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率楚军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再次救郑,双方在邲地展开争夺,在作战中,晋军内部分歧不断,将帅不和,缺乏统一指挥而各自为战,又顾忌秦军从背后偷袭。楚军利用晋军的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城濮大战之后,晋国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几大家族为了争夺六卿的席位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内部斗争强了,对于外部争霸就弱了。而楚国在楚庄王,就是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成语贡献者,领导下,国势日益强盛,楚庄王平定内部的叛乱,随产生北上图霸之志。
此时晋国还是赵盾执政的时候,面对楚国咄咄逼人的态势,基本采取了避让的形式,更助长了楚国的气焰,楚庄王甚至一度灭掉了陈国,在陈国故地设置县。后接受申叔时的劝说,大王你姚称霸,首先就要仁义当道,如今因为陈国内乱而率诸侯讨伐,本来是义举如今却占据其地,以后何以称霸天下?于是楚庄王恢复了陈国。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统楚国三军精锐部队悉数北伐郑国。这是楚国这些年来所发动的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攻势最猛的一次进军。庄王决定乘此北进,最好能逼出晋国主力,一决胜负!楚军在一月开始进攻郑国,一路秋毫无犯,直接包围了荥阳。但是,楚国人并不攻城坐等郑国向晋国求援。
荀林父这时候熬资历总算熬出头了,当上了中军帅,如今郑国来求援,情理上作为霸主应该立即出兵。可是现在国内赵、先,郤三家加盟,对中军帅的宝座虎视眈眈啊,一旦打败了说不定位置就没了,再说,连赵盾和郤缺都不去碰楚国人,凭什么自己要当这个冤大头?但是,拒绝出兵又会给政敌留下口实。
想来想去,荀林父想到一个办法:忽悠,请郑国无论如何顶住,我们很快就来。心里面荀林父希望郑国赶紧投降。郑国人显然没理解荀林父的意思,按照大国的指示,死死抵抗楚国人的进攻,等待那遥不可及的支援。眼看都城被包围了好多天,但是晋国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上卿子良就是郑襄公的哥哥,建议咱们投降吧,晋楚无信,我安得有信。意思就是:晋国和楚国都没什么信用可言,我们讲什么信用?谁来我们就投降谁好了。
郑襄公还比较傻,觉得晋国人应该会遵守诺言,接着收,转眼三个月过去了,荥阳城外,楚军的给养已经发生了困难,古代运输粮食很不容易,一般能支持1个月已经奇迹了,能坚持3个月,这也说明楚国内部实力强,不过这也是楚国后勤的极限了,庄王已经打算撤军回国。
正在他打算放弃的时候,郑襄公决定投降了,TMD实在受不了了。郑襄公学许僖公的肉袒,裸露上身,手牵一只羊,向庄王投降。庄王也没为难郑国,他说郑国国君谦恭有礼,必然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这样的国君,我们为什么不能放过他呢?出就这样,楚庄王轻易就放过了郑国。
郑襄公有些愕然,楚王比晋国人够意思多了。当天,楚国与郑国结盟,楚国派潘尪进城递交盟书,而郑国派子良前往楚国做人质。但是尽管郑国归顺了,但楚庄王并不是太高兴,这次大规模的出兵主要目的其实是想北上和晋国争霸,但是围了郑国3个月,晋国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庄王有点郁闷,这时孙叔敖给出了个主意:大王,咱们不妨再向北走走,到黄河边上,也算向对面的晋国人示个威,这趟也算没白跑。
于是,楚军休整三天之后,班师向北。还没动身呢,探子来报了:晋国军队出动了。楚庄王暗喜,哦呦不错哦,总算可以正面较量协一下了,再探再报,一面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向北移动。等楚军来到郔这个地方的时候,探马回报:晋军已经渡过黄河,进入郑国境内。我去,这么快?楚庄王这下慌了,他想不到晋国人竟然这样神速,到这个时候,庄王有些犹豫了,毕竟城濮大战给楚国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对于与晋国一战他似乎又有些拿不定了。
