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作品读后感(一)
第一次听到“史铁生”这个名字,或许已是多年以前,然而,第一次接触到他的文章,已经才是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博大无私的爱以及表达了对母亲的感谢,处处令人动容。这才令我坚定了决心,在暑假读这本《史铁生精选集》。
《史铁生精选集》里共有小说十来篇,散文两篇,每一篇文章都能显示他极好的艺术感觉与文字功力。每一篇小说,都有独特的结构,绝无重复。史铁生将其朴素的人物与故事,容纳在看似随意的结构中,完成各种思想的表达。
小说《插队的故事》令我印象颇深,文中的“我”在陕北清平湾插队,清平湾那时十分贫穷,那儿的人民没见过半导体,没看过假牙,对知识青年的东西都感到好奇、惊叹。但是清平湾的人们朴实、能干,待人热情,你可以听见破老汉抑扬顿挫的歌声;你可以看见明娃妈的心灵手巧,看不出在她手里有什么东西需要买;你可以听见疤子帮“我”扛装满厚重的书籍箱子的沉重脚步声;你可以看见老婆儿时常用围裙十几颗鸡蛋,小脚翘翘地走来问知识青年要不要……一切的一切,无不透露着清平湾人的美好品德,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或许快乐,可当清平湾下起了暴雨,清平湾就不再那么安详,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可怕,人们很无助,好不容易得到的碎柴,偶尔有的圆木、麦子等等,都会跟着这洪水而去,谁能把急流中的东西捞起来,谁就是他的新主人。栓儿十分精壮,有一次,他被圆木拖进洪流,让浪头挟裹、摔打,可他始终没松开那圆木,漂了几十里,没死,连人和圆木被清平河扔上了岸。在这里面,我们看得出栓儿的坚韧与不易,为了得到圆木整整漂了几十里,在湍急的洪水中活命的幸运。可又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栓儿明明可以放手,不被卷入这将要吞噬一切的洪水中,可他并没有放弃。这又是为了什么?栓儿为了钱,为了能通过得到圆木来换取粮食,他这么做仿佛又是不得不,这也正体现了清平湾人民是十分十分困难和贫穷的……我当然没有插过队,然而这篇小说让我看见了小人物们的不幸与他们坚韧执着的生命意志。当然,最令我可喜的是:最后陕北变得越来越好!
《我与地坛》也让我感受到很多,地坛其实就是一座废弃的古园,散文以地坛为线索讲述着我与地坛之间的故事。地坛是“我”瘫痪后的去处,“我”用轮椅走遍它的每一米草地,所以“我”十分熟悉这园子,甚至用园子的东西来描绘四季,“我”离不开地坛,地坛是“我”对母亲的怀念,瘫痪后“我”的脾气很坏,直至母亲去世后,“我”恍然理解母亲的不易、痛苦,“我”猛然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更有母亲寻“我”到处遍布的脚印,我深深地体会的到:史铁生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他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以及感激,地坛与史铁生之间的关系密切,他对于地坛的深厚复杂的感情。
史铁生双腿瘫痪,而仍旧是中国当代着名作家。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或许真如同他说的那样,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大的努力,身上闪烁着一种叫坚强的星光!
史铁生作品读后感(二)
我对史铁生的文字了解甚少,只是对几篇太过有名的小说和散文略有接触。但在这个寒假,我被他深深出动了,不仅是因为他的文笔,还有一个残疾人从黑暗中走出时携带的一切。
《兄弟》是这本书的第一篇,接着是《午餐半小时》,这两篇文章一度令我陷入了一个误区:史铁生是个悲观主义者。因为他的文章是如此压抑以至于空气都仿佛被挤在一起,让人无法呼吸。但这种阴暗文学和我印象中那个激励了无数人的乐观作家并不相符,于是我继续看着,看着。突然,像过了迷宫中的一个拐角,我看到了另一个史铁生,那个在大山里耕地、喂牛,天天盼着下雨,时刻活跃着的年轻人。这是黑暗中的第一道光:他抛弃了对命运的探索,暂时忘却世界的不公,去回味最原始最朴实的灵魂。
书页继续翻动,《礼拜日》、《命运若弦》、《往事》等文章依次出现在我眼前,让我看到了一个希望理解世界、希望为“活着”寻找理由的人在诺大的迷宫中不停摸索。虽然最初他被自己的不幸压制着,看不清脚下的路,四处碰壁,但他每转过一个拐角,都会多一盏指路的明灯;虽然他也曾分不清方向,只是“寻找一座太平桥”,但生命中的种种经历的积淀让他明白了完美因残缺而体现,明白了每个人都有缺陷,世界并非只对自己不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是一位作家经历了绝境、体会了无常、探寻过人生后所展现出的宁
静,他用自己亲历的体验赋予文章生命,让它们始终带着静谧的温情和哀缓的悲伤,但也有着对“荒诞”和“宿命”的抗争。不,这不是抗争,是再一次思索和诠释,是一颗活泼的心在跃动时所迸发出的力量。“这是自天地返璞归真,不是顽固不化循环倒退,不是看破红尘灰心丧气,而是赴死之途上的真诚歌舞。”
我合上书,重新审视着封面上史铁生的黑白照片:一副粗框方眼镜,上扬的嘴中露出整齐的牙齿,一双眼淡淡地注视之前方,毫无波澜,只是淡淡地看着云雪雾花,淡淡地看着四季更迭,淡淡地看着人生百态。不论面对什么,史铁生都只是微笑着,没有嘲讽,没有轻视,只有对生的仰望,对死的从容。
这便是我读出的史铁生,一个从黑暗中带出光明的人。
史铁生作品读后感(三)史铁生的作品好似一把利刃,揭露人性善;史铁生的作品犹如一缕阳光,照亮心底的黑暗;史铁生的作品可比为一丝清风,驱散内心的燥热。
史铁生出生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青年时局动荡,他本人也如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一样,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来到了农村插队,虽然此时的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对史铁生的性格起了影响,让他的作品更加接地气。
我十分欣赏他的文章《命若琴弦》,他以两位盲人入手,讲述了他们赖以谋生的职业—— 说书。它有两条线索,主线是一个药方,能让盲人康复。而老盲人就是凭借这张药方给他的动力才走到了今天,辅线是兰秀尔,小盲人正是因为她才觉得生活有了意义。
这两条线索构成了这一个完整的小说。这篇小说的末尾,老盲人像他的师父一样,给小盲人一张“药方“,并继续增大难度,似乎这个故事可以无休止的延续下去。
这篇小说给我们以人生的启示:当一个人有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时候,他就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例如两位盲艺人得到谋生的手段,让他们生存了下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制定的目标或许遥远,但我们却可以获得许多目标之外的事物,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有一个更精彩的人生。
史铁生虽然出身于地主世家,成份让他失去了许多机会,但是他晚年却名扬四海,可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