纪对社会现实进行经验研究的先驱者之一。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工艺学校。后在法国中央矿业部工作,曾任总工程师、冶金学教授。1855年起专门从事社会学研究。勒普累是A.孔德开创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追随者。
舍夫勒(1831~1903),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1844~1848年就学于舍恩塔尔神学院。1849年在图宾根任家庭教师。1850~1860年在斯图加特任编辑。1868年受聘维也纳大学为政治经济学教授。1871年在霍恩 伯爵内阁中任奥地利商业部长。1872年回到斯图加特,潜心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并任《政治学概论杂志》主编。舍夫勒宣扬工团社会主义,把国家对自由竞争的一切干预都叫做“社会主义”。他阐发了社会学中的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的生活和机构同人的机体相类似;试图把生物规律转用于社会和国家,把自然
李树青(汉语拼音:lǐ shù qīng),(1906~ ),华裔美国社会学家。原籍中国辽宁凤城。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3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1938年回国。1940年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并在经济系开设土地经济学课程。1943年起在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兼课。在此期间他结合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变动等问题撰写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大部分编入《蜕变中的中国社会》一书中。1945年到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研究人口及土地利用问题。1950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学位。1951~1978年先后在
张世文(汉语拼音:Zhang Shiwen,1905~ ),中国社会学家。满族,北京人。1924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28~1929年先后获文学士和理学士学位。1938年起,先后任教于华西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四川大学等。1949年后,历任华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四川大学经济系教授、印度研究室研究员。1979年后任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中国社会学会顾问。1984年任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学、人口学、人口统计学、社会调查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河北定县的社会调查中,搜集和整理了有关社会
李安宅(汉语拼音:lǐ ān zhái),(1900~1985),中国社会学家。河北迁安人。卒于1985年3月4日。192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校任教。1934~1936年赴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留学。1936~1937年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38年深入甘肃夏河县拉卜楞寺调查研究。1941~1949年任华西大学教授,兼任社会学系主任,创办华西边疆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历任昌都解放委员会文化组组长,拉萨解放军藏文藏语训练班教育长等职。1956~1960年
潘光旦(1899~1967),中国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1967年6月10日卒于北京。1913~1922年在清华留美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留学美国,先在纽约汉普夏州达茂大学攻读生物学,获学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讲授心理学、优生学、家庭问题、进化论、遗传学等课程。1934年起,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