我们来看看晋国人,荀林父不是不想打吗?怎么突然之间出兵了?内部压力大啊,先郤赵三家整天在旁边,吵吵嚷嚷的要去救郑国,再不出兵,就准备推翻荀林父了,没办法,荀林父只得命令三军出动。三军帅佐分别是:中军荀林父和先縠,上军士会和郤克,下军赵朔和栾书。三军大夫分别是:中军赵括和赵婴齐,上军巩朔和韩穿,下军荀首和赵同。行军司马依然是韩厥。
看出奥妙没有,先、赵、郤三家占了半数以上,呵呵。晋国一路南下,来到黄河边,对面就是郑国。就在这个时候,他们获得消息,楚军已经攻破荥阳,楚郑两国签署了和平协议,荀林父的意思,回家去吧,他一直不想打。话没说完,内部就吵成一锅粥了。先縠说“晋所以霸,师武、臣力也。今失诸侯,不可谓力;有敌不从,不可谓武。由我失霸,不如死。
意思就是晋国之所以能称霸天下,就是因为我们能打,谁也打不过我们。如果眼看郑国被征服却不去救援他们,敌人就在对岸却不去击败他们,我们作为统帅的,如果这样畏敌如虎,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先縠说的也有道理,现在春秋的盟主还是晋国,如果放任楚国横行霸道,那还怎么服众?怎么当盟主?
这时候士会说话了,他还是看的很清楚,楚国在楚庄王的英明领导下,在以孙叔敖为首的大臣们的全力治理下,如今已经国强民富、文明发达了,不再是从前那个不知礼节的蛮子国家了。所以,对这样的国家,能不和他们开战就不开战吧。士会在晋国以聪明博识善断所为人称道,他这么说了,其他人也不好反对,就这样大部分人算达成了撤军的共识。
正当荀林父要宣布撤军,没想到中军佐先縠竟然率领自己那部分兵力渡河了。违抗军令,擅自行动,是什么罪?死罪。如果是以前先轸或者赵盾当中军帅,早把他脑袋砍了,可是,这时候的荀林父根本没有这种魄力,眼看着先縠的部队渡过了黄河,荀林父垂头丧气,一句话也没说。但有人看不下去了,荀首是荀林父的亲弟弟,看到哥哥的样子,愤怒了,主帅,先縠违抗军令,擅自行动,他这样必然被楚国人击败,就算他侥幸逃回来,也是死罪。我们还是按计划撤军吧。
赵括立马怒骂荀首,说你还是不是晋国人,其他人也开始帮腔,总算老好人司马韩厥出面了,主帅,先縠的队伍要是被击败了,您难道没有责任?军队不听号令,您难道没有责任?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看不如三军渡河算了,就算战败,也是大家来分担责任啊。与其您一个人承担责任,不如六卿一块分担,不是更好?韩厥果然会搞平衡,这样既挽救了孤军深入的先縠,也让荀林父免去主要责任,漂亮!就这样,晋国三军渡河了。
而此时楚国人其实也分成了战与不战的两派,在场的分成了两派,孙叔敖和虞邱文官等是鸽派,主张撤军,子重、子反等将军是鹰派,叫嚣和晋军决战。最终,庄王思考良久,一锤定音,向北进军。眼看晋楚大战一触即发,郑国又慌了,狗日的晋国人我们抵抗的时候你不来,现在和楚国人结盟了,你到来了。但是晋国强大,郑国不能不表示啊,万一像城濮大战,又搞掉楚国人,怎么办,所以郑襄公派了皇戌去晋军探探底,了解情况,要是分析得不准,站错了队,到时候再玩肉袒可就不灵了。
皇戌到了晋军大营,先服软,说荀元帅,郑国投降楚国实在是迫不得已啊,我们在内心还是向着晋国的。有什么要求你说。皇戌先套了一把近乎,顺便把郑国投降的责任推掉。荀林父也懒得听他解释,他最关心的是楚国那边的情况怎么样?郑国人忽悠能力确实强,以前有宣告,现在又来了皇戌,她说楚国人很骄傲,得意忘形了;出兵三个多月,楚国士兵都想回家了,所以呢,士气很低落。这样的军队,那简直就是豆腐渣军队啊,只要晋国军队进攻,楚军一溃败,我们郑国军队从后截击,一定可以全歼楚军。
先縠兴奋啊,似乎楚国人已经束手就擒。恨不能立即就出发。栾书瞪了他一眼,心说这个蠢货,楚国人的战斗力谁都清楚,郑国人显然是来忽悠我们的,尽管他也不愿意得罪先郤赵三家联盟,此时此刻,还是忍不住要说句明白话,希望大家慎重。先縠还没呵斥栾书,赵括先说话了,老栾,你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这边荀首现在越来先、赵、郤三家联盟,他毫不客气的反驳赵括。说大话谁不会说?,你上行吗?
好了,瞬间,晋军大营吵成一锅粥了,大家也不管实际情况,完全按照自己的站队来决定帮谁说话,皇戌心想晋国的权力斗争他听说过,但是看到之后才发现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厉害。他心里有了判断,回到郑国,劝说襄公坚定地站在楚国一边了。目前的情况是晋楚两军在荥阳以北形成对峙,晋军驻扎在敖、鄗两山之间。
听到郑国传来的消息,楚庄王心里更有底气了,但是为了摸清情况,他觉得还是让自己的人去探探虚实,晋国人的实力到底怎么样,他才能真正下决心干一场!庄王派了蔡鸠居来到晋军大营,老蔡见到荀林父后说“寡君少遭闵凶,不能文。闻二先君之出入此行也,将郑是训定,岂敢求罪于晋?二三子无淹久。大意如此:我们大王从小遭遇忧患,不太善于辞令。从前我们的先王成王和穆王来往途经这里,都是为了教训和安定郑国而已,我们大王这次来也是这个意思,怎么敢得罪晋国呢?各位,请回去吧。
晋军这里现在就属士会文化修养最好,于是他回复到,当年周王曾经对我们先君晋文公说过,让我们和郑国一同辅佐王室,如今郑国背抗王命,不跟晋国亲近,我们国君命令我们前来质问郑国,怎么敢劳驾你呢?谨此拜谢楚王的命令。基本上,士会的意思跟楚国人的意思一样:我们是来教训郑国人的,不想跟楚国人作对。
荀林父对这个回答很满意,表示了默认,蔡鸠居心想郑国人不是说晋国人内部不团结吗,我看挺好的啊,莫非郑国人忽悠我们,看来要快点回去报告大王。蔡鸠居告辞之后出来,还没有来得及上车,后面来人了,好战分子赵括。原来刚才晋国内部安安静静,一方面是士会的确水平高,大家比较服气。
另一方面是蔡鸠居跑的太快,哥几个还没来得及说呢。中军佐先縠把赵括拉到了一边要他去追上楚国使者。赵括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说话也很粗糙,回去告诉你们国君,赶紧的滚蛋。蔡鸠居本来想直接顶回去的,但是想着人在敌方大营,就忍住了,回到楚军大营了。蔡鸠居把出使的情况一五一十作了汇报,大家听完之后,都义愤填膺。
出人意料的是,庄王并不生气。蔡鸠居,还是你去一趟,跟他们商量商量,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肯撤军,就这样蔡鸠居又来到了晋军大营。蔡鸠居表达完楚王的意思后,士会乐了,他建议让郑国国君派使者过来,晋国再和郑国结盟,这样晋国有了面子,就可以撤军了。士会的提议很现实,也很可行。如果这样的话,晋楚完全有可能达成和平协议。
可是,关键时刻先縠不干了,他一定要楚国先撤军,然后再谈条件。你脑子有病把?现在荀首是越来越反感先縠了。人家楚国是国君啊,主动来和我们和谈,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但是郤克还有赵括等人支持先縠。就这样,晋军将领们开始争吵起来,荀林父几次大声制止,没人理他。眼看争吵了半个时辰了,依然没有结果。如果不是有人来紧急报告楚军动态,这场争吵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了。
楚军有什么动态?楚军来挑战了。蔡鸠居前脚去了晋军大营,楚军将领们就开始议论纷纷,大家一致认为,这一趟蔡鸠居过去,晋国人很可能就会和楚国达成和平协议,如果两国军队各自撤退,晋国人今后一定会笑话楚国人。前面我们说了楚国的将领基本都是鹰派,就是一定要打,他们虽然还搞不清庄王的意图,但是一定不能容忍结盟的达成。私下里派了乐伯去挑战,这哥三个装备好了,杀出楚军大营,直奔晋军大营挑战去了。一直冲到了晋军中军营前。晋国人愤怒了,打这么多年仗,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区区一辆战车就敢来大军面前挑战。
三军的主要将领这时都在开会,先縠手下的鲍癸不管那些,带着自己的手下,打开营门,杀了出去。鲍癸布置了分进合击的战术打法,左边三乘车,右边三乘车,所以你看庄王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晋军的战斗素质的确很高。乐伯三人眼看要被活捉,这时候一头麋鹿从不知道什么地方蹿了出来,乐伯灵机一动,他对准麋鹿就是一箭,然后把麋鹿提起来献给了鲍癸。鲍癸这下不好意思了,手下礼物,放走了楚国人。春秋时期的人打仗,有的时候真的很天真。刚才还在你死我活,现在又成了好朋友了。
乐伯是跑了,可是蔡鸠居有麻烦了。赵括大声质问楚国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蔡鸠居现在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心眼的来挑战,竟不管自己的死活。先縠趁机就要杀人,说元帅我们宰了楚国使者,直接跟楚国人决一死战吧。还好,有人救他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让他走吧。士会说话了,我们要讲仁义啊,想当初文公的时候,晋国人是多么优雅,现在这群废物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一点不讲礼仪。
先縠不依不饶,一定要杀了蔡鸠居。眼看又要争吵起来,荀林父奔溃了,他终于受不了了,“使者,你先回去,把士会提出的条件转达楚王,若是楚王同意,我们再商量具体的撤军方式。蔡鸠居走了后,赵朔提了个建议,说我们也派人去楚军走一趟,看看他们的的虚实。赵朔虽然是赵家的人,但是平时不嚣张,对荀林父也比较尊重,所以难得的,晋军内部就此大致了一致。
荀林父还在想安排人选的时候,魏锜出来了,他出来是有原因的。魏犨家族原本与赵家地位相当,但是赵盾专权后,规定只有六卿才能成为公族。赵盾把自己的几个兄弟都弄成了公族,而魏家一个人都没有。当初赵盾在位的时候,他不敢说话,赵盾死了之后,魏锜就开始蠢蠢欲动,不久前申请担任公族大夫,又被拒绝了。就为了这个,魏锜对荀林父心怀不满,这次出征,下定了决心要把晋国军队搅和失败。
魏锜高高兴兴出发了,这时候又有个蠢货发言了。主帅,前面楚国人来我们营前撒野,我们也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荀林父抬头去看那个挑战的人,禁不住心中叹了一口气,借用《水浒传》上的话,那就是:只叫得苦。原来是赵旃,赵旃人称赵大胆,谁都不敢惹他,为什么呢,赵旃的老妈是晋襄公的女儿,也就是说,赵旃是公室的亲戚。同时,他还是赵家的人。
有了这两座靠山,赵旃的政治资本雄厚无敌啊。但他有个遗憾,他老爸赵穿一辈子没能干上卿,到他这辈,赵旃想总该给让我当当卿了吧。谁知道被荀林父给了郤克。赵旃很愤怒,他发誓要报复荀林父。荀林父敢反对吗,他现在弱的一逼啊,说小赵,意思意思就行了, 别搞大啊。
魏锜牛哄哄地来到了楚军大营。听说晋国特使来了,楚庄王亲自接见。魏锜上来就要求楚军立即无条件从郑国撤军,否则晋军就不客气。楚庄王愣了一下,传说中的晋文公一行在楚国的时候是多么的有理有礼有节。这货怎么那么粗鲁?楚国的将军们见魏锜一点礼数也不讲,都非常恼火,大将潘党拔剑要杀魏锜。魏锜有点害怕了,马上学士会说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啊,庄王很大度,淡淡地说,你走吧。
魏锜拣了一条命,赶紧跑出楚营,还没走远,就听见身后有人高喊:魏锜休走,留下命来,只见潘党带领一哨人马追了过来。原来,潘党私下里来追杀魏锜了。潘党这人是春秋有名的神射手,但是潘党不肯放箭,因为他一定要活捉魏锜,羞辱他之后再杀他。眼看着越追越近,就在魏锜几乎绝望的时候,救星又来啦,没错还是麋鹿,魏锜开弓一箭,射倒其中一头,捡起来马上献给了潘党。
潘党一愣,他也听说了乐伯的事情,如今魏锜也玩献鹿,如果不放他,岂不是显得楚国人没有风度?潘党收了麋鹿,又说了几句客气话,倒好像这一路上不是追杀,而是送行。魏锜回到晋营,添油加醋将自己在楚营的表现说得天花乱坠,先縠还表扬了魏锜。赵旃听说之后,很不服气。他决定,自己要来点更绝的。天黑后,赵旃驱车前往楚军大营,就在楚军中军大营外面一屁股坐下去,开始弹筝唱歌。
这一下,整个楚军中军被惊动,大家纷纷探看,只见一个晋国人在楚军大营的大门口目中无人,弹筝唱歌。消息传开,楚国三军都非常愤怒。上午来了个口出狂言的魏锜,现在又来这么一个流浪歌手堵在中军大营前唱歌,这不是欺上门来了吗?许多人要冲出去杀了晋国人,只是楚庄王派了亲兵卫队守住营门,才阻止了众人。
赵旃走后,我们看看晋军内部有什么反映。荀林父虽然肉,但是思路还是清楚的。他知道赵旃去后一定会惹怒楚王,所以暗中派了赵婴齐去黄河岸边安排渡船,准备战败之后渡河。赵婴齐虽然也是赵家的人,但是跟两个哥哥赵同、赵括关系一直不好,反而跟荀林父亲近一些,因此这个任务就安排给了他。
士会也都知道大战随时会打响。士会令巩朔、韩穿在敖山山口布置七道埋伏,一旦形势不利,掩护主力撤退。郤克跟先縠一向关系不错,他是先、赵、郤三家里面最会打仗的,他主动去提醒先縠。“老先,派赵旃和魏锜这两个心怀不满的家伙去当使者,一定会激怒楚国人的,到时候楚国人可能就会一怒之下来袭击我们,要做好防范啊。“怕什么?不怕。先縠断然拒绝。
这边,楚军的怒火是越来越大了,楚庄王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前两次派使臣去求和,是忽悠晋国人;现在忍让晋国使臣,是激怒楚国人。既然士气已经点燃了,那就开战把。楚军大营外,赵旃还在孤独地歌唱。只见楚军大营开了营门,几十乘战车杀了出来。楚庄王亲自领兵来捉拿他,眼看赵旃就要玩完,突然前面一阵尘头,晋国人来了。原来,荀林父见赵旃一夜不回,担心这家伙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回去不好交代,毕竟他还有王室的背景,于是派了三乘战车前来接他,恰好遇上屈荡追杀赵旃。晋军玩命抵抗总算把赵旃救回去了。
此时的楚军大营已经集合完毕,孙叔敖发表战前总动员,大王亲自去追晋国人了。我们还在等什么?全体出击,直袭晋国大营。孙叔敖发起了攻击令。如狼似虎,楚军出击。
我们看看那这时候两军的排军布阵。晋军:中军荀林父和先縠,上军士会和郤克,下军赵朔和栾书。三军大夫分别是:中军赵括和赵婴齐,上军巩朔和韩穿,下军荀首和赵同。楚军:庄王亲自领军,令尹孙叔敖为军师。中军由虞邱为主帅,左军由子重也就是公子婴齐为主帅,右军由子反也就是公子侧为主帅。
楚军主力中军直接杀奔晋军大营,荀林父早就不想打了,直接下令自己的部下撤,同在中军的先縠本来是想打的,但是看到荀林父逃了,MD,想让我替你扛,做梦去把,于是先縠也跑,就这样,晋军中军崩溃了。黄河岸边,赵婴齐是按照荀林父的部署安排了船只。但是当他看到溃败的晋军跑来的时候,赵婴齐也吓尿了,自己先坐船过了河。等到荀林父和先縠各自带着自己的人马到了岸边,一下子傻了眼。
于是两伙人为了渡船争夺起来。正在争吵不休,赵朔和栾书的下军也逃过来了,现在好了,三股力量在争夺不多的渡船。《左传》记载:“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先上船的急着要走,后来的则抓住船帮不让走,于是船上的兄弟们一通乱砍,船上的指头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
中军崩溃,下军奔逃,整个战役晋军完全处于混乱状态,唯一的亮点只有上军,楚军已经击溃了晋国的中军后,楚军左军立刻攻打晋军的上军,好在士会准备充分,利用地形和布置的障碍,轮番后撤。楚军左军完全没有办法发动有效攻击,眼睁睁看着晋军上军全军而撤。整场大战,唯一没有损失的就是上军。
当然晋军中也有能打的人,荀罂是下军大夫荀首的儿子,在中军效力。他早就看出晋军要败,自己的部属提早作了防备,因此在楚军杀来的时候,荀林父和先縠虽然领着主力逃了,但荀罂并没有逃。他准备主动迎敌。而楚庄王似乎有些兴奋过头,带着左广卫队在晋军营中左冲右突,一片混乱之中,庄王的卫队被冲散了,这时候身边仅仅两三乘战车紧随。荀罂远远看见,他知道机会来了,活捉楚王。
荀罂的判断很准确,决策也很快很坚决。他知道,尽管晋军溃败,但是只要捉住楚王,就能反败为胜。荀罂十多乘战车呼啸而上,很快将楚庄王包围在中间。就在庄王万分危急的时候,一乘楚国战车直奔荀罂而来。荀罂正在那里指挥活捉楚庄王,没料到有人会从侧面杀到,当时猝不及防,被车上大将一戟刺中大腿,翻身落车。晋军一看主将被擒,纷纷奔逃而去,就这样庄王捡回了一条命。
车上大将叫熊负羁,熊将军为什么那么猛,其实是有故事的。庄王在肃清内部反对势力斗越椒之后,搞了一次庆典,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
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说到这里,你一定擦到了把,没错,猪油手的正是熊负羁。楚王宽恕了他,实际上也造福自己。
这边荀首已经逃到了黄河岸边,有人来报告说你儿子荀罂被楚国人给捉了。荀首毫不犹豫地下了船,把战车也卸下来,掉转车头,带着自己的部属回去救儿子。战场上楚军已经收军了,荀首捉了几个掉队的楚军,知道儿子已经被送回楚军大营。追,荀首的想法就是能捉住个楚军高级将领,好把自己的儿子换回来。荀首的运气不错,活捉了楚庄王的儿子公子谷臣。最后还杀出重围,从这点看,晋军如果不内斗,其实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说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奇怪,楚军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晋军大部都在渡河,乱七八糟的,根本无心作战,如果这时候乘胜追击,晋军一定全灭。大家别忘了,楚庄王可是春秋五霸之一,我们前面介绍了霸主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仁义,当年城濮之战,晋文公也并没有穷追不舍。冤冤相报何时休?庄王命令手下将领不要赶尽杀绝呢?于是,楚军收兵。
晋军还不知道,整个晚上他们都在拼命想办法渡河,直到早上,总算逃回了北岸。楚军清点人数,死伤极少,就是公子谷臣被活捉。而晋军被杀上千人,被俘上千人。楚军完胜。因为楚军晚上驻扎在邲,这一战历史上称为邲之战。城濮之战,晋国大胜楚国。邲之战,楚国完胜晋国。晋楚两次交锋,一胜一负,刚好打平。